-
-
55
-
277
-
15
-
0先用双将作引子,再转为单将,国际象棋十多回合应该没有问题,突破20回合可能极难。胜负象棋应该可以突破三十回合。胜负象棋可以参考19步双将图,以前发过的。 设计是有难度,攻击棋子太猛,容易速胜,太弱又容易由胜转败。对子力的协调搭配能力,要求极高。谁有兴趣不妨挑战一下。
-
8比如我想让兵只能向前走一格,当前方一格有敌方棋子时,可以吃掉,但是吃掉后自身不移动。 这样的棋子怎么编出来?会zog的人能帮我一下吗?
-
13
-
10大多数将棋变种的布局仍然遵循王将旁边放两个金将,但我想来点不一样的。 我设计开局的布局为王将旁边放一个成桂和一个成香,虽然走法跟金将一样,但是对方吃了之后只能得到桂马或香车,而非金将。 这样的设计如何?
-
16如果你希望在新棋吧发表一些观点。请发出你所设计的棋的规则。和大家一起交流,评价。或者提出大概的思路,具体的问题请吧友完善。贴吧不是记录你各种繁杂思想的地方。吧友没有时间精力也没有义务去猜测你的想法到底是好是坏。希望你沉下心,完整的构建出哪怕是一种棋的完整规则。而不是反复在新棋吧发一些看似灵感,实际没有应用就是空想,臆想的帖子。@徐金中💯🎄
-
9分享贴子
-
5这里的车类棋子是指可以直线远距离移动的棋子 像国象,泰象,中象,韩象,甚至日本将棋里的香车都是如此,这些棋的初始布局的车都在角落。 这很奇怪,是什么因素让它们都是这么设计的?
-
3
-
33公历2025年3月30日是值得纪念的日子。 棋手们从30日(昨天)开始已经收到正式版融棋了,融棋大战已经开启。 家长们纷纷点赞融棋之魅力! 小棋手们收到融棋时,就开始下棋…… ------------------------------------------------------------------------------------------------------------ 从研发到量产,融棋走过了四五年的历程。 走过很多弯路,也收获了很多突破。 融棋绝对称的上是一份极其用心的作品,经历深度打磨和推演。 是一款易学易精,注重娱乐体验的全能棋类,
-
2儿童玩玩具有什么样的心理学? 一个玩具很贵买来,没玩几次就堆在那里积灰了…… 这是为什么? 棋具能否改变这一情况?下棋有同伴一起玩,是否能让孩子玩的时间更久远一些,不会几天就腻? ------------------------------------------------------------------------------------- 上述现象在儿童心理学中非常典型,这背后涉及儿童认知发展、兴趣驱动机制及社交需求等多个维度。棋具作为一种特殊的玩具,确实可能改变这一局面,而同伴互动则能显著延长玩具的生命
-
2“该产品的核心价值在于开创性玩法体系,若后续能完善教学系统与赛事运营,有望成为新一代策略棋类标杆。” “相比传统棋类(围棋/象棋)侧重抽象思维,融棋通过具象化角色与场景设计,降低入门门槛。相较于手游,其实体交互体验更具沉浸感和现实感。”
-
12
-
11
-
6我准备搞一个定期组织棋类比赛的活动,线下,我从广州开始,外地的有外地的棋友组织。奖品由我本人赞助(纪念品,定制的产品,首饰)之类的作为赢得比赛的奖品。 【作为新棋类推广的活动】 还没有想好具体怎么落地,吧友可以提供一下建议。 另外帮我想想用什么名字好,我想到一个,不知道合不合适 名字叫【方圆棋盟】 方(意义是大部分棋盘都是方) 圆(意义是大部分棋子都是圆) 方:指方形,象征规矩、秩序,如土地分界(“方田”
-
20浏览人数3257,都有吧友开对弈贴向我挑战双枪象棋,很是热闹。而现如今,发布《中国双枪象棋》,却被吧主认为是水贴,也没有吧友开对弈贴找我玩了,究竟怎么回事?个人感觉《中国双枪象棋》中的枪明明好走多了,而且又有車,马,炮,应该很好玩的,为什么却这么冷清?
-
13大家看我这里,我宣布个事,我是金骑土小号
-
5885184------------------------------------------------------------------------------------------------------------- 在数学的世界里,数感是孩子探索未知的“导航仪”。当孩子能瞬间感知“5颗草莓比3颗多”,轻松理解“11-5=6”的算式含义,这背后正是数感在悄然发挥作用。而融棋——这款专为3岁+以上人群设计的启蒙棋类,正以“玩中学”的独特魅力,为孩子打开一扇通往数学思维的大门。 ------------------------------------------------------------------------------------------------------------- 一、数18我这里传授点相关的经验。我们都知道所有带具的称谓的事物都会突出实用性,就是为了解决对应的问题。但棋具除外。6830102113081这些原因@guizyan 在他的贴子里都说过,不过我还是要重新提。922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经验去设计大棋盘杀王棋,那么做出来只是费力不讨好而已。 13*14的杀王棋棋盘对于大多数新棋设计师来说都难以驾驭,做出来的东西通常只是硬堆棋盘大小和棋子数量而已,并没有实质性的创新。 想象一下古代的将棋,棋盘过大和棋子种类过多使得它们基本没什么受众,如今也很少有人去玩。 我认为10*10的大小是新人设计杀王棋棋盘大小的极限,再大下去就更有可能导致棋局拖沓降低趣味性。 如果你对这个有什么看法,欢迎讨7143607512因为使用棋盘太过于麻烦,所以只能立体。用橡皮筋和钉我是不看好的。虽然没有验证过,但总体感觉可行。336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