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
-
89
-
41
-
31一个帖子讨论过程中,发现很多网友不知道这个历史常识,不知道79-91年美的战机采购价格飙升的有多夸张,故发此贴。 以下为美的自己的采购价格,非外售价格。 F14,79年1960万叨,83年,3900万叨,91年过8000万叨。 F15,83年,2700万叨,91年过5000万叨。 F16, 16A,79年,900万叨,83年,1800万叨。 F16Adf,85年,1350万叨。 F16/79,79年,800万叨。 F20,85年,1500万叨。
-
39不论幼狮还是狮都不合适,引进犹大航空技术应该以武备和航电系统为主。
-
93定型量产即落后,不是美帝非要把四等人要求搞到五代机里捣乱,会提前10年出现4代机拼不过5代机数量的尴尬,在4代机里歼10性能垫底,本身产量也不高,加上歼35出来,好多潜在买家都想玩5代机,导致歼10不好卖,所以可谓性价比不高
-
15
-
61什么叫轻步兵?某人架空的团级都配备战防炮,在民国能叫轻步兵吗? 轻步兵作战地域山地丘陵喝和道路条件差的地域,某人架空的东南丘陵作战的鬼子竟然还有12辆坦克!鬼子坦克都能走的了的地方,还用轻步兵不用重装部队,这个果脯指挥官脑子肯定进了水。 更不用说,东南丘陵的鬼子,啥时候能阔到对付果脯团级部队用12辆坦克?遇到没有坦克的鬼子,是步兵炮还是战防炮好用?别的不说,德三75步兵炮和37战防炮方列重一样,打步兵和坚固工
-
46运5/6和本位面相同,改为50年代直接引进。 运7,应急买进子爵后,开始接触英制达特发动机和航电,购买英国子系统的通道也打通,使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对运6改进,逐步换发和航电,等到70年代大规模引入欧洲技术后研发一款机体,完成一款支线客机。 运8,仿制安8,可以预料不会很快完成,70年代伴随贝尔法斯特引入苔因发动机和相关设备,整成一款C160类似物。 运9,贝尔法斯特国内版。 运10,引入三叉戟客机,80年代启动运10改,后机身重新设计
-
01. 抄F4,历史上考虑过,怕气动搞不定 2. 双发 F16XL 那个构型 3. F5/F16/F18 构型,也考虑过,怕气动搞不定 结果搞了个最安全的战轰, 感觉1和3是优解,先搞个2代机原型,再搞个3代机原型,慢慢开发个20年反正斯贝自产还早。 75年就开始是可以的,历史上到90年代后期,形势危急了,没心思慢慢开发了,先来个能用的。
-
87中国古代的技术创新发明,税赋徭役沉重的秦汉时期更高,税赋徭役中等的宋朝中等,税赋徭役比较低的明清明显慢了。 从新顺1730想到可能有这样一个规律:地主富农能从地租里获取巨大的利益的前提是税赋如同清朝民国那样整体来说不重,不到国民经济比例的两位数。 18世纪的英国财政收入占经济比例跟现在中国是一个档次的,反而更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一些自由主义倾向的人士可能有这样一个迷思:资产者是伟大进步的,给富裕阶层和资产者
-
5
-
21
-
5二战架空中国工业实力想定为清末英雄的1000万吨钢产量,总体跟英国差不多(技术水平可能不如英国)现役军队的步兵军事效率只跟二战美英法类似,比苏军逊色一个档次、比德日军队逊色一个半档次。这种条件下如何应对苏日两个方向上的战略威胁?特别是美国有可能倒向日本一边的情况下? 军事思想计划是这样的:由于中国历史上武德表现太差,大规模消耗战对中国不利,那么就要追求摧枯拉朽的速胜来震慑对手或者快速取胜。反而要基于和平
-
25AK47或八一式那种m43弹标准的中间威力弹自动步枪大规模量产,其实是有相当合金钢质量门槛的。国产“五六式冲锋枪”可用性就与原版存在很大差距,80年代的81-1才变得可靠起来。 二战非摩托化部队短距离步炮协同环境下,传统中间威力弹的优势削弱、连发后座不好控制的缺点增加。 因此设想一种7.62×33尖头步枪弹:初速每秒600米、弹头7.1克(德国7.92自动短弹等比例缩小)枪口动能1200到1300焦耳之间大概AK47的六成左右。 因成本及难度都大幅度下降
-
18
-
55最近这个事件愈演愈烈,感觉要进入最终摊牌阶段.
-
10670、80年代英镑汇率很高,斯贝本身就一直是昂贵的发动机,美国海空军本来打算60年代后期用斯贝替换F-4的J79,后来觉得斯贝太贵了,就没换。只有英国海空军更换了斯贝。
-
83
-
71时间51-2000年
-
1选将也是上面记载的剃头的那套,其实真按剃头的那套来选将,选出来的是能吏而非良将,没错 陈 胡等人都可以说是能吏统大军
-
13一:枪械火力 机枪和半自动射手步枪采用9×77规格枪弹,弹头23到24克、初速每秒830米、枪口动能8200焦耳左右、全弹重量60克左右、120发子弹含包装12公斤左右,枪械6.5公斤左右。 标准确定的原因: 1:步枪与含包装弹药的最低重量最多比常规全威力枪械重十公斤左右(过去,我国普通部队与特种部队武装越野辅助标准差距25公斤对35公斤) 2:在60%能量的有效射程上(估测五六百米距离)单位弹头正面截面积的能量达到m80北约全威力标准弹近距离水平。
-
5180“…. On the first day of combat, we successfully defeated bunkers, infantry, artillery and anti-tank positions. Our guns were under artillery barrages for three hours and still maintained their ability to fire! Several [lbk]enemy[rbk] tanks were destroyed during the first night, and others fled. Artillery and anti-tank crews fled before our guns after we fired upon them repeatedly. In addition to many batteries, anti-tank guns and bunkers, our battalion destroyed 120 tanks during the first round of fighting. We suffered 60 casualties during the first few days, mostly from mines. ….. We al183112德军的计划原本是第四装甲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一起拿下斯大林格勒。结果元首盲目乐观把四装甲集团军调走了。为最终兵败埋下伏笔! 我的问题是如果不调走四装甲集团军,一开始就倾尽两个精锐集团军合力,能否拿下斯大林格勒?19131460连级配备60毫米迫击炮,营级配备82毫米迫击炮,团级配备105毫米迫击炮,师级配备120毫米迫击炮,军级配备150毫米迫击炮和75毫米山炮,除了75毫米山炮以外的所有身管火炮都划归战区管理和组建成独立炮兵编制,感觉这样应该是比较完整的方案了1996式150榴弹炮之类。345谈一下各个时期各个势力的造价18时间85-20201449不知道为什么,导气式跟水冷机枪好像没有联系到一块,要说哈奇开斯跟马克辛有专利冲突,但勃朗宁发明m1917水冷重机枪的时候,为什么仍然选择了枪管短后座?而且勃朗宁也不是没有鼓捣过导气式的枪械。6我很是喜欢二战历史特别是德国的将领们他们通常都有明锐的眼光和超群的洞察能力,但如果说那个才是最有远见最敏锐的将领,我会推荐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大将 战争的前期古德里安将军就已经观察到了未来战争的走向所谓坦克当时只还是步兵的附属品,德国所有的装甲都在凡尔赛条约的影响下几乎不能发展,当时对于装甲兵的认识只局限于理论,古德里安将军却最求实践,在之前都会尽力去整一些演习什么的,希特勒的上台也给了古德里安将军132256该炮采用碳钢制造,不需要合金钢,生产工艺非常成熟,批量生产,每门成本不会超过5000大洋,换上37炮管还可作为战防炮使用。4公里射程,超过92步兵炮。作战效能远超82迫击炮,对付碉堡地堡可直射,抗战前,抗战中,抗战后,都可大规模量产。10现在的小将太逆天了,真是啥都不清楚,就敢信口开河!33一楼度娘121不同国家不同阶段有不同选择,决定舰体尺寸大小和吨位的根源在能使用的现成动力系统有多大功率。 因为中型航母,本质上为了降低成本的产物,沿用货架产品,也就是现成的动力系统是最好的选择,不可能为其单独研制一款动力系统,这样会大大增加造舰成本,和建造中型航母是为了省钱的初衷背道而驰。 以下就具体分析一下各国和各国不同阶段,建造中型航母的选择方案。35抗战连身管火炮大规模自产都做不到,怎么可能做到火炮轻量化? 即使架空、也得先做到大规模量产现成的火炮,再说别的!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