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名远酒业吧
关注: 10 贴子: 176

东北定制白酒,纯粮食酒,拒绝假酒勾兑酒。

  • 目录:
  • 烟酒饮料
  • 0
    二者适口性都很好,都是窖香不冒头太多,都有馥郁香芝麻香的风味; 舍得明显香气强度和复杂程度逊于五粮液,但更加柔和醇甜,陈味也有展现,应该是年份加工艺综合导致的; 五粮液的酒香粮香曲香,馥郁度、协调性,当之无愧的浓香大佬。 ps:小酒太适合品鉴了…
  • 0
    “花生配酒”在我国是传承多年的经典组合,无论其他下酒菜是什么,总有一碟花生米,现有资料看,清朝时期就有花生配酒的习惯。 郭德纲也曾提到过这样一个典故:将一粒花生掰成细粉,然后用手指蘸花生末下酒,一顿一粒花生米就够。 老舍也曾在写作之余,小酌几杯,就着花生米,享受着片刻的宁静和惬意。 在美国的一些传统酒吧中,老板们经常向顾客提供免费的花生米。这一做法源于他们发现,花生米能够激发顾客的食欲,使得顾客在饮
  • 0
    近日,在安徽省某市,一起由药物和酒精相互作用引起的中毒事件,引起了广泛讨论。 一位老先生在服用头孢类药物五天后,恰逢儿子的生日,喝了不到一两的酒,结果立即出现了中毒症状,情况十分紧急,家人立刻将他紧急送往医院。 据了解,其在服用头孢类药物期间并未严格遵守医嘱的“7天内不能喝酒”,未意识到药物与酒精之间的潜在风险。 经过医院的全力抢救,病人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生命体征平稳。 无独有偶,3月10日武汉也发生了一
  • 0
    白酒,自诞生以来已有千年历史。 然而,随着替代品的竞争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尤其近几年来,传统白酒市场正在迅速萎缩。 为了与时俱进,我们必须摒弃酒界陈旧、陈腐的观念,跟随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升,顺应时代的发展,绝不能固守“祖宗之法不可变”的陈旧思想,而是应该拥抱变革,寻求“变法图强”的道路。 如果我们仍然盲目地崇古、返古,那么人类可能至今仍穿着兽皮、树叶,女性“裹小脚”… 人类历史正是这样一步步走来的,中国
  • 0
    长期以来,众多消费者反映,南方的白酒品质优于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白酒普遍存在着香气粗糙、口感淡薄、尾欠净以及风格缺乏典型性等问题。 以市场份额最大的浓香型白酒为例,南方的产品在质量上确实优于北方,这一点不容置疑。 那么,南方浓香型白酒在质量上胜过北方的原因何在? 尽管存在多种因素,但据笔者观察,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 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具备微生物生长与代谢的优越环境,因此微
  • 1
    2月13日晚,根据网络平台的数据,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包括预售)已经突破了100亿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部票房达到百亿的影片。 《哪吒》这部国产动画电影一经问世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众多亮点值得赞赏。 在角色塑造方面,影片突破了传统形象的束缚,将哪吒描绘成一个带有黑眼圈、塌鼻子的“魔童”形象,展现了其叛逆、孤独以及对认同的渴望,这一形象更贴近当代年轻人的心理状态。 同时,该影片通过视觉效果呈现了一
  • 0
    低端酱酒还得是汉酱,复合香细腻,诸味协调,只是味短,阉割版飞天。
  • 0
    “钢锤博士”综合实力还是可以的,虽然比赛无聊,但统治时间够久。
  • 0
    分型定级,再细化组合。
  • 0
    需要细心,耐心,极高的品酒能力,还需要一点创新力。
  • 1
    食品中的辣味,在味感中占有重要位置。 这些辣味成分,特别是蔬菜类,大多数是硫化物——亚砜。 例如萝卜类、葱头类、卷心菜类的硫化物辣味成分都与挥发性香气成分混在一起,卷心菜中含有NCS(异硫代)呈辣味,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辣椒油与芥子油。 葱类则为RSR,R(S)nR,以大蒜为代表,萝卜则是这两个类型的混合物。 在白酒的领域中,作为一项令人沉醉的嗜好,其吸引力在于那难以割舍的辛辣刺激感。 一旦其风味变得如同清水般单调乏味,它那独
    郭桐陌 1-22
  • 1
    白酒中带有“异味”?听起来可能令人不适,对吧?实际上,白酒确实含有某些带有异味的化合物,特别是对于一些新酿制的酒来说,这些异味通常被其强烈的香气所掩盖,因此我们在日常饮用时往往察觉不到。 这里所说的“异味”并非指的是浓香型白酒特有的“窖泥味”。 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些引起臭味的成分。 1.硫化氢:它散发出类似臭鸡蛋和臭豆腐的异味,其味阈值非常低(味阈值越低意味着越敏感)。在浓度较低时,硫化氢甚至能成为
  • 0
    比20年前,最低温度和最高气温是差不多的。 今年比去年(2024年初)也是要冷的多,而且时间久。 此外,据资料,齐齐哈尔1月份白天平均气温零下12℃,夜间零下24℃,也说明今年本地并非暖冬。
  • 1
    官方数据,2024年新生人口止跌回升,意味着什么呢?对未来有什么影响呢?
  • 1
    在某种角度上讲,正因为这些无知、居心叵测的人,导致了众多酒厂走向违法添加的道路… 酒花不持久就没人买… 但,酒花历来只是判别酒度的标准, 换句话说,添点东西出现持久的酒花太容易了, 再换句话说,真和酒质有关的话,国标会加上一段酒花的描述。 还是希望消费者提高辩识能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白酒,远离玄学,少被割韭菜…
  • 2
    白酒,这种广受欢迎的饮品,相信大多数人都曾接触过。 然而,您是否了解过白酒中那些微量成分呢? 谈到这个话题,我们不得不探讨一下“风味导向技术”。 风味导向技术依托于风味化学和分析化学的理论基础,致力于识别那些对白酒风味产生影响的化合物,揭示关键风味成分及异味物质的化学本质,并深入研究其形成机理。 借助这些化合物的深入理解,开发了一系列功能微生物筛选、风味调控以及优化重组技术,从而指导整个白酒生产流程,
  • 0
    设备会根据高尔夫球击打幕布力度和高度进行算法,估算落点和轨迹,不算高科技,但也算是科技融入生活娱乐的产物了
  • 1
    年份酒指的是经过长时间贮存的酒类产品。以茅台酒为例,市场上可见到15年、30年、50年乃至80年的年份酒。 通常情况下,贮存年份越久远,其价格也相应更高。 这表明,长期的贮存是确保酱香型白酒品质与风格的关键工艺之一。 近年来,众多知名酒企纷纷推出自家的年份酒,以此作为更新换代的产品,既迎合市场需求,又提升了品牌形象。 然而,是否贮存时间越长的酒品质就越好呢?贮存期与酒的品质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联系? 通常而言,贮存
  • 0
    对比着品,23年普五香气足,味道复杂甚至品出芝麻香味,24飞天香气细腻、味道持久,确实汉酱跟它有几分相似,回头对比景芝和汉酱品品
  • 0
    并不算冲,挂杯非常明显,适口性还可以,窖香香气个人感觉不是非常浓郁,中段香气持续,回味略短。
  • 0
    一个月只写了四十万字,图片视频还没配,确实是个大工程,不过完稿应该非常有价值。
  • 0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不正确的。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黑龙江轻工业研究所就已经对低温低度酒中的浑浊物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定性检测“絮状物”的成分,揭示了其形成的具体机理。 简而言之,高级脂肪酸乙酯是造成白酒浑浊的主要原因。这些脂肪酸乙酯,包括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统称为油性成分。 高级脂肪酸乙酯的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白酒的原料选择、蒸馏过程、贮存条件以及勾兑技术等,这
  • 1
    对于那些经常饮酒的朋友们来说,“传统工艺”这个术语应该并不陌生。几乎每个酒厂都会宣称自己的产品采用了“传统工艺”,这实际上是一个与“现代工艺”相对的概念。 2022年新国标已经将“液态法白酒”排除在“白酒”类别之外,因此不在当前讨论的范围内。 那么,“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之间究竟有何不同呢? 尽管“传统工艺”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定义,本文所指的“现代工艺”同样属于“固态发酵”的范畴,只是其过程与传统方法
  • 2
    近年来,特别是自2013年起,酱香型白酒市场开始升温,并在2016年之后逐渐确立了其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茅台酒作为酱香型白酒的代表,在这一消费热潮中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其市场表现和股价均实现了显著增长。 然而,与此同时,消费者也逐渐意识到,利益所在之处,人群聚集。 众多酱酒品牌纷纷涌现,除了茅台之外,还有诸如习酒、郎酒这样的老牌酒企,以及潭酒、珍酒等地方名酒。 此外,众多小型酒厂乃至手工作坊也开始涉足酱香型酒
  • 7
    今天对比大厂低端口粮酒,看看哪家性价比高。 我的排序是从左到右,酒鬼湘泉确实非常有性价比,这价位馥郁香做到这个程度,绝对是体验馥郁香首选。 泸州老窖头曲6年,四平八稳的浓香,不是大家讨厌的己酸乙酯味特别冒头的香气,口感醇甜,稍有回味。 尖庄高光日常口粮也不错,不上头,适口性好,淡雅浓香,当然这价位追求不了觉香了。 红星大曲酿,到底是不是大曲,大家喝喝就知道了…
    假酒走开 11-17
  • 1
    目前主要是垂直白酒生产、发酵等学科内容的一阶段整理。 后续还会加深酒曲和勾调内容的整理,另外配套生产实践图和视频。 最后就是横向领域,化学、代谢控制、厌氧发酵技术、固态发酵技术、蛋白质工程、氨基酸工程、各种微生物学… 论文、杂志、书籍,绝版刊物也得尽量淘来… 学术之路,道阻且长,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 30
    从来如此,便对么? ——鲁迅《狂人日记》 白酒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关于市面上的某种酒的优劣,哪款酒是自己的偏爱,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面对琳琅满目的货架,反而会抱怨买不到好酒,越来越难买到称心如意的白酒,一不留神还会踩坑,实在令人难以抉择。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亦或是:费尽心思选出的白酒,喝完后身体很不舒服,影响工作状态和生活质量。 而大家谈论围绕的话题中心,常常是各种旗号的“纯粮
  • 0
    说明反应生成足够的联酮物质,而非只靠存储,更非添加,尤其酒头更黄,证明的确为醇溶性物质。
  • 0
    长发酵期五粮白酒,工艺相当严格
  • 0
    清香型白酒虽然香味物质种类少,但是延长发酵期也是能明显提高酒质,使酒体醇厚浓郁,这是六十年试点的结论了,当然生产工艺七要素必须配合好,否则酒质就反倒更差了。
  • 0
    假如酱酒也玩文玩,给配个脖挂戴戴吧
  • 0
    本厂直招,基本信息如图,生产各种档次白酒(清香、酱香),也接定制、婚宴等酒品。 产品优势为酒质风格别具一格,非常规清香酱香酒,能适应多元化、个性化酒友。 目前线上筹备阶段,招1-2名销售代理,可兼职,无押金无套路,记者勿扰,有销售经验者优先。
  • 0
    是不是有朋友不知道五粮液也有酱香型,酒质水平也不低,这个馥郁度小胜红十五,普通15酱对标王子酱香经典。 据说,7.80年代左右很多酱香酒厂是五粮液教的技术…
  • 2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 0
    汉酱加原生态金刚菩提…
  • 0
    清香和凤香实际是有一定的联系,凤香介于浓香和清香之间,工艺也比较特殊,酒海贮存方式也是少有的。 我这瓶黄盖玻汾是今年(2024年6月)的,大家都知道下半年玻汾大促,价格实惠,但比起之前喝的玻汾也确实降质了,应该是乙酯和乳脂比例是最大问题,香气粗糙,果木香气差了很多,甚至以为买了假酒…(后证实确为正品) 于是拿出去年(2023年5月)的杏花村比较,杏花村当然定位低于玻汾,只是给我感觉今年下半年玻汾已经降质到使我联想
  • 3
    本文略长,但干货满满。 有些人虽然喝酒已长达半生,却对白酒的酿造过程一无所知。 简而言之,这一过程是通过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将粮食谷物中的淀粉和糖质巧妙地转化为酒精和丰富的香味成分,并经过精细的提取步骤而完成的。 实际上,在生产操作中,这一过程极为复杂且繁琐。 对于熟悉白酒的爱好者而言,2022年新颁布的国家标准无疑对白酒的定义与分类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尤其是对于勾兑酒(即调香酒)的界定,给出了清晰的指导方
  • 0
    茅系专场。 紫迎宾,作为茅香感受绝对首选; 赖茅传承棕,与传承蓝是一样的酒,茅系入门产品,酱香焦香糊香都很浓郁,尾苦,欠优雅; 1935,被称为接近普茅是不存在的; 普茅飞天,优雅细腻,五味均衡,回味悠长名副其实,有人提到用普茅调酒的可行性,实际上只会破坏飞天的平衡,不会更好; 生肖茅宣传“小规模调制”,实际区别可以忽略,同年份与普茅无二。
  • 2
    第二点就是固态发酵。 与之对应的大概有三种工艺。 1、全液态发酵法:此方法具备显著优势,包括耗时短、操作简便以及生产效率的卓越性。它采用全生料液态发酵工艺,广泛应用于食用乙醇与医用酒精的生产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酒精的原料同样源自粮食作物,只是以薯类作物为主。 因此,当消费者面对市场上不停宣称“纯粮食”酿造的酒品时,应能自行判断其真实动机。 2、串香法:此方法以食用酒精作为基础酒液,巧妙利用固态发酵过
  • 2
    中国白酒,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历经数千年沉淀,其品种之繁多、风味之独特,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 在白酒的浩瀚星空中,香型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星辰,它不仅定义了白酒的风味特色,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 自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以来,白酒的香型逐渐被细分,至今已形成了十二大主要香型,每一种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一、浓香型:泸香典范,绵甜甘爽 浓香型白酒,又称泸香型,以泸州老窖和五粮液为代表,
  • 0
    众所周知,白酒的主要成分包括酒精和水,这两者通常构成了其总量的98%至99%。 然而,真正决定白酒品质与风格的,却是那些微量的香气和味道呈递的有机化合物,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些物质虽然只占总量的1%至2%。 在微量成分的总体分析中,酯类化合物作为关键的香气贡献者,显著影响着酒体的浓郁香气;有机酸则扮演着酒中主要的风味物质角色;而醇类成分对于塑造酒体风格、增强酒的醇厚与丰满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白酒中蕴含着
  • 0
    现在,人们常误解“勾调”、“勾兑”,因过去山西某些不良商家行为导致的负面印象。 实际上,白酒勾调是酿造过程中的专业技术,涉及将不同风格和质量的酒按比例混合,以实现白酒的平衡与协调。 真正的勾调并非负面概念,而是白酒品质提升和稳定的关键技术。 为何成品酒需要经过勾调过程呢? 原因在于,白酒的酿造过程涉及对微生物的精细控制,即便是极微小的成分变化,都可能对酒体造成显著影响。 由于白酒生产采用开放式操作和兼性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