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吧 关注:11,965贴子:64,136
  • 15回复贴,共1

朱令事件_百度百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http://baike.baidu.com/view/3741528.htm?fromId=272593&redirected=seachword
转自百度百科
百科名片 事件受害人朱令朱令,北京人,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朱令事件是指朱令在校期间离奇出现铊中毒的症状,导致身体健康遭到极大的伤害,最后得助于互联网才受到确诊和救治的事件,这是中国首次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远程医疗的尝试。由于朱令没有铊的接触史,警方认定为是投毒事件,但此案经过调查之后,几度沉浮,凶手至今仍逍遥法外,尚无明确结果。且由于警方对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一些异常行为,让朱令案成为公众事件,从而衍生出对于作案嫌疑人家庭背景的各种猜测。2013年4月16日,随着复旦投毒案的告落,关于彻查朱令案的呼声亦再度涌现,昔日作案嫌疑人孙维遭到社会舆论的广泛争议。2013年5月8日,北京市公安局通过官方微博作出回应,表示碍于证据灭失无法侦破,且过程中未受任何干扰,呼吁公众理性看待此案。[1]


1楼2013-07-09 04:40回复
    家人诉医院
    朱令家人认为,协和医院误诊并耽误了治疗时间,才使得铊中毒给朱令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1996年12月,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截止至今,未见披露姓名以及所在所)提供法律援助,接受朱令家人的委托将协和医院起诉至东城区人民法院,“要求医院赔偿经济和精神损失近80万元”。1997年10月,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中心作出协和医院不存在过失、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1999年4月2日,一审协和医院胜诉。1999年12月,免费代理此案的浩天律师事务所律师俞蓉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出重新进行鉴定的申请,法院委托北京市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再次鉴定,该单位出具了鉴定意见:“(协和医院)该不作为的行为导致被鉴定人朱令病情被诊断的延误,因此,北京协和医院在本次医疗行为上存在一定的不当之处”。 2000年11月26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协和医院补偿朱令医疗等损失10万元。
    风波再起
    2006年前,关于朱令事件,仅偶见华文媒体报道,主要集中于朱令的悲惨遭遇,远程医疗的作用等。1995年9月,《女友》杂志记者陈童曾采访朱令同宿舍女生,遭冷遇。2002年,在网上有人撰文指出,向朱令投毒的嫌疑人是孙维。同时,贝志城以真名实姓在“新语丝”网站发表《朱令案件的一些情况》一文,介绍了一些内幕。2005年11月30日,在天涯社区,一名ID为“skyoneline”的网友发表了《天妒红颜:十年前的清华女生被毒事件》重提此案,在社区内引起了关注。12月30日,一个ID为“孙维声明”的网友(此帐号由孙维父亲证实为孙维本人,同时也被在天涯发表评论的部分物化2班同学证实)发表了《孙维的声明——驳斥朱令铊中毒案件引发的谣言》,以孙维的名义公开为自己辩解,激起众人的讨论,并引起网民对此案极大的关注。在网络上,很多网友谴责孙维为投毒者,一些网友找出了孙维的家人、住址、所在单位等信息,还有朱令和孙维所在班级的同学列表。2006年1月中旬起,《中国日报》、《新闻晨报》、《法制早报》、《南方人物周刊》、《新民周刊》、《青年周末》、《华夏时报》、《大连晚报》等众多媒体对了朱令事件相关内容以及网络上的讨论进行了报道。2007年1月22日、23日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东方时空》节目播出专题记录片《朱令的十二年(上)、(下)》,将此案的关注又推至一个更新更广的高度。


    4楼2013-07-09 04:4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朱令近况
      从1994年中毒至今,经过十年多的康复治疗,由于铊中毒损伤
      病后的朱令(13张)的不可逆转性,朱令的智力、视觉、机体和语言功能都没有得到恢复,留下永久的严重后遗症,朱令的生活根本无法自理,必须由年迈的父母照料生活起居。许多关心朱令的人士在2004年3月发起成立了“帮助朱令基金会”,建立和维护有关朱令的网站。截至2006年3月,基金会海外募捐已超过三万三千美元;其中部分捐款已送达朱令家庭,作为她的康复治疗费用。2006年3月10日,北京市立天律师事务所接受朱家委托,提供法律援助,派出张捷和李海霞两位律师为朱令家属提供法律服务,维护朱令及家人的合法权益。
      铊毒已向她的全身侵蚀“你抵住她的腰,别让她往下沉。”吴承之边高声指挥着妻子朱明新,边躬着身子费力地从轮椅上架起女儿朱令的双臂,一点一点地把她挪到了客厅里一部简陋的用于训练站立的康复机上。朱令站稳的一瞬间,吴承之顺势用康复机上的带子牢牢绑住了她的腰,就在此时,女儿发出了一声声低沉的呼喊声。“她这是感到疼了,以前住院时她的肚子上开过刀,每次上康复机都会碰到伤口。”“但是即便如此也得训练,否则她只能一辈子躺在床上。”吴承之直起身子擦了擦前额白发下渗出的汗,“这样的训练每天要进行4次,过不了几年我们两个就没力气抬动她了。”说这话时,声音低得几乎只有他自己才能听见。站在康复机上的朱令咿咿呀呀含糊不清地说着什么,从歪斜的嘴角流出的口水打湿了胸前的衣襟。被绷带固定住的双腿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着,似乎随时都有瘫软下去的可能。她的头摇摇晃晃没办法摆正,始终向左歪着。她的眼睛睁得很大,听见声音便艰难地四处张望,然而事实上她却什么也看不见。由于卧床11年,她的身形已经完全变形,像怀了孕的中年妇女。在给朱令海外同学的回信中,母亲朱明新这样描述女儿的情况:大脑开始萎缩,智力下降到幼童水平;体重已经达到100公斤,腰部肌肉能支撑背部,可不靠椅背独立坐着,但平衡控制功能差,重心稍有偏离就会倒;视力很糟,只可辨别不到一米远的手指数。“现在的情况更糟,她已经查出患了糖尿病,而且肺里有一个皮球大小的囊肿。”“铊毒已经开始慢慢向她的全身器官侵蚀,走到哪里毁到哪里。”


      5楼2013-07-09 04:46
      回复
        她曾是我见过的最完美的人
        朱令的班长张利这样回忆朱令:“她的优秀是自外及内的,是全方位的,迄今为止,我还未曾见过如此完美的人。天生丽质的她有着明亮的双眸、白皙的面庞,加上高挑的身材、高雅的举止,举手投足间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辅导员甚至曾经建议她参加礼仪大赛。”“而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她优秀的压力,则是在有机实验课上。每次她都是来得最晚,而又走得最早。在匆匆瞟过实验步骤后,她便一气呵成地开始操作。其动作熟练、麻利。我曾经试图追赶她的速度,但总是徒劳无功,即使有时在速度上接近,可是在质量上又有悬殊的差别。在她身边,我感到一种巨大的压力,我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怀疑是否选错了专业。”朱令的同学童宇峰在2004年11月10日的文章中回忆了他第一次见到朱令的情景。“朱令第一次亮相时,带来了一架黑色的古琴。古琴由于难度高,会演奏的人很少……朱令的双手细长而灵活,她的手指在琴弦上自如而精确地滑动,让人叹为观止。乐队的指导老师都惊喜得合不拢嘴。后来听说朱令不仅会演奏古琴,还弹得一手好钢琴,学习也很好,还是游泳健将,在校级比赛中拿过名次。我对朱令的钦佩油然而生,甚至有了一些微妙的敬畏。”然而现在看来,所有的描述似乎都像在说另外一个人。


        6楼2013-07-09 04:47
        回复
          再声讨凶手
          贝志诚,网名“一毛不拔大师”,朱令的高中同学,从1994年朱令中毒
          开始,他一直为朱令想办法、讨说法。这次复旦投毒案发生后,他在微博上呼吁重新关注朱令中毒案。4月17日,贝志诚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爆出孙某曾向好友发布“发帖指南”以充当“水军”的猛料。贝介绍,“发帖指南”是当年黑客攻入孙某的邮箱获得的,罗列了一些回帖纲要和注意事项,甚至还包含“孙某她们宿舍非常和睦友好,从未有过任何矛盾,所有舍友人都很好,朱令中毒不可能与她们宿舍有任何关系”等回帖例句。在回帖纲要中,要求“发表对孙某的了解信任支持言论”,并对哪些人说什么部分做了明确分工。贝志诚说,他本来没有将案件的重点放在凶手上,直到2006年孙某在天涯辩解,他才“怒不可遏”。这次复旦出事,再次刺激了他的神经。对于此案,我们相信贝志诚是最具发言人之一,正是因为贝志诚当年在互联网上向国际求助,朱令的生命才得以延续,朱令案的二十年也是贝志诚的二十年,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默默地帮助朱令,并极力的找出案情的真相,网友们直呼:最善良的同学——贝志诚为啥未破?宿舍女生是嫌疑人 但缺乏证据孙某当时被认为是唯一能够合法取得铊盐并接近朱令的人。警方曾对孙某展开调查,但由于铊中毒测试报告出得太晚,朱令宿舍的物品被破坏,使得证据缺失,案情始终没有突破性的进展。2006年,朱令案再次在网上被热炒,怀疑矛头再次指向孙某。孙某发帖,再次否认自己曾经投毒,并逐条解释回应网上的怀疑。孙某回忆称,1997年4月2日,警方曾要求她在印有“犯罪嫌疑人”字样的纸上签名,在经过8小时的连续突审后,家人接孙某回家。“1998年8月,北京市公安局公安14处宣布解除对我的嫌疑,他们承认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我和朱令中毒有关。”


          7楼2013-07-09 04:48
          回复
            案件始末
            铊中毒案结办?
            朱令家属称不知
            朱令父亲吴承之一直在等待事件调查结果1994年冬、1995年春,两次摄入致死剂量的重金属铊盐,让清华大学学生朱令几乎变成植物人。北京警方基本确认系人为投毒所致,但因事发两月后才接案,证据灭失。案发19年后仍悬而未破。2013年4月19日,朱令父亲吴承之称,曾有政协委员就朱令事件提出抓紧破案的提案,公安部办公厅对此提案的复函中称,案件已于1998年8月结办,并妥善回复了当事人家属。但朱令父亲称,时至今日,公安机关并未告知朱家此案已结。新京报讯 近日,19年悬而未破的“朱令铊中毒案”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焦点。昨日,朱令父亲吴承之称,据一份公安部办公厅对政协委员提案的复函中显示,朱令案件已于1998年8月25日结办。但吴承之称,时至今日,公安机关并未告知朱家此案已结。“之前得到的答复一直都是‘正在调查中’。”此前,朱家曾提出关于此案的信息公开申请,亦遭到拒
            北京市公安局拒绝信息公开绝。
            公安部回复政协委员“此案已结”
            朱令铊中毒事件发生后,“谁是投毒者”一直是舆论焦点,然而19年来,投毒案始终悬而未破。昨日,朱令父亲吴承之称,这些年中,虽不断追问,但公安部门的回复一直都是“正在调查中”。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朋友那看到了公安部办公厅关于一份政协提案的回复函(2007年9月17日发)。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召开之际,曾有政协委员上交有关朱令的提案,希望抓紧破案并妥善处理。复函中称,经警方工作,排除了朱令自杀和误食铊盐的可能性,基本确认系人为投毒所致,但由于事发两个月后才报案,证据已经灭失,案件终未侦破。复函中称,1997年10月23日,北京市政法委组织召开市高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三长会议”。会议认为,鉴于直接证据不足,案件继续侦查难度大……经市公安局将办理
            公安部在给政协委员复函中称,此案结办情况逐级上报,1998年8月25日,市局文保处结办此案,并妥善答复了当事人家属。“没有人告诉过我这个案子早就结了,如果不是看到白纸黑字,可能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吴承之说。
            申请案件信息公开被拒绝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5月12日,吴承之向北京市公安局提交了要求公开朱令急性铊中毒案侦破过程和结果的申请,并于当日被受理。当年5月30日,市公安局以“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不予公开的其他情形”为由,对此申请发出“政府信息不予公开告知书”。吴承之认为,作为朱令家属,他们有对案件情况的知情权。但此后,他们行政复议要求亦未获得支持。吴承之称,他们并不愿为此而放弃,“我无法了解不予公开的原因,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争取案件侦破和结果的信息公开,是我们现在最大的心愿。”“说不清我们是怎么挺过来的,也许是因为朱令的不放弃,或是对追求事件结果的执着。”吴承之说。今年4月17日,在“帮助朱令基金会(海外)”的指导下,朱令之母朱明新开通了网银,当晚,她告知基金会工作人员,“办好网银后,收到太多汇款短信,现已汇入13.7万余元。有这么多善良,好心人关心帮助我们,很感动,谢谢大家!”■
            追访:“等待真相水落石出”
            “去去醉吟高卧,独唱何须和。笑骂由人。”前日中午11时,一个曾被
            北京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决定书(3张)朱令同寝室同学使用过的论坛ID在“天涯论坛”中发出新帖,帖子中称,“这么多年,和很多人一样,等待真相水落石出的那一天。”截至昨日22时30分,此帖点击量超过91万次,回复近万条。截止4月26日18时,此帖点击量超过370万次,回复近90000条。据此前媒体报道称,该论坛ID曾在朱令铊中毒事件发生后,先后两次发布关于此事件的声明,此ID为朱令同寝同学孙某使用,孙某家人确认,该ID确为女儿所用。在事件声明中,孙某回忆,“1997年4月2日,在即将毕业的前夕,我突然被公安局14处从实验室带走讯问,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要求我在印有‘犯罪嫌疑人’字样的纸上签名。”在审讯了她之后,公安机关于当年四五月间找她的舍友们了解情况。昨日,新京报记者未能联系上曾使用过该ID的孙某。
            朱令家人:希望警方公开案情
            据《人民日报》、《新京报》报道 北京警方7日就备受关注的清华女生朱令令(朱令)19年前遭投毒案发表公开声明(本报昨日曾作报道)后,朱令的父亲吴承之昨日表示,希望案件的侦破过程和案情等内容能够得以信息公开。《人民日报》也刊文指出,对于久悬不决并引发诸多猜测的朱令案,公开是“一剂化淤解毒的良药”。朱令的父亲吴承之说,7日上午,北京警方曾派人到家中探望朱令,并与朱令的家人就案情进行了交流,朱令的父母表示希望能够公布相关案情。《人民日报》则刊文指出,受制于侦办条件、认识手段和能力水平等因素,少数案件破不了的情形客观存在,苛求“命案必破”会给司法公正埋下隐患。但及时通报相关侦查结果,让受害方获知完整案件信息,无疑也是法治精神的重要体现。朱令案之所以引发各种猜想,正在于有关方面一度对案情讳莫如深、对过程语焉不详、与其家人沟通有限。对朱令案,唯有公开才能挽回迟到的正义[2]。


            9楼2013-07-09 04:51
            回复


              10楼2013-07-27 21:36
              回复

                天涯和贴吧的令友们对朱令案充满温馨寄语的小纸条
                视频来自:优酷


                12楼2013-07-27 23:4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楼主,如果打破了你的布置,你就删,没有关系的。


                  13楼2013-07-27 23:52
                  收起回复
                    龙翔从艾斯罗威尔的脑海之中已经得到了答案。山洞门口的那个结界实际上是一个单向通过的结界,


                    IP属地:浙江16楼2013-08-02 22:27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23-12-25 22:13
                      回复
                        人笑人闹人哭,佛祖只会在云端看着,看完了拂一拂衣袖,世间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23-12-26 16: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