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以后我觉着以后都不想嫁人了
一、婚礼结构: 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
二、完整的婚礼仪节:
婚前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正婚礼【亲迎→妇至成礼→合卺→餕余设袵】
婚后礼(成妇礼)【妇见舅姑→舅姑醴妇→妇馈舅姑】
三书:后世谈婚论嫁,“六礼”常常和“三书”一起搭配出现,“三书”非周制昏
礼的内容:
聘书:即订亲之书,男女双方缔造。纳吉(过文定)时用。礼书:即过礼之书,是
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信(过大礼)时用迎亲书:即迎娶新娘
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三、婚前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1、纳采 即求婚 纳采即议婚,男方派人上女家求婚。采用雁作为贽见礼物。
以雁为礼有三种象征意义:
(1) 雁为候鸟,秋天往南飞,春天北归,来去有时,从不失时节,用雁来象征男
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
(2)雁为随阳之物,大雁行止有序,雁群在迁徙飞行时成行成列,领头的是强壮之
雁,而幼及弱者追随其后,从不逾越。将这个原则用于嫁娶,长幼循序而行,不越
序成婚。
(3) 雁雌雄一配而终,象征忠贞和白头偕老 (后来有所发展,也用羔羊、白鹅、
合欢、胶漆等作为贽礼的)
2、 问名 即订婚 男家征求女家同意后,这时接着进行问名之仪节,以便
回来后占卜成婚与否、吉凶如何。问名一般是女子姓名、排行、出生年月日及时辰
等,发展到后世,称换庚帖。这一过程就是所谓的订婚。古语“男子称名,女子称
字”,女子的名是不能轻易示人的。问名的意义可见非同小可了。
3、纳吉—即合婚 问名的目的,是为纳吉作准备。《仪礼.士昏礼》载:归卜于
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就是说,男方问名后,以龟甲来占卜男女双方生辰八
字,若得到吉兆,将占卜吉利的结果,派使者带着雁到女方家报喜,后世称为订盟
,仪式如同纳采。纳吉之后,婚姻就算正式确定。后来民间把纳吉改叫合婚了。就
是把男女双方的生肖及生辰八字合一下,看生肖是否相克,八字是否相配。纳吉和
纳采一样,也用雁。
4、 纳征 纳征礼往往是婚姻六礼的关键,《仪礼.士昏礼》载:“征,成也,
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意即派遣者纳送聘财以成婚礼,故称完聘、大聘或过大礼
。纳征以后,婚姻进入正式准备阶段。
周朝聘礼“凡嫁女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士大夫以玄纁束帛,天子加
以毂圭,诸侯加以大璋”。周制昏礼的聘礼取其象征意义,不像后世那样看重经济
价值。币,意为彩色丝,后世所谓的“彩礼”就源于这个典故。可见先秦的彩礼是
很简单的,士大夫仅仅只用不过五两彩丝加上一对鹿皮。但到了后世,彩礼的内涵
就要实际多了,还包括饰物、绸缎、牲畜或现金等物。聘礼开始成了地位拼比的物

一、婚礼结构: 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
二、完整的婚礼仪节:
婚前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正婚礼【亲迎→妇至成礼→合卺→餕余设袵】
婚后礼(成妇礼)【妇见舅姑→舅姑醴妇→妇馈舅姑】
三书:后世谈婚论嫁,“六礼”常常和“三书”一起搭配出现,“三书”非周制昏
礼的内容:
聘书:即订亲之书,男女双方缔造。纳吉(过文定)时用。礼书:即过礼之书,是
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信(过大礼)时用迎亲书:即迎娶新娘
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三、婚前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1、纳采 即求婚 纳采即议婚,男方派人上女家求婚。采用雁作为贽见礼物。
以雁为礼有三种象征意义:
(1) 雁为候鸟,秋天往南飞,春天北归,来去有时,从不失时节,用雁来象征男
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
(2)雁为随阳之物,大雁行止有序,雁群在迁徙飞行时成行成列,领头的是强壮之
雁,而幼及弱者追随其后,从不逾越。将这个原则用于嫁娶,长幼循序而行,不越
序成婚。
(3) 雁雌雄一配而终,象征忠贞和白头偕老 (后来有所发展,也用羔羊、白鹅、
合欢、胶漆等作为贽礼的)
2、 问名 即订婚 男家征求女家同意后,这时接着进行问名之仪节,以便
回来后占卜成婚与否、吉凶如何。问名一般是女子姓名、排行、出生年月日及时辰
等,发展到后世,称换庚帖。这一过程就是所谓的订婚。古语“男子称名,女子称
字”,女子的名是不能轻易示人的。问名的意义可见非同小可了。
3、纳吉—即合婚 问名的目的,是为纳吉作准备。《仪礼.士昏礼》载:归卜于
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就是说,男方问名后,以龟甲来占卜男女双方生辰八
字,若得到吉兆,将占卜吉利的结果,派使者带着雁到女方家报喜,后世称为订盟
,仪式如同纳采。纳吉之后,婚姻就算正式确定。后来民间把纳吉改叫合婚了。就
是把男女双方的生肖及生辰八字合一下,看生肖是否相克,八字是否相配。纳吉和
纳采一样,也用雁。
4、 纳征 纳征礼往往是婚姻六礼的关键,《仪礼.士昏礼》载:“征,成也,
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意即派遣者纳送聘财以成婚礼,故称完聘、大聘或过大礼
。纳征以后,婚姻进入正式准备阶段。
周朝聘礼“凡嫁女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士大夫以玄纁束帛,天子加
以毂圭,诸侯加以大璋”。周制昏礼的聘礼取其象征意义,不像后世那样看重经济
价值。币,意为彩色丝,后世所谓的“彩礼”就源于这个典故。可见先秦的彩礼是
很简单的,士大夫仅仅只用不过五两彩丝加上一对鹿皮。但到了后世,彩礼的内涵
就要实际多了,还包括饰物、绸缎、牲畜或现金等物。聘礼开始成了地位拼比的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