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佛教禅修吧
关注: 183 贴子: 530

欢迎实修上座部佛法的贤友加入记录实修情况

  • 目录:
  • 个人贴吧
  • 0
    各位师兄好,请问身体不好念什么经咒合适?
  • 0
    staty666 2020-12
    二、正行第三节 基础三部曲无论修行哪一种法门,下列这三项都是很重要的基础条件。在此谨就修行入出息念时的运用方法作介绍,修行其他法门时的方法可以同理类推。3-1 用心不用脑根据《阿毗达摩》,禅修时的心依靠心脏里的色法而生起,因此禅修时是用心而不用脑。用单纯的方法来分别:心是脑的主宰,脑只是心用来思考、推理、想象的工具而已。禅修时是直接用心如实地体验,不需要透过脑来思考、推理与想象。如果禅修者懂得用心而不用
    staty666 12-10
  • 0
    净界法师讲法音频视频连接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261221770&uk=3607373
  • 12
    @上座部佛教居士 谁诽谤真正的佛陀谁速遭恶报!你敢说吗?
  • 0
    经核实吧主staty666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上座部佛教禅修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1
    后期的佛教,通常过于美化佛陀,理想化佛陀,认为佛陀的一切皆完美。然而,从圣典中,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佛陀是一个真实的人。他也会生病,会有身苦,也会有一些常人所具有的生理反应,比如打喷嚏。在《律藏·小品·小事篇》中就记录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细节: 那时,跋葛瓦为大会众所围绕,说法时,打喷嚏,诸比库高声大声说:“跋葛瓦长寿!善至长寿!”因其声而中断说法。当时,跋葛瓦对比库们说:“诸比库!打喷嚏时,说:‘长寿!
  • 86
    禅修传承:葛印卡内观禅修 观察呼吸和全身的感受。 自五月十四日至今共完成54坐,时间在四十分钟到一小时二十分钟之间。 今天起开始记录每天禅修情况
    staty666 1-3
  • 0
    亲爱的上座部佛教禅修吧的吧友们:大家好! “staty666”为本吧吧主候选人得票最多者,共计1张真实票数,根据竞选规则,官方最终批准@staty666,为本吧正式吧主。公示期三天。 吧主上任后,请严格遵守吧主协议 https://tieba.baidu.com/mo/q/newapply/rule?from=task,履行吧主义务,积极投身本吧的发展建设,也请广大吧友进行监督。如出现违规问题,请至贴吧反馈中心进行反馈或者投诉http://tieba.baidu.com/pmc/reportBazhu
  • 0
    staty666 2020-12
    初禅 他从离欲、离不善法后,进入后住于有寻、有伺,离而生喜、乐的初禅,他以离而生喜、乐润泽、遍流、充满、遍满此身,全身没有任何地方不被离而生喜、乐遍满。大王!犹如熟练的澡堂师傅或澡堂师傅的徒弟在铜皿中撒布沐浴粉后,与水充分搅拌,沐浴粉团随之湿润、来到湿润、内外被渗透湿润而无遗漏。同样的,大王!比丘以离而生喜、乐润泽、遍流、充满、遍满此身,全身没有任何地方不被离而生喜、乐遍满,大王!这是比直接可见的
    staty666 12-19
  • 0
    staty666 2020-12
    《慈经》中文翻译: 1. 愿我无敌意、无危险。愿我无精神的痛苦。愿我无身体的痛苦。愿我保持快乐。 2. 愿我的父母亲,我的导师、亲戚和朋友,我的同修无敌意、无危险。无精神的痛苦。无身体的痛苦。愿他们保持快乐。 3. 愿在这寺庙的修行者,无敌意、无危险。无精神的痛苦。无身体的痛苦。愿他们保持快乐。 4. 愿在这寺庙的比丘、沙弥,男教徒、女教徒,无敌意、无危险。无精神的痛苦。无身体的痛苦。愿他们保持快乐。 5. 愿我的四资具的
    staty666 12-16
  • 0
    持恒于圣洁的追求——帕奥禅师在《去尘除垢》中的劝勉你们应当听从佛陀的忠言,奋力禅修,以便达到更高层次的清净。如果你们能够轻易地在禅修当中获得很大的进展,你们不可就此感到骄傲,而在还没有达到良家子弟舍弃俗家生活出家真正所追求的目标时,即停止努力,不再前进。反之,如果你们无法轻易地在禅修当中获得很大的进展,你们也不应就此感到沮丧、气馁。禅修者禅修的进度快慢关系到他在过去世所累积的波罗蜜、五根成熟的程度
    staty666 12-15
  • 0
    平衡七觉支一、念觉支:忆持呼吸。二、择法觉支:了解呼吸。三、精进觉支:努力觉知呼吸。四、喜觉支:体验呼吸时内心的欢喜。五、轻安觉支:体验呼吸时身心的轻安。六、定觉支:一心专注于呼吸。七、舍觉支:心平等中道、不执着;不兴奋也不沮丧。掉举散乱时应加强轻安、定、舍觉支,不应加强择法、精进、喜觉支。昏沉瞌睡时应加强择法、精进、喜觉支,不应加强轻安、定、舍觉支。47入出息念修法要领 慎防五盖(五种障碍)一、贪欲盖
    staty666 12-14
  • 0
    入出息念的次第一、正念而吸气,正念而呼气单纯地专注于息的本身(整体概念),不应注意气息的个别特征,如:推动、流动、冷、热、支持等,也不应注意息的共同性质:无常、苦、无我。保持强而有力的正念,平静地专注于每一次呼吸,不理会一切妄想或外缘。42禅修基本须知 二、知气息长,知气息短能专注于呼吸至少半小时之后,可进行此阶段。继续专注于呼吸,同时也能自然地知道每一呼吸时间的长短。三、觉知气息的全身能专注于呼吸,并
    staty666 12-14
  • 0
    禅修基本须知入出息念修法要点一、静坐时,以舒适、自然、正直、稳固的姿势坐着(不一定需要盘腿)。二、先放松身心,自然呼吸。三、在人中或鼻孔出口处周围选择能感觉呼吸与皮肤接触最明显的“一点”(接触点)。四、持续地觉知经过接触点上的呼吸。五、不要跟随气息进入体内或出到体外;只应专注于接触点上的呼吸。六、行、住、坐、卧都持续如此专注,避免间断。说明“舒适”:坐姿舒适则心易专注,不会被身体的不适所扰。因此腿痛时
    staty666 12-11
  • 0
    staty666 2020-12
    三、助行在《相应部•大品•念处相应•比丘尼住处经》9中,佛陀教导说:“当比丘在身之处随观身而住时,由于身的缘故,生起身的躁热或心的疏懒,或者心向外分散,那比丘应当将心导向任何一种能引发自信的相。将心导向任何一种能引发自信的相的人会生起愉快;愉快的人会生起喜 9 Saṃyuttanikāya, Mahāvaggapāḷi, Satipaṭṭhānasaṃyuttaṃ, Bhikkhunupassayasuttaṃ. 29入出息念修法要领 悦;心怀喜悦的人身会平静;身平静的人会感受到快乐;快乐的人心
    staty666 12-11
  • 0
    3-3 正确地对待妄念上面所说对待呼吸的三项要领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对待妄念(杂念)的正确态度与作法也同样重要。如果不懂21入出息念修法要领 得如何正确地对待妄念,那么上述的三项要领也无法继续掌握下去。对待妄念的正确态度是:了解有妄念生起是很正常的事情,不会因为有妄念而心感不满,而能继续保持平静的心。唯有证得四果阿罗汉的人才能完全根除妄念(掉举),除了阿罗汉以外,即使证得三果阿那含的圣者都还会有妄念生起。因此,
    staty666 12-10
  • 0
    五根与七觉支的平衡当禅修者把握上述三项要领,以平静的心轻轻地觉知自然的呼吸时,当下的精进就是适度的精进,当下的正念就是最佳的正念。这时禅修者已经做到五根与七觉支的平衡。先就五根的平衡来说:禅修者对禅修方法与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才能如此善用,这种信心是“信根”;必须运用充分的理智才能如此掌握这三项要领,这种理智是“慧 根”,如此禅修者的信根与慧根达到平衡。必须付出适当的精进,才能继续保持觉知自然的呼
    staty666 12-10
  • 0
    入出息念入门帕奥禅师 开示1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修行入出息念2以培育定力的基本原则。佛教的禅修方法有两大类,即止禅与观禅。止禅是培育定力的修行法;观禅是培育智慧的修行法。在这两种方法当中,止禅是观禅的重要基础,因此佛陀在《谛相应》(Saccasaṃyuttaṃ)里说道:“Samādhiṃ, bhikkhave, bhāvetha. Samā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ābhūtaṃ pajānāti.” —— “诸比丘,你们应当培育定力。诸比丘,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实地了知诸法。”所以我们鼓励初学
    staty666 12-9
  • 0
    staty666 2020-12
    第二节 调心2-1 收心将心的感觉放在心脏的位置,告诉自己无论静坐前在做什么、说什么,希望那一切的心思都自动收回心里来。如此想了之后,只需继续将心的感受保持在心脏的部分,静静地觉知。或许有人能感受到心回到心脏来,但那并不是过去已灭的心真的能回来,而是经过这番自我暗示之后,现在的心不再倾向于向外去攀缘刚才的事情,感觉起来似乎是心回到心脏来了。如此静静地保持觉知一会儿,有一分感受就是一分,没有任何感受也无妨
    staty666 12-9
  • 0
    入出息念修法管窥──修法篇 德雄尊者 整理一、前行第一节 调身1-1 坐姿静坐时宜采取舒适耐久的坐姿。佛陀在经中提到“盘腿而坐”,这是最适合禅修的姿势。然而,对于盘坐觉得困难的人,可以坐在椅子上禅修。盘坐的人也不必一定单盘腿或双盘腿坐,可以将两脚前后分开,并排平放,互相不压迫。盘坐时最好坐在适宜高度的坐垫上,如此腰部容易自然挺直,不需费力。可随自己舒适而调整坐垫高度,一般人用的大约五至十公分高。为了保持身
    staty666 12-9
  • 0
    staty666 11-14
  • 0
    经核实吧主staty6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上座部佛教禅修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14
    求大师看看!上班经常夜路
    staty6 5-22
  • 3
    请教各位学友们,有人无法怀孕,向送子娘娘或送子观音求子,并且灵验了。上座部佛教是怎样解释的。请各位学友解除疑惑!
    staty6 5-21
  • 2
    五根与七觉支的平衡 修行每一种法门都要平衡五根与七觉支,修行安般念当然不例外。五根当中,信根与慧根必须平衡,精进根与定根必须平衡,念根则处在
    staty6 12-7
  • 14
    浅析定与定力<?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由于末学在禅修过程中非常
  • 1
    涅盘?至上意识? 摘选自Ven.Thanissaro Bhikkhu 尽管涅磐有时被称为无相、无极的意识,然而,不可将它与无色界的“识无边处”相混淆。两者的主要差别
  • 5
    问:请你对业力稍加解释?    答:业是一种造作,一种执着。我们一有执着,身、口、意都在造业。我们养成种种的习性使将来受到苦报,这是我们的执取
  • 4
    祖宗 1-11
  • 2
    十四  复次,诸比丘!比丘即于五取蕴法,观法而住。    然,诸比丘!比丘如何即于五取蕴法,观法而住耶?    于此,诸比丘!比丘知:“如是色,如是
    祖宗 1-10
  • 2
    十三  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法观法而住耶?    于此,诸比丘!比丘于法即五盖,观法而住。    又诸比丘!比丘如何于法即五盖,观法而住耶?   
    祖宗 1-10
  • 10
    不知道staty6如今怎么样了
    泓汀 12-14
  • 0
    问:我一直非常仔细地练习收摄六根,眼睛时常保持低视,每个微细的动作都做到警醒分明。譬如说,用餐时,从咀嚼、品尝到吞咽,都花好长的时间去观察每
    去五欲 4-26
  • 7
    在听伽蓝摩经!哪位师兄有这部经呢
  • 10
    男女爱欲断了就能证阿罗汉果么?
    staty6 9-14
  • 1
    问:我的内心已因禅坐而变得很安详,接下来该怎么用功?    答:很好。使心宁静和专注,然后用来观照身心。当心不宁静的时候也要看着它,这时你才能
  • 1
    十五  复次,诸比丘!比丘即于六内外处法,观法而住。    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六内外处法,观法而住耶?    于此A诸比丘!比丘知眼,知色,知缘
  • 1
    十六  复次,诸比丘!比丘即于七觉法,观法而住。然,诸比丘!比丘如何即于七觉法,观法而住耶?    于此,诸比丘!比丘或于内念觉支存在者,知:“于
  • 2
    十二  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心观心耶?于此,诸比丘!比丘心贪者,知:“心贪。”    又心,离贪者,知:“心离贪。”    又心,嗔者,知:“心
  • 1
    十一  然,诸比丘!如何比丘于受观受而住耶?    诸比丘!比丘韟饱A若在感乐受,知:“我在感乐受。”在感苦受者,知:“我在感苦受。”在感不苦不乐
  • 0
    问51:您在课堂上提到,只要有正确的方法,精进被视为是获得一切成就的根本。请问禅师,精进重要,还是巴拉密更重要? 答:修行中精进重要,巴拉密也
    staty6 12-12
  • 2
    问:关于睡眠,该睡多久?    答:别问我这个问题,我无法告诉你。对某些人而言,平均每晚睡四个小时就好了。不过,重要的是,你要观,并且了解自己
  • 3
    问:亚洲人和西方人的根器有没有不一样?    答:基本上是没有差别的。外在的习俗和语言也许各异,但所有人类的心性是相同的。东西方人的贪瞋都一样
  • 1
    问:当我们在疼痛中时,心如何能够保持平衡?        葛印卡老师答:只要某些事物在我们不喜欢的外在世界中发生了,在身体上会有不愉悦的感受
    ywn10000 2-6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贤友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