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知道_纺织机械吧 关注:11贴子:11
  • 1回复贴,共1

喷水织布机的调试方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喷水引纬
喷水织机是继喷气织机问世后不久出现的又一种无梭织机,由捷克人斯瓦杜(Svaty)发明,1955年第二届ITMA上第一次展出了喷水织机。
喷水织机和喷气织机一样,同属于喷射织机,区别仅在于喷水织机是利用水作为引纬介质,通过喷射水流对纬纱产生摩擦牵引力,使固定筒子上的纬纱引入梭口。由于水射流的集束性较好,喷水织机上没有任何防水流扩散装置,即使这样它的筘幅也能达到两米多。
喷水织机的水射流集束性好,加之水对纬纱的摩擦牵引力也大,从而使喷水织机的纬纱飞行速度、织机速度都居各类织机之首。
在喷水织机上,织物织成后需在织机上除去绝大部分水,故只适用于合成纤维、玻璃纤维等疏水性纤维纱线的织造,因此喷水织机在制织品种上有着局限性。
喷水织机与喷气织机都是利用流体来引纬,所以引纬原理和引纬装置都很相似,但其特有的装置有喷射泵、水滴密封疏导和回收装置、织物脱水干燥装置等。喷水织机上与水接触的部件要防锈。
一、喷水引纬原理
喷水织机的水射流与喷气织机的射流相似,射流在喷嘴轴线上的速度最高,在等速核心区内速度相等,可按离开喷嘴的距离分为三段,如图8-37所示。
图8-37 水射流断面结构示意图
(1)LA:被称为初始段,这一段的长度就是核心区的长度,因此在初始段内的轴线上,各点的流速相等,等于水流喷出的速度。
(2)LB:被称为基本段,这一段中由于射流周围的空气不断地进入射流锥内,使射流的速度逐渐降低,射流截面逐渐扩大,但射流仍未出现分离现象,因而在基本段内的水流仍能起着牵引纬纱的作用。
(3)LC:被称为雾化段,这一段中射流中的水滴出现分离,射流束解体,水滴雾化而消散在大气之中,因而在雾化段内的水流已失去牵引纬纱的能力。
由此可见,喷水引纬主要依靠的是初始段和基本段内水射流对纬纱的牵引作用,从而织
机的引纬幅宽与LA、LB的长度有关。根据实验,各段长度与孔径d0有如下关系:
水射流能够用于引纬的长度大约为:
若以较大的喷嘴内径d0=2.8mm代入,则
水射流中水滴的速度因受空气阻力而下降。空气阻力F可用下式表示:
(8-16)
式中: ——空气的密度;
——球体阻力系数;
——水滴半径;
——水滴速度。
由于
式中: ——水滴质量
——水的密度
则,
其中,
根据初始条件 , ,可解得:
又有

根据初始条件 , 可解得:
(8-17)
由此可见,水滴速度随其通过的距离s而呈负指数关系衰减,衰减的快慢还受到常量 值的影响。
二、喷水引纬装置
喷水引纬系统主要包括喷射泵和喷嘴。
(一)喷射泵
喷射泵是喷水织机引纬装置中的主要部分,每台喷水织机上都配有一台喷射泵,它在织机一回转中能提供可引入一纬的高压水流。
喷射泵的工作方式分为定速喷射方式和定角喷射方式两种。定速喷射方式的喷射泵,其柱塞将水吸入缸体的运动是靠凸轮驱动产生的,同时实现对弹簧的压缩,但对已吸入到缸体内的水的加压是利用弹簧的恢复力驱使柱塞运动实现的,因此,与定速喷射方式对应的喷射泵被称为弹簧泵,定速喷射方式的水速、水量和水压不随车速变化,而喷射角(喷射过程占织机主轴的角度)随车速增加而增加,其特点是压力调整较容易,目前基本都采用这种工作方式。
定角喷射方式的喷射泵,其柱塞将水吸入缸体的运动也是靠凸轮驱动产生的,对已吸入到缸体内的水的加压也是由凸轮驱使柱塞运动实现的,因此,与定角喷射方式对应的喷射泵被称为凸轮泵。定角喷射方式的水量和喷射角不随车速变化,而水速和水压随车速增加而增加,其特点是压力调整相当困难,故现很少采用。
喷射泵按其柱塞在织机上工作时的状态又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图8-38所示为卧式吸入型弹簧泵,它由稳压水箱、进水阀、出水阀、引纬水泵三个部分组成。


1楼2013-03-19 19: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