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枪吧 关注:22,653贴子:146,658

《手臂录》-明 吴殳 ,校对注解,不定时更新,不忍诸位被诱于花假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手臂录自序
用兵以戚南门之旗鼓为初门,孙武子之虚实为极致,击刺抑末矣。然不能此末艺,则不敢身至阵前,无以定将士勇怯,而行不逾时之赏罚,人无畏心,战何能胜?况又平日所用教师,多被诱于花假,以误士卒乎!
虽然,殳何人而敢言此。唯以壮年所广集,汇为一编,以定其邪正浅深,贻之子孙而已。余所得者,有石家枪,敬岩也;峨嵋枪,程真如也;杨家枪,沙家枪,马家枪,其人不可考;少林枪,余得者洪转之法;汊口枪,则程冲斗也,有《耕余剩技》,《少林阐宗》,《长枪法选》诸书刊印行世。此七家者,其法具存。余若金家枪,拒马枪,大宁笔枪,尚有十余家,名存而无徒,书又不传,无可考据。应由技术浅小,虽取名一时,不足以久传故也。
********************************************************************************
用兵是以戚继光的旗鼓号令为入门,以孙武的虚实结合为极致,击打刺杀是排在后面的末艺。但是如果不会这种末艺,就不敢以身凌阵,也没办法定夺士兵的勇武还是怯懦,也就不知道怎么赏罚,人如果没有勇气,作战的时候怎么能取胜呢,况且平常的教师,多数教的都是花假的技能,这不是耽误了士兵吗!
我吴殳是什么人,敢说这样的话。我只是以壮年时候广泛收集,把这些收集到的编成一本书,来定枪法学习的正还是邪,认识的浅还是深,让子孙得到这些恩惠。我所学习到的,有石家枪,是石敬岩传我的;峨嵋枪,是程真如传的;杨家枪,沙家枪,马家枪,是谁的已经无法考证了;少林枪,是少林僧洪转教的;汊口枪,则是程冲斗的,他写有《耕余剩技》,《少林阐宗》,《长枪法选》这些书印刷并且流行于当下。这七家枪法,技巧都还存在。其他的金家枪,拒马枪,大宁笔枪,还有十余家,只有个名字又没有徒弟,又没有书,没办法考证,应该是技术比较浅或者少,虽然只是一时取了个名,但是不足以长久流传。



IP属地:广西1楼2012-01-27 16:29回复
    今就七家言之,真如一门而入,一师而成,一于纯者也。敬岩遍历诸家,年将四十,始遇德长,重下本源工夫,而得返正,及乎晚年,棍棒刀牌,皆成枪法,化杂以为纯者也。二师身二而法则一也。沙家杆子长软,别为一门。杨家器在长短间用之,亦兼取长短之法。此三家皆不杂棍法。马家以杨家为根本,而兼用棍法;少林全不知枪,竟以其棍为枪,故马家法去棍尤有枪,少林去棍则无棍也,然少林尚刚柔并济,不至以力降人,冲斗止学少林之法,去柔存刚,几同牛斗。而今世冲斗之传,江南最盛,少林犹不可得,况其上焉者乎?
    总而论之,峨嵋之法,既精既极,非血气之士,日月之工所能学。沙家,杨家传为战阵而设,马家,少林,冲斗其用于战阵,皆制胜之具,惟江湖游食者不可用耳。钟王之手,亲笔以成字者,端毫也。为毳,为茼,为胶,为管,皆所以成此者也。善将将之君,敌忾以奏功者,击刺也,为旗鼓,为队伍,为虚实,皆所成此者也。闻击刺而小之者,在武乡,谢艾,韦睿,余乃心服。取子桓《典论》之语,而名为《手臂录》
    时戊午八月,沧尘子吴修龄撰
    **********************************************************************************
    就这七家而言,程真如是只学了一门,一个老师教成的,是非常纯的。石敬岩是学了很多家,到了快四十岁,才遇到刘德长,重新下功夫磨练本门技艺,才走上枪法的正道,到了晚年,棍棒刀牌,都成了枪法,是化杂变成纯的人,两个老师学了两种最后变成了一种。沙家的杆子长而软,自程一门。杨家枪用长的也有用短的也有,所以兼有长短两种方法,这三家都不夹棍。马家枪是以杨家枪为基础,然后夹了棍法的。少林不怎么懂用枪,竟然以棍法当枪法使,所以马家枪抽去棍法,还有枪法,少林抽去棍法,就什么都没有了。不过少林也讲究刚柔并济,不至于单纯靠力量取胜,程冲斗只学了少林的方法,去掉少林的柔,只保留了刚力,打起来和斗牛一样,力量大者胜。现在程冲斗传的,江南最多,少林都没人学到,何况更好的枪法。
    总而言之,峨嵋枪法最精,不是心志坚毅的人花非常多的时间是学不到的。沙家枪,杨家枪是专门为战场准备的,马家枪,少林枪,和程冲斗的也可以用于战场,但是走江湖比武的不能用。钟繇王羲之的手,亲笔写字,要用端毫,寒毛,笔筒,胶水,笔管都要用这个。善于做大将的人,同仇敌忾才容易成功,击刺,旗鼓,队伍,虚实都是成功的条件。如果听到击刺而决定不屑,除非武乡,谢艾,韦睿才能让我心服。取曹丕的《典论》里面的语句,作为我书名《手臂录》。
    公元1678年,吴殳字修龄所写。吴殳又名吴乔,号仑尘子,江苏松江人,早年入赘昆山,所以籍贯也是昆山。


    IP属地:广西2楼2012-01-27 17:07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翻译得很准确


      3楼2012-01-27 22:09
      回复
        手臂录卷之一
        枪王说
        语云:“枪为诸器之王”,以诸器遇枪立败也。降枪式所以破棍,左右插花式所以破牌镋,对打法破剑,破叉,破铲,破双刀,破短刀,勾扑法破鞭,破锏,虚串破大刀,破戟。人惟不见真枪,故迷心于诸器,一得真枪,视诸器直如儿戏者也。不知者曰:“血战利短器”。夫敌在两丈内,非血战乎?真枪手手杀人,敌未能有至一丈内者,短器何所用之?唯劫营巷战。宜用刀鞭棒耳。至于弓弩鸟铳之发,必在二十步外,牌盾可御,大炮不能命中,付诸天数。二者虽更长于枪,而非所畏也。
        **********************************************************************************
        俗语说:“枪是兵中王”,所以其他兵器遇到枪立刻败阵。用降枪式破棍(即败枪式,把枪根扯起遮头,枪尖拖地遮脚,枪身遮住自己身体,棍无论怎么横扫,都慢,都可以用枪的各个部位拦截的同时枪头伤人,棍只有一个入射角,就是枪前手,但是没有尖锋,枪仍旧可以提起凤点头伤人。)左右插花式可以破盾牌(左右插花式是指连续的插盾牌的左右两边,枪质重硬,连续刺盾牌左右两边,盾牌就会翻开,无法遮蔽,枪即刺入伤人)对打法破剑,破叉,破铲,破双刀,破短刀,(对打法就是类似棍术一样,用力左右或者斜抽打,剑轻软,架不住,叉铲头重,对打起来速度跟不上,双刀和短刀也同样架不住抽打)勾扑法破鞭,破锏(用勾脚扑头的方法和鞭锏打,鞭锏硬但是短而身重,防御上下是鞭锏的弱项,先枪头勾划他的双腿,再用扑打的方法打头顶即可破鞭锏)虚串破大刀,破戟(大刀和戟都是头重的武器,用虚假的枪圈迷惑他们,候机发枪,大刀和戟会格挡不及,因为头重,回防慢。)因为人们没有见过真正的枪法,所以痴迷于其他武器,一看到真正的枪法,就可以视其他武器为儿戏了。不知道的人说:“血战的时候短兵器好用。”难道敌人在六七米内,不叫血战吗?真正的枪术高手杀人,敌人没有能够进到三米的,要短的武器干嘛啊,之有劫营巷战的时候,需要藏武器,才用刀鞭棒罢了。至于弓弩和火枪,发射都在二十步外,用盾牌就可以防御,大炮打不打中你,那是天意,这些都比枪长,也不是什么需要畏惧的。


        IP属地:广西4楼2012-01-27 23:06
        收起回复
          枪法圆机说
          机者,弩机也,伏而待用者也,惟枪亦然。收者发之,伏机也;发者收之,伏机也;进者退之,伏机也;退者进之,伏机也;左者右之,伏机也;右者左之,伏机也;上者下之,伏机也;下者上之,伏机也。而有元妙灵便隐微难见以神其用者,乃在于圆。圆则上下左右无不防护,身前三尺,如有团牌,又何虑人之伤我哉?不惟是也,出而能圆,两来枪之所以胜也;收而能圆,败枪之所以救也。大封大劈,本无伏机,诸用俱失,禅门所谓“死句不能活人”者也。呜呼,此岂日月之工,血气之夫所能领悟者哉!
          **********************************************************************************
          什么叫枪法圆机呢,机,就是弩,埋伏着等待发射,枪也是一样的。收是等待发出的埋伏;发出又收回,也是种埋伏;前进是退的埋伏;退是前进的埋伏;往左是往右的埋伏;往右是往左的埋伏;往上是往下的埋伏;往下是往上的埋伏。而且更有些很微妙的,难以看到的埋伏,是在圆上,枪法一旦圆了,上下左右都可以防护,身前的一米,象个圆盾一样,又怎么怕别人能伤到我呢?不但如此,出枪圆,两枪互刺,圆者胜。收枪圆,即使是败枪也能有办法挽救。用大封大劈那种直来直去的方法,根本没有埋伏,什么用法都没有,象禅语说的“说到死都骂不醒你”就是说这个了,唉,不是肯花费无数时间,又心志坚毅满腔热血的人,是不能领悟的。


          IP属地:广西5楼2012-01-27 23:30
          回复
            大哥 求全部 手臂录 好东西


            6楼2012-01-27 23:41
            回复
              其二
              今以身法言之:上平朝天,压卵护膝,机伏于上,实用在下;铁牛地蛇,机伏于地,实用在上;跨剑骑龙伏虎,机伏于右,实用在左;边栏琵琶,机伏于左,实用在右;摆尾拖刀,机伏于退,实用在进;青龙献爪,实用在进,机伏在退。以手法言之,下平藏月儿侧,腾蛇枪等法,故中平畏之;中平藏蜻蜓点水等法,故下平畏之;藏仙人指路等法,故铁牛,拨草等畏之。上平藏摩旗等法,可以制中平;滴水藏海马等法,可以制中平,下平。古以中平为枪中王,为诸势从此出也,非守株待兔之中平可以为王也。身法手法,其变何穷,彼此相制,实无终极。但以熟制生,以正制邪,而必皆以圆机为之本。明敏之士,于此深思有得焉,则亲炙于敬岩,真如矣。
              ********************************************************************************
              现在我以身法告诉你们:上平式45度朝天,后手握把护在睾丸处,前手握把护住膝盖,埋伏是在上面,其实用的时候是朝下击刺;铁牛犁地和拨草寻蛇式(不明白就想想牛怎么犁地和怎么样左右两边划动拨草寻蛇的)埋伏是在下面,其实用的时候会借击地的力量弹起朝上伤敌;跨剑式,骑龙式,伏虎式,埋伏都是在右边的,其实一个拗步就会转折向左。边拦式和怀抱琵琶式,埋伏都是在左边,身一拧就会变跨剑骑龙式向右杀入。乌龙摆尾和白猿拖刀(乌龙摆尾是双手搅枪后退,白猿拖刀是单手拖枪尾过头后退),看样子是败退了,其实等你往前追的时候,突然就会向前急进把你给捅出去。青龙献爪这样的单手扎出的单杀手,看样子是朝前进刺你,但是其实刺不刺中,枪头已经会下坠了,埋伏着马上要退的退招。
              如果用手法来说明白,那下平枪藏着月儿侧,腾蛇枪这样的枪法,月儿侧会轻开稍微比自己高一点的中平枪扎之,腾蛇会重开比自己稍高的中平枪弹高扎之,所以中平枪怕这两种埋伏。而中平枪呢,藏着蜻蜓点水这样的扎法,(注:蜻蜓点水就类似现在的金鸡独立单手枪头朝下的扎法),下平枪扎来就怕中平这样埋伏。中平枪又藏着仙人指路这样的刺法,下平就是用铁牛犁地,拨草寻蛇也怕这样扎,没等弹起已经扎到了,或者就算扎到脚,但是仙人指路已经扎到用下平枪的胸了,不划算,怕这种。上平枪藏秦王摩旗这样的枪式,可以克制中平枪平扎,(注:秦王摩旗就是45度朝上,枪根护住睾丸,前手握把护膝盖,中平枪扎来,用枪身向外一格,枪头落下即扎对方,另有个名字叫小鬼扛旗,不好听,所以也叫秦王摩旗式。)滴水式是枪头朝下,枪尾护头的枪式,藏着突然颠起,枪头朝上推杀的海马奔潮,不管你是下平扎来,还是中平扎,都很怕这个,下平扎来,滴水式拨开即扎,中平扎来,颠起海马奔潮的时候就顺手把中平枪给开了扎头。古代以中平枪为枪中王,是因为不管什么姿势,变化出来之前都是中平枪,并不是说守株待兔立个中平式或者一枪从中间扎进去就可以为王了。身法和手法,变化是没有穷尽的,彼此互相克制,没有终极。我们要做的是以熟练的方法去克制别人用的很生疏的,以正确的方法克制歪招,而这些必须是以圆为根本的。聪明敏锐的人,如果听了我这些话深刻思考有所得,也就和石敬岩,程真如亲手调教的一样了。


              IP属地:广西7楼2012-01-28 00:36
              收起回复
                楼主开诚布公。功德无量,多谢


                8楼2012-01-28 09:5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用兵以戚南门之旗鼓为初门,孙武子之虚实为极致,击刺抑末矣
                  1.用兵以戚南门之旗鼓为初门,
                  感悟:用兵是指挥大军团作战,将领发布号令,士兵能听懂指挥,依令行事。是基础中的基础。是入门必习之艺。士兵要学会看旗帜的指向,确定趋避的的方向。能听懂锣鼓,明确是进是退。
                  2.孙武子之虚实为极致,
                  感悟:从来拳法通兵法,不识兵书莫演拳。
                  拳家奇正变化及进退、虚实、动静与兵家用兵之法同。运用之妙,如天地阴阳四时循环无穷。故善出奇者,其势险,节贵短,势如强弩,节如发机,纷纷纭纭,似乱非乱,使敌不知吾之所为也。进攻不能令敌防御,退守使敌无可袭击。敌虽静待我,而我以利诱之动;敌如以动攻我,而我以忍制其动。故善守者,使敌不知所攻;善攻者,使敌不知所守。微乎其微,至于无形;神乎其神,至于莫测。临敌应用,不露虚实;出奇制胜,犹贵能诈。见勇者而故示以怯,遇智者而故露若愚,俟彼心骄气浮,然后乘机而进。静如处女,动若脱兔,直捣中坚,着着紧迫,敌之手一乱,则我之大功告成矣! 故曰:“拳家奇正变化及进退、虚实、动静与兵家用兵相等也。”第兵家以众敌众,拳家以个人敌个人,或以个人敌众人,势虽不同,而理则一也! 兵家讲天时、地利、人和,拳家亦然!
                  3.击刺抑末矣
                  搏击的三要素,依次为1.战略战术 2.时机 3.技术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
                  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针对不同技术特点的对手,制定不同的战略战术,应用相应的技术实施战术,才能因敌制胜
                  战略战术是第一位的,技术始末位的。时机承上启下
                  


                  9楼2012-01-28 13:46
                  回复
                    机者,弩机也,伏而待用者也,

                    


                    10楼2012-01-28 13:56
                    回复
                      机——本意,弩的扳机。也叫灵机。弩的触发机关。拳论云:灵机一动鸟难飞。
                      在适当的 时机,动了杀机,扣动扳机,弦响鸟落见神奇
                      机——的引申义,机会,时机 杀机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一语概之:用假象欺骗,调动,敌人,使对方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制造出战机,抓住战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以解放军刺杀术为例
                      1.骗左刺右,虚刺左方,从而制造出,刺右的机会
                      


                      11楼2012-01-28 14:29
                      回复
                        引用-"勾扑法破鞭,破锏
                        勾扑法破鞭,破锏(用勾脚扑头的方法和鞭锏打,鞭锏硬但是短而身重,防御上下是鞭锏的弱项,先枪头勾划他的双腿,再用扑打的方法打头顶即可破鞭锏)“
                        何为勾?请看原文
                        勾:真如曰:”即拦也,紧密者,肘贴肋下。”沧尘子曰:高枪来迫,惟勾能开之。即白牛转角之手法也。然肘贴肋下,犹未极紧密,须卷至乳前,腕自阳而更转之,至手背向天。“真如曰:破鞭剑,用于前即拿之手法也”
                        何为扑?请看原文
                        扑-真如曰:“似卷而打也“又曰:”破剑鞭“。又曰:”勾扑和封,尽在两手”。苍尘子曰:“乌家打低处名扑,用于手指即名削”
                        卷——真如曰:“开步蹲坐而拿,直至彼前手削扎之也。”又曰:“前卷后出,无不伤人》”
                        疑问:“勾扑,是勾和扑两个动作,
                        还是以”勾“的静态图示做对敌预备式势,发出扑击?(电影《叶问》1中叶问持长棍,打”金山找“的对敌式)


                        


                        14楼2012-01-28 19:12
                        回复
                          引用——中平藏蜻蜓点水等法,(注:蜻蜓点水就类似现在的金鸡独立单手枪头朝下的扎法)
                          疑问?——何为蜻蜓点水?何为金鸡独立?
                          《手臂录》原文
                          1.金鸡独立:彼扎我脚,我不提,悬起前足即点扎(你扎我前脚,我悬起前脚躲闪,同时点扎你头。闪扎一体,攻防同时,不招不架,只是一下)
                          2.蜻蜓点水:彼用花枪,即点前手,自止。。。。洪转曰:”彼以吞吐法(左右闪赚扎枪)惑我,我两手固握,随其左右,排开扎之(类似拦拿扎的用法)。苍尘子曰:“此法不违理,但排亦犯硬,扎亦轻进,岂若点前手之高逸哉。
                          由此可知,蜻蜓点手,和金鸡独立是两种不同的招法。蜻蜓点水,破左右的欺骗刺;金鸡独立破敌扎我前脚
                          下图为金鸡独立的应用


                          


                          15楼2012-01-28 20:02
                          回复
                            中间解说或许有误,欢迎补充更正,毕竟是古籍,有些地方个人理解有误,多讨论和修订吧。


                            IP属地:广西16楼2012-01-28 21:1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老兄的解读使我获益匪浅,解开了我先前的许多疑惑,再次感谢
                              手臂录的解读,网上太少了,可以说没看到过,老兄开诚布公,公开用心血得来的研究成果。博大的胸怀,精神的学识令人敬佩。
                              通过交流,互通有无,共同提高
                              恭候老兄的佳作,望继续


                              17楼2012-01-28 21: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