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吕蒙吧看到的:
三国时期,因为防御多为皮甲或鱼鳞铠,所以,箭矢多用青铜制造,也有铁制或钢制,但后者数量特别少,主要就是因为青铜制造工艺相当成熟,而且成本也低,适合大量使用。
当时一壶箭矢有50支,一般士卒作战携带两壶,也就是一个弓箭手需要一百支箭。这样,《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十万支箭,不过是一千士卒的配置而已,对于大规模战争,真可谓杯水车薪。
再者,东吴的五楼船最多可载3000人(?!数据看起来很奇怪)。如果3000人的数字准确,这十万支箭还不够装备一艘船的。无论如何,罗灌水虽然没有互联网八卦群,但随便找只箭掂掂重量,就可以大致推测出一个弓兵可以背多少箭。犯这种常识性错误,可见此人小白到什么地步。
http://tieba.baidu.com/p/864260128?p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