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缘吧
关注: 3,648 贴子: 25,953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 目录:
  • 佛教
  • 0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皮垂帘(即所谓如佛像之目然),则心便沉潜不浮动,亦不生头火。(复沈弥生居士书)
  • 1
    市面上的短视频,视频,有些是错误的地方,不要被那些视频带偏了价值观了。。。一定要有正知正见
  • 6
    为什么你修行许久难以满愿? 第一 《华严经》云:行愿合一 许多师兄日夜诵经持咒,所求婚姻、财富仍未见起色——只因福德种子未种!佛菩萨加持如阳光普照,但若田地无种,阳光再强亦难结果。 那么如何行愿:我认为就是日行一善 在家居士身在尘世,生活节奏相对比较快,常常处于忙碌的状态。要修习善法,可以遵循“日行一善”的原则,其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因此,日行一善是广种福田的非常好方法之一。 “日行一善”的意义就在于积少
  • 4
    各位学佛师兄 你们好 家里有附体 妈妈身上的 不肯走 曾经打过电话给大悲古寺客堂 接待问妈妈也就是附体有什么要求 附体他不吱声 一直不走 不知道想干嘛 曾经说过一辈子要寄住在妈妈身体里 我搞得没办法帮助妈妈 她经常失踪我真的很担心 有人说念佛没有用的 不肯走 很复杂 他躲在妈妈身体里多少年了 我一直不知道 以为是我妈 我也看过附体视频 可怎么也没想到我妈会有 可能也是引导我看的 她现在让我找这两位电话号码 这只有身边人才知道的
    dygddft 4-5
  • 0
    悟无生者,境虽生灭,心无生灭,犹如明镜,来无所粘,去无踪迹。其心之酬境,如镜之现象,绝无一毫执著系恋之思想。然虽于境无心,犹然波腾行海,云布慈门。凡世间纲常伦理,与夫上宏下化之事,必须一一认真实行,虽丧身命,不肯逾越。且莫认作于境无心,便于修持自利利他上宏下化之事,悉皆废弛,则是深著空魔,堕于顽空。由兹拨无因果,肆意冥行,乃成以凡滥圣,坏乱佛法,疑误众生之阿鼻地狱种子矣!此中关系,甚深甚深,光固不
  • 0
    意生身可以隔空移物体吗。
  • 0
    弘一法师说天底下最好的关系是没有关系,从此以后想去终南山过。好好修行
  • 7
    一年前如果跟我说信佛,我感觉天方夜谭! 现在,态度正好相反,这就是所谓的佛门缘吧
    兮兮 3-31
  • 0
    六根不清净就会看到六尘🙏🏻🙏🏻🙏🏻
  • 2
    昨晚做一个梦,梦里我的右胳膊,上面站着一个小人,10厘米高一点。那个人看见我就飞起来在空中打坐,穿着黄色衣服,就是一块普通的黄布,披在身上,就遮住身体左半边,和右半边。肚脐眼胸都漏出来了。肚子特别大,脸也胖。嘴巴微笑着,身上散发着黄色光,特别刺眼。嘴里说着。弟子在紫门山等你。一直重复这句话,身体越来越小,到消失
  • 0
    当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期一心不乱,为决定主宰。于未得一心前,断断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欲见即可顿见,不见亦了无所碍。倘急欲见佛,心念纷飞,欲见佛之念固结胸襟,便成修行大病。久之,则多生怨家,乘此躁妄情想,现作佛身,企报宿怨。自己心无正见,全体是魔气分,一见便生欢喜。从兹魔入心腑,著魔发狂,虽有活佛,亦末如之何①矣。但能一心,何须预计见佛与否?一心之后,自知臧否②。不见固
  • 0
  • 0
    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食麦之力,大于米力,不止数倍。光吃了面食,则精神健旺,气力充足,音声高大。米则只可饱腹,无此效力。麦比参力,尚高数倍。大磨麻油,亦补人。小磨麻油,以炒焦枯了,力道退半。人但知香,实则是焦味耳。〖黄豆豆油补料最多。宜常服之。见续编复鲍衡士书。〗莲子、桂圆、红枣、芡实、薏米,皆可滋补。岂必须血肉,方能滋补乎。总之皆不如麦之力大。(三)复蔡契诚书
  • 1
    晚上九点左右将迎来难得一遇的七星连珠的殊胜时刻,七星连珠平均77年出现一次,这次是300年来排列精准度最高的一次。 那个时间段里宇宙能量汇集,这股能量将会给人和事带来巨大的转折和变革,会出现龙年和蛇年更替的“龙蛇之变”的局面,当然也包括东方出“圣人”之吉兆。 我们人体作为小宇宙,如何向大宇宙借能量或者是与大宇宙同频相应呢? 水星、金星、天王星、火星、木星、海王星、土星对应我们中脉的七轮,金木水火土星对应我们
    Mrweett 3-14
  • 0
    我们这里有很多女孩子在谈恋爱的时候,就把她的 男朋友捧到天上,一旦你对他稍微有点冷了,他马上会感 到非常的冷,所以他会离你而去。师父讲的这些,都是你 们应该接受的教训。师父教你们,对人家好,温度要慢慢 地加上去。我今天五十度了,五十一度,他每天都会感觉 非常的温暖,五十二度了,他又感觉很温暖。现在很多人 做生意也好,交朋友也好,一下子恨不得把什么都给人家, 温度升到八十度,然后升到九十度,接着你还升得上去
    朝阳59 3-11
  • 0
    《僧伽吒经》:“善男子,若有闻此法门者,所得寿命满八十劫,何况书写读诵之者!一切勇,若有人以净信心读诵此法门,福多于前。九十五劫自识宿命,六万劫中为转轮王。于现在世,人所敬重,刀不能害,毒不能伤,妖蛊不中。临命终时,得见九十五亿诸佛,安慰之言:‘汝莫怖畏!汝在世时闻《僧伽吒法门》。’九十五亿佛,各将其人,至其世界。一切勇,况复有人得具足闻如是法门!” 《僧伽吒经》:若有书此法门一四句偈,彼过九十五
  • 5
    各位善缘吉祥,我是释真君师父,现寺里需要一些佛经和善书,望大家能参与助印,有经书的也可以邮寄过来 可以百度搜索“释真君”找到师父 释真君 合十
    pb3v9s 3-5
  • 0
    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倘汝心不至诚,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则汝之心,全体堕于黑暗之中,故致魔鬼搅扰。汝宜于念佛毕回向时,为宿世一切怨家回向,令彼各沾汝念佛利益,超生善道。此外概不理会,彼作声,也不理会作怕怖,不作声,也不理会作欢喜。但至诚恳切念,自然业障消,而福慧俱皆增长矣。看经典切不可照今人读书之毫不恭敬,必须如佛祖圣贤降临一般,方有实益,汝果能如是,则心
  • 0
    @所有人师兄们,二月二,龙抬头,师兄们可以用糯米,绿豆糕,蛋糕,冬桃等这些供龙,听说龙族喜欢这个(这是比较靠谱的说法),今天可以做龙供,用普敬法师的仪轨。 龙供对食子要求比较高,但是清福家的药供粉,就可以做的 今天还可以投龙珠,龙王坛城,这些都是真的有用的,对龙族很有用。有条件的师兄今天做起来啊
  • 0
    《金光明最胜王经》: 佛告四天王:“是香光明,非但至此宫殿变成香盖,放大光明。由彼人王手擎香炉,烧众名香供养经时,其香烟气于一念顷,遍至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百亿妙高山王、百亿四洲,于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天、龙、药叉、健闼婆、阿苏罗、揭路荼、紧那罗、莫呼洛伽宫殿之所,于虚空中充满而住。种种香烟变成云盖,其盖金色普照天宫。如是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种种香云香盖,皆是《金光明最胜王经》威神之力。是诸人王,
    园林888 2-28
  • 0
    有哪位同修认识佛家修行者,很厉害的修行者或者是能预知未来的师父,推荐一下!
  • 0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元音老人文集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8XpuMaryM13nWRBKrcFOow?pwd=1234 提取码:1234
  • 0
    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 菩萨念佛圆通章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
  • 1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㝹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
  • 6
    1.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2.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两个我,一个消极的我,一个积极的我。当出现消极的我时,一定要尽快调整到积极的我。 3.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斤斤计较;大气象者,不讲排场;讲大排场者,露小气象。大才朴实无华,小才华而不实;大成者谦逊平和,小成者不可一世。真正优雅的,必定有包容万物、宽待众生的胸怀;真正高贵的,面对
  • 0
    一刹那即能成佛之捷径诵诸佛名号故清净罪障 ——诸佛名号念诵次第 白玛邓灯尊者 造 为了遍虚空的众生而皈依具九传承上师以及四、六续部坛城本尊、母续空行海。(念诵一遍的功德,若有形象尽虚空亦不能容纳) 南无顶礼、供养、出有坏应供正等觉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等贤劫千佛之父母儿眷属。(念诵一遍与诸佛的智慧无二无别,并与念诵八万四千法门的功德等同) 南无百个俱胝恒河沙
  • 0
    接手书,不胜欣慰。自省如此,于当今之世,实不多得。果能直进不退,则令严之薪传,孔孟之薪传,佛祖之薪传,俱可亲得而实证矣。然于甘脆肥浓,不能放下,若约儒理论,尚无大紧要,若约佛理论,则便是行恶,非止意恶也。民国十年,光至南京,魏梅荪(系翰林,时年六十)谓光曰,佛法某也相信,佛也肯念,师之文钞也看过,就是吃不来素。光谓,富贵人习气难忘,君欲吃素,祈熟读光文钞中南浔放生池疏,当数数读,自不能吃肉食矣。此
  • 0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欲令全备,非世法佛法一肩担荷不可。世法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法必须戒杀护生,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以此自行,复以化他。必使内而家庭,外而社会,一切同人,同修此法,以期现生即了生死。佛法法门无量。所有一切法门,同须断尽烦惑,方可了生脱死,烦惑若有丝毫未尽,仍然莫出轮回。唯念佛一法,全仗佛力。若具真信切愿,决定可以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较彼一切法门,其难易相差,
  • 0
    问:拜佛可转化业力,转化了的业力会在以后显现吗?还是转轻或消失? 答: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这是理上推理,哦,理上推理。业力转化,你不知道,你用大脑推理,所以会产生说那是真的转,因为是转,就是没有把它消灭掉,这个在法界中是告诉你把那时间调整一下。 我举个例子,一个人上辈子造了业,下辈子来,就这辈子了,三十岁要给车子撞死,那么你现在呢开始修行,三十岁撞死叫横死,对不对?啊,你三十岁还没死,到九十岁还是被撞
  • 0
    我们都知道有一天死亡会来临,但是在相续中没有生起死期不定的观念。死亡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面对死亡的时候,真的非常可怕啊!那时只能靠善根,没有其他任何办法。所以现在就要分秒必争、全力以赴地积累善根,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竭尽全力地去了缘、了债。 我们该了的缘一定要了完,该还的债一定要还清,否则无法了脱生死之苦,无法了脱轮回,无法了脱痛苦和烦恼。那么怎样才能了缘了债呢?就是对家亲眷属等有缘众生要真心地对待
  • 0
    照顾小孩真的不容易,一个人要健康成长真的不容易,尤其女孩子吧,感觉要想健康成长至少要从小盯到小学毕业。而大多时候大人不可能一直盯着,然后就出现桩桩悲剧。2个侄女老是爱乱跑,我偶尔照看,真的累,真的气愤,叫呆在家里不肯,或者想出去买东西吃或者想找人玩,而我又不爱出门…叫她们不要出去不听老跑时,愤怒地想着…感觉不要生小孩最好了,是要说人身难得,没有人身怎么学佛闻听佛法吧,可是我真的是烦像那种情况
  • 1
    枪决死刑犯的人会下地狱吗
  • 0
    人活在世界上,不管做什么事情,退一步会给自己留下很多的余地。话不要讲死,事情不要做绝,以宽厚的态度待人接物,才是一个有感恩心的人。很多女士为了一个家付出了所有的青春和一切,很多男士为了这个家也付出了所有的一切,相互爱护、相互尊敬,那就是平等心。希望所有学佛人要懂得爱护别人,珍惜自己身边还能留下来的人,这是你多少世结的善缘!布里斯本・开示 20190608
    朝阳59 2-1
  • 0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元音老人文集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8XpuMaryM13nWRBKrcFOow?pwd=1234 提取码:1234 复制这段内容打开「百度网盘APP 即可获取」
  • 1
     一切凡夫,具有二病。一则狂妄,二则愚痴。狂妄者,谓我本是佛,何须念佛。心净则土净,何须求生净土。此系执理而废事。其弊至拨无因果,坏乱佛法,疑误众生。此人必堕阿鼻地狱,永无出期。以善因而招恶果,诚可怜悯。愚痴者,谓我系凡夫,何敢妄想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不知自己一念心性,与佛无二无别。但以烦恼惑业障蔽,故令即心本具之佛性功德,不能显现。譬如大宝铜镜,经劫蒙尘。智者知是宝镜,愚人认做废物。佛悯众生迷昧
  • 0
    所以孔老夫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实际上他的意思就是叫你没有礼貌的东西不要去看。网上那些东西有礼貌吗?穿得那个样子,做的那些畜生事情。在农村,你就去看看那些动物好了,人怎么可以做这种事情?脱得净光光多恶心啊!你现在走得出去吗?这种东西不是人了,只有动物才不穿衣服。人,“遮羞遮羞”,就是人身上有非常不应该暴露的地方,你必须要遮起来,遮羞布人家还弄一块呢,现在能露的都露了。这些
    朝阳59 1-28
  • 11
    我是男性,希望自己是漂亮女性,怎样做才能来世如愿?
  • 0
    印光大师: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已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叫它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矜自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
  • 2
    33.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识,断断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寝处。任彼如何坐卧,只可顺彼之势,不可稍有移动。亦不可对之生悲感相,或至哭泣。 34.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火烧,无可救援之想,及将死将堕地狱之想,则心自归一,无须另求妙法。
  • 1
      末世众生,欲了生死,非仗佛力,决难如愿。至于各宗法门,俱应研究。而智识浅鲜,世务纷繁之人,何能兼顾。欲学余宗,必须净土已得大通,了无疑惑,方可。若净宗不通,一学余宗,稍有所得,便将净土置之度外。将来所得之益,只可作未来得度之因,决不能即生便出生死也。汝于净土,尚未知门径,何得便欲学唯识。今之学佛者,多半皆属好高务胜,欲于大众前作通家,并非为了生死以学佛也。汝欲学佛,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2

会员: 善来

目录: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