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吧
关注: 141,410 贴子: 1,234,820

致力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应用

  • 目录:
  • 人文学科
  • 145
    大学主任说:“别被宏大事物裹挟” 她推举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香港被日本轰炸,男女在废墟下成婚,是这场战争成全了ta俩。(我在想他俩tm算个啥) 她说,如果哪天要打日本,网上都在说为国而战,没有国哪有家(这个女人疯了),你们不要被宏大事物裹挟(我去年买了个表),在这中间她说起了倾城之恋。 每个人要多想想自己,诶,不要被宏大事物所裹挟,不要热血上头。(慧根主任) 她是咋引入的呢,刚开始说“巴铁”,“是真的铁吗?
  • 65
    这是不是与教员的理论有所冲突啊
  • 106
    说实话,我对马哲了解得不多,只看过部分《资本论》和《国家与革命》。所以我不会输出观点,只是提出问题。 我对shzy到底会不会到来产生了质疑,例如《终产者》这本人文科幻小说描述的,未来的zbzy会发展到很夸张的程度。 现在条件尚不成熟,有矛盾,但不够大,况且以前gcd可以拿冷兵器抢热武器,现在能靠biubiu抢那些高科技吗?个人的力量越来越小,科技带来的力量使tzjj实力无比强悍。 人民还能万岁吗?
    hdjebdhdbhf 00:11
  • 55
    在看了一些贴后了解到gk后的发展是基于之前的积累,但是我在问了我姥姥(64年生,山东菏泽)后,说是化肥、良种什么的是在九十年代才传过去了,所以得出了积极性第一的结论,这方面还是不太了解,就是为什么到了八十年代就突然吃饱了、日子好了,或者有无相关书籍、数据?本人阅历浅薄,请谅解。
    杂鱼片啦 00:41
  • 44
    即使有些激进左又怎么样?总比右派✓来的好罢!
  • 48
    前两天经朋友建议,把16-18年他们的文章都翻看了一下,个人认为写的很激进但确实挺好的。主要是想问问马列之声有没有什么明显错误之处,看的时候好辨别一下。因为我个人还是比较认可他们,又怕有什么问题。可能这么说有点笼统,但别的也不好发
    hdjebdhdbhf 00:22
  • 1
    从人类历史的整体来看,激烈到一定程度的矛盾往往会迎来解决。而战争作为阶级矛盾激烈到一定程度的表现,其解决往往会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一战打出了联合国,二战打出了苏联。那么以后的三战(只要阶级矛盾没有完全解决,早晚都得打仗)要是解决了咱们人类社会是不是就能广泛地进入社会主义飞速地发展了啊?
  • 141
    艾跃进明明说过他人可以批判自己的错误思想
    hdjebdhdbhf 00:13
  • 965
    为方便吧友的理论交流,及时解答吧友疑问,设立本帖用于集中解答吧友的提问,欢迎对相关问题有着一定理解的吧友参与回答。在本帖以外发布的提问贴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清理。 注意事项 1.提问内容请勿涉及敏感时政、历史和人物 2.以非马思想解释问题不在本帖范围内 3.严禁人身攻击 4.如遇理论争论,请单独开帖进行讨论,不要在本帖中刷大量回复
    拉美特利 00:09
  • 2
    我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宁愿抱着精神分析福柯以及各种后现代啃半天也不愿意提起耐心读一章资本论,曾经“迅速卖光”的worker读物如今这么跟圣经似的敬而远之?
  • 325
    rt,我个人对“网左”这一群体的定义就是跟风小鬼,在各种不相干视频底下搞映射史学、玩鉴证梗的。对这个群体我觉得哪怕不主动切割也不应该认了这顶帽子然后跟人对喷吧 并且就我的观察,小王吧里很多人也对这些梗小鬼没什么好感。所以他们是怎么撕起来的?
  • 4
    以下是我关于生产工具与劳动关系的分析:生产工具迭代初期,由于劳动力市场中受过此类训练的工人较少,而使用新生产工具的工厂数量在变多,因此求过于供,该产业结构的劳动力价格上升。中期,随着新生产工具的普及,原先的生产工具和工人被淘汰,大量工人失业。而且受过新生产工具训练的工人变多,劳动力价格上升速度放缓。末期,围绕新生产工具的劳动分工变得十分多,训练一个人成为工人的成本变低,且有广泛的失业人群接受过或可
  • 407
    在特殊时期之后,国内将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于1982年将“罢工自由”移除宪法,改革开放蓬勃发展,时至今日已经基本完成了小康社会的建设,处于经济转型期的背景下, 大量无良企业靠超额压榨员工的剩余价值来强行维持市场竞争力,以至于“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市场中大量的“待业青年”让那些无良企业更加肆不忌惮地剥削压榨在岗员工。 看到之前的一个关于罢工自由的讨论中提到“不能让资本剥削自由和工人罢工自由同时存
    叶子015 3-31
  • 25
    如果不同的事物通过一个概念产生的变化都不相同,那么这个概念还会有意义吗?又该如何评价它呢?遇到一个作文题“生活中,我们往往有意无意地和他人比较,有人认为这是人性的劣根,烦恼的根源,应该努力避免,谈谈你的理解”这个题目下的范文最终似乎都得出一个结论:“比较”在有积极的精神做前提的情况下会有积极的结果,而在消极的精神做前提的情况下会有消极的结果。 那么如果我去除了比较的过程,积极变成积极,消极变成消极
  • 19
    事物间的因果性的联系决定了不存在有个最初的事物,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凭空产生,因此如果承认宇宙中有个作为最初的起点的物质,便会面临一个问题,没法解释这个最初物质的起源,而一旦承认“最初物质”有起源则必然导致所谓的“最初物质”也是不复存在的,因为在它之前,还有另一个物质的存在,以此类推下去,物质之前永远都有另一个物质先于它而存在,结果事物必将是无限性的,从事物的因果性必然得出事物的无限性这个结论。
  • 13
    我一个选物生地的,根本看不懂那些词语😫 法兰西内战也是看的一知半解。5月18日更是完全看不懂,希望各位给我一些指导(目前在看哥达纲领批判(1972版选集))
  • 73
    就业歧视,直接把好工作设门槛,让一些人连入门的机会都没有这是不是资本家弄出来的,人人平等,每个人都该有选择给别人工作的权力,为什么有的地方存在用工歧视,把招聘要求设的很高,有的还不直接公开招聘,让普通人无法进入
  • 17
    单从辩经的角度,其中可下手的地方极多。但我所困惑的,是就此类西马塑造的一种“不紧不慢”的形势背景与对殖民活动的忽略,竟然如此大方。想问吧友们有什么心得,对于此类观念的驳斥与分析?
  • 17
    想正经了解西方哲学的话,能推荐一位起点吗?从那位哲学家开始看起比较好呢?比方说康德或者黑格尔啥的 毕竟总不能真的从泰勒斯开始看吧,这下真的“哲学只能存在于哲学史中”了
  • 13
    想请教一下各位前辈,初学者应该先看什么书
  • 7
    我是一名14岁初二级学生,现在在读《共产党宣言》和《国家与革命》,理论能看懂一点,但是其中一些名词和许多相关历史都看不懂,比如“考茨基主义”和“机会主义”这些,搞得我时常读的云里雾里的,我该怎么办?
    无英镑 4-3
  • 17
    最近在某手与某音见到了几个唯心主义者的发言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是被造物主创造出来的,还说杨振宁教授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造物主他们说宇宙大爆炸诞生,我们这个宇宙的概率小到几乎没有所以他们怀疑这个世界是虚假的,是被造物主创造的,如何反驳此类话术?
  • 47
    以前革命,是真被逼到绝路了,你造反是死,不造反也是死 那么到现在,我们假设一个国家,他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毕竟是现代社会,它的生产力摆在那,不管他的问题有多大,只要你有手有脚你能干活你都不会饿死,有生产力打底,你最起码的生理需求绝对是能满足的 再加上生产力上来了,军队武器水平大大提升,同时也提升了革命的难度 那么请问,此时假设这个国家上层贪污腐败,问题愈发激烈,人们应当怎样推翻他? 一是革命积极性,混
  • 33
    我曾经遇到一个老大爷,老大爷认为应该在彻底打垮欧美日韩之前严令禁止一切娱乐行为,并且把休息玩乐视为犯罪,是对不起先烈的事情。 经典言论就是:你现在打游戏对得起先烈吗? 我尝试反驳,但老大爷那坚定不移的立场导致他的言论无法被反驳,任何反驳他的言论都会被扣上帽子 我觉得除非请出艾跃进这种权威,否则他的观点就无法被推翻
  • 178
    搜东西的时候偶然搜到了这个网站,当时有点震惊,像河南那事都能查到。后来搜了点别的,一路看下来感觉这网站好像有很多批保,批market经济,赞温哥的文章。 但我到网上搜了搜有很多批评这个网站有点极端的,到底是什么成分?
  • 6
    有一群人在网上声量很大,但很奇怪: 1、他们自己也讨厌“996” “血汗工厂”但一但有人发表反对无良企业的言论时,立刻就会给别人扣上“网座” “虹卫冰”等无数顶帽子 2、一旦我们对美帝的胁迫实施反制,他们就会说:“破坏营商环境”“吓跑外姿” 3、因为客观原因没有及时反制,他们会说:“肯定是上面有把柄在美帝手里” 4、郭企出问题,他们“郭企都这样,还是丝有化好” 丝企出问题,他们:“是个别现像,肯定是郭嘉没监管好” 5
  • 12
    吧里有人了解过知乎的“日耳曼学”吗?有的话对这些东西的看法如何?最近知乎突然兴起这么一股思潮,而且知乎上偏左的答主没有对这一现象有过评价的。
  • 4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是禁止孤立片面的,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运动的,联系的,全面的。因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是禁止片面孤立的。所以他们无法认识到认识是必须要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是否正确。为什么?因为只有实践。实践检验得出来的结果才是全面的运动的联系的。为什么?打个比方李庆轩从书上得来的一个知识,李庆轩有点好奇是否正确?所以李庆轩通过社会实践来得出检验是否正确?为什么?书中的知识不一定正确,因为书的作者会因
    周赫煊 4-3
  • 0
    如AI的发展没有让更多人不失业,而是让企业家为了增值而裁员
  • 57
    思来想去,如果要对抗资本,最合适的环境就是用魔法打败魔法,原子化人类族群然后再重组。社会环境是会不断演化的。所谓男女矛盾,啃老族,‘无敌之人’等等都在预示着原子化社会的雏形已经有了。这一到两代人,是牺牲的一代人,是变革的一代人,也是希望的一代人,他们能够成功吗?
  • 180
    结果热度比较高的贴子全是在攻击二次元群体的、攻击游戏玩家的、地域歧视的……无差别攻击行为跟极民和种族主义都是异曲同工
  • 3
    物质和意识,不是谁决定谁的关系,是互相需要的关系。 物质是演员,意识是观众。 没了演员,观众无戏可赏。没了观众,演员把戏演给谁看。 也可以说,物质具有意识,意识与物质进行同步运动。
  • 442
    七百多万粉丝的大up公开吹托,还有这么大的流量,那我还能说什么呢? 史观还是那套烂掉牙的集权与民主的资产阶级史观,史料是通篇只引用托派的一家之言,视频内容,包括以前的,更是充满了庸俗的人性论。 很喜欢评论区的一句话:他连托派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托洛茨基的一个小小拥趸。 一想到几年前知识匮乏,尚未学过马列的我还关注过这人的,大晚上的给我气笑了。
  • 4
    某抖刷到一个钕泉up,介绍某上野的,我原本并不打算看,但是后面发现关于日本60年返安饱豆蒸夹了一点东西,由于图老是放不出来,以下是尽量避开一些词的复述原话:“掀起反对条 约的豆蒸,高喊rev和lib,日本座椅学生登上历史舞台,而某上野是其中一员,然而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成员发现,这些沉迷rev浪漫主艺的♂,在性别分工维度倒是十分老实,一方面♀被当家庭主妇,只能被派在后方捏饭团,处理♂成员的家务琐事,另一方面也被当成
  • 0
    我想了解一下这个合作社,或者有什么书籍或者论文是有可以读的?
  • 11
    苹果之所以为苹果是因为人类通过观察世界,发现了它的与众不同,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子,来区分和其它植物,方便记忆。 苹果如何才能绝对的变得不叫苹果呢? 首先需通过改变苹果在人们眼中的样貌, 然后是气味的改变,还有味道的改变。这样苹果就失去了它叫苹果的属性了。 苹果用破碎机打成渣渣,叫苹果泥(苹果渣也行),那它其实已经全部量变和结构质变。着时候一个人来观察它,🈶经验的看出来他是苹果泥,没有经验的不知道里面
  • 80
    同志们好,先叠个甲,我作为一名对马列主义非常感兴趣并支持这种我认为的正义的学生,并认为目前来看中国的发展充分证明了其可行性,并支持一切祖国的决定,但知识有限,请同志们解惑。 马列主义的核心条件是以“劳动”为第一需要的人民,但现在机器人和AI的发展已经有替代人类进行劳动的趋势,当然以后的生产力肯定能提高,我们都能获得最低保障,那么除减小贫富差距还有什么动力来刺激我们的进步呢?而当贫富差距缩到最小,人类就
  • 14
    同问,评论底下找不到满意的答案,来问问8u
    新仨字 4-1
  • 128
    看内容,感觉还挺左的,视频质量也比思维实验室什么的质量高很多
  • 62
    10年我刚开始玩网络,那时候恒大如日中天,尽管国内,国外都有人对恒大提出了质疑,但那时候谁敢批评恒大谁就是……说来惭愧,一开始我也维护恒大,但我专业是经济学,后来也觉得恒大不对劲。但是毕竟那时候支持恒大才是爱国的表现
  • 0
    工资的涨幅只在一定时间空间内可以影响商品价格,感觉这句话写的和他之前的话自相矛盾了
  • 81
    这里提到由于封建社会的分裂状态使得民族直到资本主义时期才产生,但中国常态的分裂状态几乎在封建社会就结束了,这里作何解?
    TSHENDONQ 4-2
  • 0
    兄弟们可以给一些工人运动的具体一些的史料吗?
  • 58
    苏马的哲学观念符不符合原本的马哲?大家能不能帮我解答一下。b站上有人说马哲的关键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垒,本体论之争只能靠边站,请问是有依据的吗
    shiki⑨ 9-15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7

会员: Marxist

目录: 人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