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0100去年,一位女士因硬皮病的困扰找到了李俊才大夫,希望寻求中医的帮助。她确诊硬皮病已有3年,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紧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她曾尝试多种西药治疗,但效果不佳,且副作用明显。李大夫看病辩证过程 mym9570 l87ol676753 李大夫通过详细的问诊和观察,发现该女士舌质淡暗,苔薄白,脉象沉细。结合她的症状和体征,李大夫辨证为“阳虚寒凝证”,认为患者的硬皮病主要是由于阳气不足、寒凝血瘀导致的。0551硬皮病患者案例,皮肤呈蜡样化已有两年。初期只是胳膊上出现几处硬币大小的斑块,逐渐发展为整片皮肤增厚发硬,遇冷时指尖会变成青紫色。更棘手的是胃镜检查发现食管壁增厚,吞咽干硬食物时常有阻滞感。通过舌诊发现舌体胖大,舌下络脉呈暗紫色怒张,脉象沉细似有若无。这正是典型的寒邪内伏、血瘀阻络之证。 面对这类寒瘀交织的复杂病机,历代医家总结出"温通三焦"的治疗思路。既要化解沉积在脏腑之间的寒湿,又要疏通被瘀4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及内脏纤维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患者皮肤逐渐变硬、紧绷,甚至累及关节活动,伴麻木刺痛、畏寒怕冷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与免疫异常、血管病变有关,但中医从“血瘀阻络、脾肾阳虚、气血失养”角度解析其根源,认为需内外同治方能软化皮肤。02中医将这类病症归为"皮痹""脉痹"范畴。认为人体阳气不足时,寒气容易入侵脉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就像冬天河水结冰会阻碍流动,当寒邪阻滞在皮肤、关节、脏腑时,就会出现皮肤硬化、关节僵直、吞咽困难等症候群。病程发展通常经历三个阶段:初期皮肤紧绷如裹保鲜膜,中期关节活动受限似生锈门轴,后期可能累及消化道和心肺。00见过太多被硬皮病折磨的患者,他们常常在寒冷天气、情绪紧张、疲劳时出现皮肤硬化、关节疼痛,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那种痛苦难以言喻。 mym9570 l87ol676753 今天要讲的这位患者,就被硬皮病困扰了五年多。每次洗手、拿东西、穿衣服,双手皮肤就紧绷得像皮革一样,关节僵硬疼痛,严重的时候连拿杯水都困难,手指也跟着变形,让他非常尴尬和自卑。 平时不敢参加社交活动,生怕被人注意到自己僵硬的双手和紧绷的皮肤,而且情绪一紧张焦虑,054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逐渐硬化、萎缩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初期常见手指遇冷变紫、皮肤紧绷如皮革,随着病情发展,可累及面部、四肢甚至胸腹,严重者出现手指溃疡难愈、张口困难等症状。若不及时干预,病情深入可影响脏腑功能,导致吞咽不利、胸闷气短等变化。70526054你是否发现自己的皮肤逐渐变厚、变硬,甚至手指遇冷时发紫、疼痛?这些可能是硬皮病(系统性硬化症)的早期信号!这是一种以皮肤和内脏纤维化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关节僵硬、内脏损伤等严重后果。0门诊就诊的患者,不乏三十四岁的硬皮病患者居多,其中一位刚40岁的患者,她自述两年前小腿皮肤先开始发紧,后来蔓延到前胸后背。冬天天冷或碰冷水手部受凉手指就发白发紫,好一会都缓不过来,早晨起床时全身关节僵硬。她舌苔白厚,舌下静脉紫黑,脉象沉细得几乎摸不到。治疗三周后复诊,她撸起袖子给我看手肘——原先暗紫色的皮肤透出点血色,摸着也不像以前那么硬邦邦了。最惊喜的是有天早晨下床,膝盖"咯噔"一下就伸直了,0小时候常听人讲,皮肤变硬增厚是一种很奇怪的症状,仿佛皮肤被一层坚硬的盔甲包裹,让人行动不便。长大后才知道,这可能是硬皮病的一种表现。 mym9570 l87ol676753 在中医里,硬皮病属于“皮痹”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与阳气不足、寒湿痹阻、痰瘀互结有关。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更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硬化、增厚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内脏器官。患者皮肤逐渐变硬、失去弹性,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出4硬皮病,中医称之为"皮痹",是一种以皮肤硬化、关节僵硬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患者常形容自己的皮肤"像穿了盔甲",关节活动严重受限。 中医认为,此病与"寒凝血瘀"密切相关,通过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治疗方法,往往能取得显著效果。5001很多人发现自己的手、脚一遇冷就发白、发紫,甚至出现麻木刺痛,总以为这是"体寒"或"气血不足"。有位三十岁出头的患者,3年前发现手指会突然发白发凉,但暖和后又能恢复,一直没当回事。直到去年夏天,她发现自己的手指皮肤开始变厚,指尖偶尔出现小溃疡,连拧瓶盖都使不上力,这才意识到问题不简单。 跑了几家医院,查血常规、风湿指标都没问题,医生只说"可能是雷诺现象"。她上网一查,发现这症状背后可能藏着004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增厚、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患者常出现手指僵硬、屈伸困难,甚至关节变形。中医古籍中虽无“硬皮病”之名,但根据其症状特点,可归属“痹症”范畴。 《黄帝内经》有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提示此病与外邪侵袭、气血运行受阻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