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南无观世音菩萨吧
关注: 67 贴子: 1,101

  • 目录:
  • 佛教
  • 10
    三界是道场,可视为无所趣也。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要把三界看成是道场,看成清净之地,成为心中的道场,心不投入其中,不把三界当成心中喜欢的地方,你心中就有道场了。
    静与醒LL 07:32
  • 1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因又邪道入群,故说。 诸佛世尊入世度人,均如是说,如是慈悲,如是开导六道苦难大众。 善知识,佛法入门有三段次,一者罪中遇佛菩萨慈悲施舍,带罪带业渐渐生信,二者,于罪业中步步精进于戒,勇猛精进;三者,灭除罪业最后被救。念佛者,带业念佛,求去极乐,最后能在自己愿于往生中,获佛导引,舍弃罪业,获得生于极乐。参禅者,能于禅那获灭罪报,得大信心,获得果位。密行者能于精进勇猛中,舍弃罪业获
  • 1
    谛深大师开示:父母儿女善恶缘分 坐下弟子:所谓六道轮回苦,是指生老病死。所谓善恶,是众生自利依止分别称谓,实则无善恶。是故,生死乃苦道过程不以善恶分别,但因缘有善恶,善恶乃分辨。如来说善,是因众生因其利而依称善,实则非善亦非恶。生儿育女为众生因缘延续,相对父母自身上世或累世福报罪苦种子成就福利缘分,种种共业因缘成本世父子儿女等报。以生儿育女说善恶者,乃邪道为乱佛法实相因缘说,立此论者有如下报:一体
  • 1
    群中有人问:清明节和十月一大众祭祀亡灵的节日应如何做。师父开示下: 坐下弟子及声闻众,佛门无生死,因缘果报之相表有生死。若人不皈依三宝获修行果位,则不能于生死问题有知有解。 善知识,因缘果报有共业缘分,不共业缘分,和延续缘分,果报又有转缘为生之缘。其中延续缘分为生缘之加持缘分。譬如:有人死后转世为人,有亲人因善软心,孝敬心,慈悲心与其转世结处,行善祭奠,善祝愿,善追思,能令其转世因缘获得善加持。使其
  • 1
    谛深佛开示:怎样放生入法 今天智依因群中佛友问怎样放生入法,短信请法。师父开示如下:各位善缘信众及坐下弟子,所谓放生顾名思义,乃将行将断命罪者令其脱罪逃命。如若其未脱罪汝等令其逃命,恰如恶狼伤人汝令放之,此称共业。若要入法放生:一者须断其罪业,二者过罪不究,三者令其有悟,知恩感佛。若不能做到是三者,均为共业。善者,若汝等未能知晓罪孽众生之所以遭杀报显前,乃有惑于法,是故须当知晓断命罪众之因。善知识,
    ZM林 4-4
  • 0
    圣经上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经上又说,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你我皆是罪人,耶稣基督十字架上舍命流血代替了你我的罪,只有认识信靠主耶稣,才能与上帝和好,恢复祂起初造我们的美好关系,灵魂得着永恒的生命。盼望你也能得着这份新生命!耶稣爱你!如果人拒绝主耶稣,末日审判的判决就是「离开上帝。地狱就是与上帝永远隔绝的地方。人若离开上帝,只能和魔鬼、邪
  • 1
    师父于美国旧金山遇归依所谓密宗之魔法女以许愿义,作如下开示: 善知识,恶求恶应、善求善应、妄求妄应、种种求种种应,是称有求必应! 所谓许愿,许恶得恶、许善得善,乃至种种,以心应之,现实报之,罪恶世界许恶之报,是称许愿! 善知识,六道五浊是以成之! 是故,善知识,种种心生,种种法生;种种法生,种种心生,世界轮转如是!2014/9/27
  • 1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近几日吾坐下居士弟子已成立了诸多共同结伴修行群,这是佛门一大幸事!因在家居士戒律难持或不能持故,如何共修结道,汝等当知! 善知识,因地之修行第一应有修行智慧! 所谓修行智慧: 一要自知!自知即明白自己所依、所修、所行、所障、所得、所坏后,由是所证佛法当得段要!修行者若不自知,称门外汉不能入修行门! 二要知共修者之证、之得,多行学习,以他人之证、之得寻自己之坏法处,一切入门者皆以是
    ZM林 4-3
  • 0
    放学回到家的女儿像只活泼的小燕子,今天的试卷又得了满分,按照我俩的约定是要奖励她的。 她说太想吃山竹了,一想到山竹的味道口水都流出来了。 “妈妈能买五个山竹吗?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和我一人一个。”女儿的孝顺很让我欣慰。 我们拉着手一路说笑到了水果摊,五个山竹二十元钱。女儿小手捧着山竹笑的灿烂。我能明显的看到她偷偷的咽了一下口水。 “小姑娘,刚挖的蛤蜊,可鲜了,这一盆二十元,便宜卖喽,让你妈给你回家做
    妙音果 4-2
  • 1
    又称:如何因地修行 坐下弟子及声闻众,所谓在家修者,因于因缘果报中不具足出家因缘,称为难舍业,所谓难舍业而又有心皈依佛法僧,能皈依者,称为因地修行者。 所谓因地修行有诸多种类,只以戒相分之。其中不持戒僧,亦为因地修道。 今者汝等有问,实在难得,当为汝说。 善者,因地修行当于莫断佛号,莫断禅悟,莫断咒禁持大信心中,先修一戒、二戒、三、四、五戒之行,后必渐渐于轮转,罪灭获出离。 诸佛于因地,多于先生信,后持
  • 0
    谛深佛开示:僧衣 衣服不是根本,和尚是根本! 师父身上穿的衣服,全是我们这些弟子供养的。师父说,衣服不是根本,和尚是根本!所谓僧衣,就是僧人穿的衣服,没有特别规定。庙里的僧人,依制穿特定的衣服,称为制衣。什么是制衣?师父讲,就象警察局里的人上班穿制服一样,便衣警察身份就是警察,只是没穿制服罢了。另外,人假不了,但衣服是能假了的。师父是个独行僧,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是众生供养了他就用。须弥山佛国网,2013/0
  • 1
    善知识,若有人因罪苦难耐求佛菩萨哀佑,称为求佛。 善知识,虽诸佛菩萨慈悲,为不令一众生堕落故,有求必应,故为众荷担其所求罪苦,然受罪之众多因罪孽深重故心行反复,是故我今做求佛略说,以助缘分大众获佛护佑。 善知识,如若求佛,得佛护佑,当忏悔所行罪孽心生归佛之心,否则,所得之报累劫难出。如何报之听我细说。 若有人因罪苦故求佛,得成之后,却自行怀疑,疑惑之后狂妄以为乃自己之能、之为所得回报,此称欺佛重罪。欺
  • 2
    阿尔卑斯两首 惊溪游走大山寻美境,忽闻渐近有雷声;转身即有双溪汇,条条皆为江河兵! 雀山维也纳南有雀山,乌乌泱泱扯云天;声杂如潮伴日落,月下夜莺弹弧弦!谛深佛2025,3,27
  • 0
    俗话说,媳妇不是闺女,婆婆不是娘。可我总是有一颗痴心:想要婆婆做娘。 记得三十年前刚结婚那会,回婆家一次,就像走亲戚一样,客客气气的,日子久了慢慢融入那个家庭,我很想把婆婆当娘,因为我的母亲不在人世间了,自己从内心讲想让婆婆像娘那样疼我。 我呢,也尽全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下山挑水,拉风箱做饭,也下地干农活。有一次,下地收玉米回来,婆婆做了两碗面条,我和丈夫一人一碗,我的碗里面条上面有一个荷包蛋
    妙音果 3-31
  • 1
    坐下弟子,六道之中,众生之类,所谓食者有多种,大体分为:一者思食,二者闻食,三者制食,四者想食,五者时食,六者段食,七者不休食,八者道食等。 人道食者因身体以昼行夜伏为体相,是故多以体用、体能为食之相分,是种食相为制食与时食,所谓制食,多以体内种种液分为食制,是故称制食。 按制食,人一日约晨为旺用,午为中用,晚为衰用。何为衰用,人体器官晚用者,如同器之欲碎而用之,是故称衰。而恶鬼畜牲则诸多夜为旺用,
  • 1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金刚经云,所谓佛说功德,以功德无故,佛说是功德多。佛何故如是说之,因所谓功德,实则为业缘根本,何故为业缘根本,因众生赞叹而称业缘根本。何故众生赞叹,为业缘根本,因众生本自诸业所生,攀缘心相,其所有执见皆为业思、业想、业应之思、业应之想所成之。是故,佛说不住相布施称功德多,佛说功德无故,称功德多等。 所谓福德,以众生因修道故,得之业报之相。譬如:科学发展之道,能令罪孽众生获共业
  • 2
    坐下弟子众,善才大智慧,53参学,获得十地果,何故53,因其有习业,与佛不笃信,是故53参。 各位善知识,学佛之机缘,今者谛深说,修道之参学,并非单佛主,众生业亦主,是故修道人,须得参悟入。若汝罪孽重,执见道理深,按汝执见度,衡量遇之师,入汝执见者,汝之为认可,称其称师职,其实汝共业,因为汝之业,不认佛为师。善才亦如是,譬如汝之痴,蚂蚁为导师,汝须累劫修,拜尽蚂蚁王,亦不入佛门,更无成佛道,何止53,即使师无
    ZM林 3-30
  • 1
    谛深大师开示:什么是大供养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所谓供养者信心为根本,若无信心者不有其供养。无有信心施,称之为布施。信心大小、信心多少为供养之缘。若遇佛住世,有大信心者,若行大供养,必获大成就。若遇魔住世,有大信心者,若行大供养,必成大业障,必入堕落道。所谓大供养,信心无瑕疵,以命为其相。海中小龙女,龙珠乃其命,供于无上尊,转瞬得成佛。又如药王圣,为表信心足,以身为灯心,燃之获成道。若遇魔坐下,
  • 2
    坐下弟子,今天是观音菩萨出家日,大众多认为出家就舍弃眷属入佛门修道这么简单。其实,出家的因缘是佛法三藏十二部的究竟处、缘起处与成道处。 我先讲为什么要出家。 五浊恶世之六道之中,人之烦恼有种种,譬如有人惹你、骂你、侮辱你、奴役你等,你也会在此污泥浊水中行惹人恼人烦恼人等之恶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就叫众生之间的缘分,这个缘分的表现是什么?这个缘分的表现就是你的生活,这个缘分也是你的家庭眷属住的地方,
    ZM林 3-29
  • 1
    若不知对错 ,念咒用心,自会获得,获得后便知是对是错。菩萨不闻,五台山某住持之公案? 一日某来自安徽灾区逃荒妇女来到寺院门口讨饭,一僧人应之,看到这个乞丐怀抱一婴儿,手牵一少儿甚是可怜,便给了她一兜干粮,乞讨妇女甚是感激。僧人嘱咐妇女说:回去念一个咒子,会有大福。因为该僧人刚出家不久,自己本身半斤八两,将咒子里的吽字,教成牛字了。 过了近30年,这个僧人已经做了方丈,但始终未得开悟,文殊菩萨慈悲他,便梦
  • 1
    昨日,因有邪道入群诽谤师父,弟子犯嗔戒,并向师父请法,问:如何持不嗔戒。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 1、此问正分:佛制戒律中诸戒皆有戒根,若不知戒根,则如出兵讨贼却不知贼在何处,抓药治病,却不知病之所因。 所谓嗔者,乃立相不受之相,细分辨之,乃与愿或求;做或应等有违或杀等等之逆反之像、之心之应相。此乃嗔恨之根。 如何能于所遭显前业报不生嗔恨,当于此根处下手,方直无不嗔而获此戒清净。 如何于此嗔根下手,令嗔
  • 0
    娑婆世界有几座鸡足山戒师 2025年03月27日 05:00 辽宁 听全文师父于12月24日便访鸡足山,26日因寂光寺主持演尘法师问所说。 谛深大师开示: 云南鸡足山,就是佛授记的鸡足山。据佛经记载,迦叶菩萨所住鸡足山在印度,并为此导致史学界、经学界及广大僧众对云南鸡足山的真伪产生了争论,众多僧人已经记为准,认为云南鸡足山不是佛授记的鸡足山,因此不是迦叶菩萨所住道场。并非如此!第一,疑惑来自自心。这是佛法所要破的根本障碍,任何修
    灵光5377 3-27
  • 0
    佛法末世持戒僧勿忧勿虑 谛深大师开示:善知识及出家僧众:佛法末世,诸魔兴起,出家为道甚为艰难,若有人为求出离六道出家为僧尼,能于寺院受种种磨难,执信不变修佛戒律者,勿忧勿虑,吾谛深为之赞叹,吾为汝等做末世舟乘,令汝等当机有出。善知识,若遇罪众搅闹欺侮于汝等,于汝等殿堂诵戒之后,称谛深救吾,静坐片刻,不生嗔恨,吾随时能勤力助救。若因汝等有尘世罪孽,不能直解汝等之险,联系吾坐下法子法孙,可住吾坐下寺院
    灵光5377 3-26
  • 0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我说魔道,是指佛门障碍道,若不为障碍,不成魔道!所谓佛门障碍之道,是指有法能令人以为是,而入道成就魔道! 善知识,一切法皆因法相故,能成魔道!是故,不应着法相;因非法相自本为障碍,是故不应着非法相!是故,善知识,若有人自不明了,与人示法,其本于法中依法广说,是人则为波旬之身!如是成就魔王之身!若有人知法神奇、于中获法,以法为得,广示于人,法成障碍,是人乃成就法王波旬身!若有
  • 1
    谛深大师开示:妙湛寺建设不会雇佣工程队! 座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妙湛寺各个正体殿寮建设,均将责成我坐下弟子与戒中僧人建设,其余不结非信缘分,令佛法灭! 善知识,寺院建设若有人不信、不敬、以罪孽眼、罪孽心参与,当知是人即坏佛缘,必于未来世假佛门福报,破坏佛法,断大众出离苦海种子!譬如:魔王波旬,福报甚大,能于佛前成罪障碍,只因其于法缘佛住世时,其受雇道昌法师,建设山既寺,释迦牟尼因地修行名曰意决,入
    ZM林 3-26
  • 2
    坐下弟子及声闻众,金刚经云,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吾皆令其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所以者何? 众生之类缘于众业虚妄,众业之类缘于分别虚妄,分别虚妄缘于六根虚妄,六根虚妄缘于六尘虚妄,六尘虚妄缘于明暗生眼识,缘于明暗分别生动静虚妄,动静虚妄生耳识,生通赛虚妄,通赛虚妄生身识,于身识虚妄生鼻识与舌识,身识造业生身体。意识缘于妄明,生眼耳鼻舌身,为眼耳鼻舌身所用,以是缘分成就众生,又称业
    ZM林 3-26
  • 1
    坐下弟子,十方佛住世,十方佛弟子,皆如是做,如是清净。 释迦牟尼佛,说法花经时,有500比丘比丘尼及长者等因罪孽深重故退场,此是正法时,又有佛住世,比丘等众还是佛弟子,尚且因罪孽深重故不能听如是等法,何况罪孽众生及外道典集。 是故善知识,汝等慈悲心,布施佛甘露,莫思众生恶,莫嫌外道痴,莫嗔邪道罪,当知是等众,有缘于善法,只是罪深重,于心有障碍,难于与救拔,自认罪孽理,不能信佛法,如是之缘分,即使已出家,
  • 2
    坐下弟子及善知识,譬如有人得有重病,需微量蛇毒枇毒入甘露丸为药方能治愈,若有人以毒为食,即刻夺命。 善知识,救度罪孽深重之人亦复如是,世间情感乃修行剧毒之障,但对罪孽深重之人有度允之,则可令其入菩提场,最后得救。若有人以地藏救母之情感为依以为修行即刻断灭佛种。 是故,善知识,入门修道当以佛为师、以戒为师,莫自行主张。2014,10,16。
    ZM林 3-24
  • 2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 汝等入佛门皆为得佛道,得佛道之为,称为修行。 如何修行是佛门未成者朝思暮想之最事。是故,今日为汝等大德讲修行之要。善听,当机思念之。 善知识,诸佛不欺诳,诸佛所说皆为实相,既是实相,则必步步有证。汝等如若读了如海经典,你拜了诸多所谓的大师,你修了诸多道,入了名僧大德的法门,却在其中没有证得,只满脑子的法、满脑子的执见、满脑子的论断等,若人说东,汝立知东,若人说西,汝立知西,凡说
    ZM林 3-24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