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这部影片干净到让人不断地陷入回忆,平淡中无限美好,三义的五月雪,哈尔滨被鹅毛雪覆盖的索非亚教堂,五月天每一首契合的纯真音乐,还有那张五十年前的车票。。。
“有初恋但不刻意,有亲情但不渲染,一切点到即止。去往三义的旅途上,花季中的男孩和女孩那样自然的相识交往,一起沉默、微笑、翻墙、奔跑、跳跃、牵手,连离别的眼泪都掉的纤尘不染、无声无息”“五月,三义的油桐花缤纷似雪,女孩走在落满花瓣的山间小路上,突然停下来清唱了一段京剧,清透稚气的嗓音配着隐约的钢琴声,像一朵雪花安静的从绽放到破碎。她不知道有个落寞失意的男孩一直跟在她后面,年轻的心动也许就是从那一秒的错愕开始。”(曲非烟)
这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如果说青春是悸动的美好,那么亲情则是最让人放不下的牵挂;当我时隔几年后,在一个下雨的下午,独自窝在寝室重看这部电影,第一次注意到暄暄爷爷的手中的那张1949年上海到哈尔滨的车票时,没有任何演绎,我被震撼的泪流不止,相思太重,伤无痕,他说他要回家,是要回的是哈尔滨的老家,油桐花纷飞似雪,是他对家乡和亲人永恒的眷恋
49年
在历史洪流中
有多少家人从此
要相逢,除非是,梦里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