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吧 关注:20,499贴子:77,981
  • 18回复贴,共1

天文学新发现:新宇宙论推出宇宙正在加速收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温科远
摘要当前国际主流观点认为宇宙加速膨胀,理由是用哈勃望远镜观测星系,发现绝大多数星系的光谱出现多普勒红移,认为所有的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而且正在加速。他们认为星系的多普勒红移现象是宇宙膨胀的直接证据,虽然无法在理论上合理解释宇宙正在加速膨胀的现象。但是我认为他们之所以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是因为宇宙根本不是正在加速膨胀。于是我根据多普勒红移这个事实和他们无法解释的疑点出发,发现宇宙比他们想的还要大很多,并发现星系多普勒红移现象和众多他们无法解释的疑点可以完美的解释宇宙其实是在加速收缩。
关键词暗能量;多普勒红移现象;黑洞;宇宙背景辐射;爱因斯坦霍金辐射
、科学家发现的宇宙中存在的大量暗物质,不足以证明宇宙加速膨胀
科学家发现宇宙存在大量的暗物质,但至今未发现支持宇宙膨胀论的“暗能量”。一篇叫《暗物质》文章这样写“1930年初,瑞士天文学家扎维奇发表了一个惊人结果:在星系团中,看得见的星系只占总质量的1/300以下,而99%以上的质量是看不见的。不过,扎维奇的结果许多人并不相信。据天文学观测估计,宇宙的总质量中,重子物质约占2%,也就是说,宇宙中可观测到的各种星际物质、星体、恒星、星团、星云、类星体、星系等的总和只占宇宙总质量的2%,98%的物质还没有被直接观测到。
如果假设宇宙中心是一个占整个宇宙总质量的95%的大黑洞(以下简称:宇宙大黑洞),除了宇宙大黑洞外所有的小黑洞的总质量占宇宙总质量的4%,宇宙中所有的可观测到的物质的总质量占宇宙总质量的1%。设宇宙大黑洞成立,那么所有的星系都会向宇宙中心加速运动,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因此,科学家发现的宇宙中存在的大量暗物质,不足以证明宇宙加速膨胀。
二、科学家观察到的大多数星系的光谱出现多普勒红移的现象,并不足以证明宇宙加速膨胀
最早提出宇宙膨胀论的人是哈勃研究发现:星系的多普勒红移现象不是宇宙膨胀的直接证据。


1楼2013-01-02 16:49回复


    8楼2013-01-19 22:35
    回复
      2025-05-25 18:57:30
      广告
      好文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3-03-27 22:47
      回复
        佩服。
        我也觉得膨胀论不太靠谱:宇宙年龄138亿年左右;又说能接受137亿年前的光线,也就是宇宙诞生1亿年之前发出的,那时候宇宙应该很小,应该很快就到了地球所在位置或宇宙边缘。难道地球所在空间膨胀速度可以大于光速?


        15楼2013-04-16 23:33
        收起回复
          科学家有2种,一种是蠢科学家,一种聪明科学家。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04-19 17:37
          回复
            砖家解释就是一个顶仨啊


            20楼2013-06-10 01:06
            收起回复
              是银河系离宇宙越来越远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13-06-16 19:09
              收起回复
                而且现在的时间越来越快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13-06-16 19:20
                收起回复
                  2025-05-25 18:51:30
                  广告


                  来自手机贴吧24楼2013-06-17 07:04
                  回复
                    我觉得呢,要证明宇宙是在收缩还是继续膨胀,只要测一测太阳和它的行星们之间的距离有何种改变就可以了,如果太阳和地球的距离越来越近,那么太阳系在收缩,那同样可以推断其他的恒星系也在收缩,只是这个过程和幅度太小了,论证需要的时间太长,基本对于目前人类的影响很微小。除非证明恒星系的收缩,会导致超新星爆发变得更频繁,才会引起人们的大部分关注
                    个人愚见,就是个小玩笑


                    25楼2013-06-17 19:08
                    收起回复
                      红移了?可怕


                      来自手机贴吧26楼2013-06-18 07: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