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布衣列传吧
关注: 1 贴子: 21

中州多才俊,吾辈当自强

  • 目录:
  • 历史人物
  • 0
    周翠英(1933~2022),河南郏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同志,1933年12月20日(农历十一月初四)生于河南省郏县堂街乡王楼村,1947年11月郏县解放,次年高小毕业的她参加革命教育工作。1952年陪其母亲离开郏县奔赴四川省彭水县与其胞弟周畔生团聚。1953年前往彭水县太原乡供销合作社工作。1983年从太原乡供销合作社退休,回到四川省涪陵市(今重庆市涪陵区)与女儿生活。2019年10月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纪念勋章。2022年2月
  • 2
    李绿园(1707-1790),河南宝丰人,名海观,字绿园,号碧圃老人、晚香斋主人。幼年随父耕读二十九岁考中举人,后进京应试均名落孙山,此后留京执教。四十六岁经举荐出任江浙漕运,舟车海内二十余年。六十五岁出任思南府印江县知县。六十八岁回到老家宝丰县宋寨村,开始著述,著有《家训淳言》,《歧路灯》等。
    天宝物丰 12-27
  • 0
    傅振嵩(1881-1953),河南沁阳人,字乾坤,号剑南,傅氏八卦掌创始人。 1881年生于怀庆府沁阳县王曲乡马坡村,自幼喜爱武术。1897年马坡村礼聘太极八卦掌祖师董海川之高徒贾岐山创办武学社,傅振嵩想学武而又无钱交学费,只得每晚到村东大庙武场偷学练武。其顽强好学的精神,感动贾岐山破例收其为徒。1920年傅振嵩从军,1926年调任北平大帅府担任卫队长。1928年南京中央国术馆成立聘其为八卦掌总教师。1929年两广国术馆在广州成立,傅振嵩应
  • 0
    姚雪垠(1910-1999),著名小说家、文学家,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1910年生于邓县九龙乡姚营寨村;1938年28岁的姚雪垠来到武当山地区从事抗战文化宣传活动。在当地一所抗日文化工作讲习班,担任《唯物辩证法》课程老师。每当前方发生战事,姚雪垠都要冲进前线采访,曾经在枪林弹雨中冒死突围八天才赶回均县。1995年,中国作家协会给姚雪垠等抗战时期的老作家颁发了纪念牌,上面镌刻着【以笔为枪,投身抗战】几个字。2019年,姚雪垠长篇小说
  • 0
    徐本善(1860-1932),河南杞县人,号伟樵,道号乾乙真人。徐本善生于清咸丰十年(1860), 幼习儒学,成年后学医练拳,后入武当山紫霄宫出家,为全真龙门派正宗第十五代弟子。1889年以后主持武当山道务,维修宫观,广施布善,受到武当道众和乡民赞扬。1931年春,红三军转入武当山地区,徐本善素仰红军及贺龙军长打土豪、救贫苦之威名,率道众下山迎接,主动腾出紫霄宫父母殿内住房作为红三军司令部,腾出西道院为红三军后方医院。1931年秋
  • 0
    张钟端(1879-1911),字毓厚,别号鸿飞,河南许昌人,1905年赴日留学,加入同盟会,1911年回国后密议开封举义,事泄被捕,被捕审讯期间,张钟端被打得骨碎肉飞,审讯官问张钟端担任何职。张钟端自豪地回答:河南军政府总司令兼参谋长。审讯官又问他同党共有几人。张钟端答:除汉奸外皆我同党。一席话使审讯官瞠目结舌,不知如何是好,最后以聚匪放火的罪名判处他死刑。1911年12月24日,开封市民站立在路旁垂泪为志士送行。11辆囚车缓缓行驶
  • 0
    任芝铭(1869-1969),新蔡人,教育家,河南省最早的同盟会员之一。1869年任芝铭生于河南省新蔡县古吕镇一个贫寒人家,幼年依靠姨母的资助,进入私塾读书,34岁考取举人,此后以教书为业。1905年受聘新蔡县官立高等小学堂校长,1907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曾与阎子固等组织维上军。 民国元年,新蔡士绅学界推荐任芝铭出任县长,任芝铭拒绝,隐身教授,捐产办学,与刘积勋等创办今是学校(今天该校为今是中学)。1928年新蔡县委在今是学
  • 0
    车钺(1871-1907),开封人,辛亥革命志士。早年就读于河南大学堂,创办私立学堂宣传革命,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求学,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6年回国,往江西参加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的反清武装起义,被捕牺牲。
  • 0
    蒋藩(1871-1944),河南商丘人,方志学家。字恢吾、好蓼庵居士,祖籍睢县,后迁杞县,1902年中举。曾任《杞县志》《河阴县志》总纂,1921-1938年任河南通志馆纂修。 在方志学研究上,蒋藩著有《方志浅说》,杞县、河阴县志;另有《河南金石目》《梧栖楼诗文集》等。
  • 0
    陈云路(1880-1945),荥阳人,字子怡,号醉梅轩主人,方志学家、文献学家。曾担任《河阴县志》分修兼总校,河南通志馆协修,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西京筹备委员会考古委员。陈云路著有《西京考古杂记》《西京访古丛稿》《校正两京新记》等。
  • 0
    林伯襄(1878-1956),商城人,教育家,河南大学首任校长。1878年出生于河南省商城县南溪镇吴湾村(今属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南溪镇)。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1903年,林伯襄在林氏十德祠创办了“明强学堂”(也称明强小学),1908年林伯襄从中国公学修学期满返乡,再次任教于明强学堂。1912年4月29日林伯襄与林维镐、王敬芳、王印川等九人联名在《大中华报》发表【筹备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公启】的倡议,同年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立由林伯襄出
  • 0
    许长庆(1868-1927),河南封丘人,清末民初豫剧天兴班当家人。据《中国戏曲志河南卷》记载:清乾隆年间在开封封丘县出现由许氏族人创办的祥符调天兴班。许长庆因在家中排行老六,人称许老六,后来担任班主,并长期主持豫剧天兴班,延聘名师任教,办班八期,培养出演员二百余人,豫剧祥符调名家多出自天兴班。
  • 0
    李元勋(1864-1922)籍贯南召,号午樵,数学家、音韵学家。肄业于宛南书院,1899年开始潜心著述。新文化运动中先后在河南各地中学任教。同时致力于汉语语音系统的沿革,创造出汉语音系统的“代声术”。其著述有《天文勾股》《圆率引》《招差引》《化学周期表》等,“代声术”被罗享田编入《中国音韵学史》;其事迹在《近代教育先进传略》《南阳地区志●人物志》有传略。 注:宛南书院,创建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永乐八年(1410年)南
  • 0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中州布衣列传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