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我们浙江的童鞋对这俩学校还有有些关注度的,刚好,我就是中南大的,女盆友是湖南大的,我也经常去湖大,今天兴起,就说说这俩学校,童鞋们注意了啊,有砖的砸砖,没砖的砸玉,我全收~
湖大和中南大学学子间的争吵一直那么热闹,像是人潮汹涌的五一路,从来没有停歇。谁是湖南高校第一,谁又比谁有实力,我肯定不能信口开河的在此下什么结论,但这种争论却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在netbig中比较热闹的争吵——成都和重庆。 这两个城市的网友一直在为谁是西部龙头而争论不休,但在其他地方特别是发达地区的人看来,他们不管谁是第一,都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西部依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这种窝里斗只能显示出自己的狭隘和短视。
而湖大和中南大学大学之间的争吵也无不表现出这一点,半斤八两的两个学校,即使谁最终被认为是湖南第一,但这又能代表什么呢?与北大、清华等真正的名校相比,他们还是属于三流的重点大学,还是很多人闻所未闻的进入了“211”工程的高校……我的学校是中南,那就让我首先反思中南大学的差距吧。在中南大学的四年,经历了两次合并。记得在我们大一的时候,大家都在期盼学校改名为中南理工甚至是中南大学,仿佛觉得中南工业大学这个牌子听着都不舒服。但当两年后学校的名字真的改了,想象中的激动和兴奋却荡然无存。三校合并,我们的实力是增强了不少,但有一点却未曾改变——不管是以前的中南工大还是现在的中南大学,都缺少一所优秀大学应有的思想的沉淀和独特的气质。 我不得不承认,中南大学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确实是十分优秀,在没有什么基础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努力,逐步发展成为了一所学科齐全、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这是我们所有中南人的骄傲。但过分的追求学术气氛的浓厚和管理的严谨,却让这所大学少了那么一点青春校园应有的活泼。最可怕的是,在不知不觉中,思维开始禁锢和僵化。
在一次访问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淀佐院士就专门提到我们学校学生培养的问题。王院士说他很喜欢中南工大的学生,因为他们很努力,很踏实,对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非常精通,但有时候就显得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不是很强,缺乏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这不得不让我想到另外一件我校一位老师和我说起的事情:大概是一年多前了,“挑战杯 ”省内的一次展示活动。在那次展示活动中,中南大学参展的作品不管是总量还是最后的成绩都要领先于湖大,但在整个展示期间,最出彩的却是湖大的学生,因为他们的表达能力更强,在推销自己的方面更胜一筹。而且那么两天的时间,就已经和我们学校的老师熟识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就是湖大的优势,这也是湖大学生优秀素质的体现,是十分值得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事实上,不管是培养矿工的中南大学(湖大学生语)还是打着千年学府旗号吹牛皮的湖南大学(中南学生语),在外界都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可。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学校的同学去深圳找工作,用人单位看到他们简历上的中南大学几个字,居然说民办大学不要。湖大在推销自己的方面比我们做得好一些,但离名校的标准也还差很多。两个学校同处湘江之滨,如同手足,各有所长,在大家都还只是中国高校中的生力军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务实一点,进行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对话与合作那,比如课程互选,共建实验室,联合培养人才,联合开双选会……
事实上,我个人觉得这里面还有另外一点来自长沙这个城市的影响——视线太窄、目光太短!当年平和堂还没有登陆长沙的时候,长沙媒体把友谊、阿波罗、中山等五大商场称为长沙商业五虎,大肆渲染商战的激烈和长沙商业的发达。但当我们这些外地人来到这些商场的时候,却感觉档次明显没有媒体形容的那么高,不管是装修、业态、水准都还是一个初级水平。后来,平和堂的进入,中高档百货的引入和优质的管理、服务,让长沙人和商家看到了真正的大型百货的魅力,一时间平和堂成了身份和品味的象征,在人们趋之若骛的同时,日本人也赚得不亦乐乎。 现在Metro、Parkson等纷纷登陆,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这样一个认识——我们长沙商业真发达!但在大家对这些津津乐道的时候,友谊和阿波罗却被大家渐渐遗忘,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再也没有人去在乎什么“五虎”还是“二龙”了,新一佳价位低,我就当然选它* Parkson服务好,我为什么要选锦绣……所以,不管我们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争到谁第一,如果内功没练好,永远也不可能和那些真正的实力派抗衡,等到最后也只有被淘汰的结果。
说了这么多,只希望不管是中南还是湖大,我们都现实一点,眼光都长远一点,合作与竞争才是永远的主题。让长沙有两所真正的名牌大学!
湖大和中南大学学子间的争吵一直那么热闹,像是人潮汹涌的五一路,从来没有停歇。谁是湖南高校第一,谁又比谁有实力,我肯定不能信口开河的在此下什么结论,但这种争论却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在netbig中比较热闹的争吵——成都和重庆。 这两个城市的网友一直在为谁是西部龙头而争论不休,但在其他地方特别是发达地区的人看来,他们不管谁是第一,都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西部依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这种窝里斗只能显示出自己的狭隘和短视。
而湖大和中南大学大学之间的争吵也无不表现出这一点,半斤八两的两个学校,即使谁最终被认为是湖南第一,但这又能代表什么呢?与北大、清华等真正的名校相比,他们还是属于三流的重点大学,还是很多人闻所未闻的进入了“211”工程的高校……我的学校是中南,那就让我首先反思中南大学的差距吧。在中南大学的四年,经历了两次合并。记得在我们大一的时候,大家都在期盼学校改名为中南理工甚至是中南大学,仿佛觉得中南工业大学这个牌子听着都不舒服。但当两年后学校的名字真的改了,想象中的激动和兴奋却荡然无存。三校合并,我们的实力是增强了不少,但有一点却未曾改变——不管是以前的中南工大还是现在的中南大学,都缺少一所优秀大学应有的思想的沉淀和独特的气质。 我不得不承认,中南大学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确实是十分优秀,在没有什么基础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努力,逐步发展成为了一所学科齐全、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这是我们所有中南人的骄傲。但过分的追求学术气氛的浓厚和管理的严谨,却让这所大学少了那么一点青春校园应有的活泼。最可怕的是,在不知不觉中,思维开始禁锢和僵化。
在一次访问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淀佐院士就专门提到我们学校学生培养的问题。王院士说他很喜欢中南工大的学生,因为他们很努力,很踏实,对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非常精通,但有时候就显得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不是很强,缺乏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这不得不让我想到另外一件我校一位老师和我说起的事情:大概是一年多前了,“挑战杯 ”省内的一次展示活动。在那次展示活动中,中南大学参展的作品不管是总量还是最后的成绩都要领先于湖大,但在整个展示期间,最出彩的却是湖大的学生,因为他们的表达能力更强,在推销自己的方面更胜一筹。而且那么两天的时间,就已经和我们学校的老师熟识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就是湖大的优势,这也是湖大学生优秀素质的体现,是十分值得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事实上,不管是培养矿工的中南大学(湖大学生语)还是打着千年学府旗号吹牛皮的湖南大学(中南学生语),在外界都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可。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学校的同学去深圳找工作,用人单位看到他们简历上的中南大学几个字,居然说民办大学不要。湖大在推销自己的方面比我们做得好一些,但离名校的标准也还差很多。两个学校同处湘江之滨,如同手足,各有所长,在大家都还只是中国高校中的生力军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务实一点,进行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对话与合作那,比如课程互选,共建实验室,联合培养人才,联合开双选会……
事实上,我个人觉得这里面还有另外一点来自长沙这个城市的影响——视线太窄、目光太短!当年平和堂还没有登陆长沙的时候,长沙媒体把友谊、阿波罗、中山等五大商场称为长沙商业五虎,大肆渲染商战的激烈和长沙商业的发达。但当我们这些外地人来到这些商场的时候,却感觉档次明显没有媒体形容的那么高,不管是装修、业态、水准都还是一个初级水平。后来,平和堂的进入,中高档百货的引入和优质的管理、服务,让长沙人和商家看到了真正的大型百货的魅力,一时间平和堂成了身份和品味的象征,在人们趋之若骛的同时,日本人也赚得不亦乐乎。 现在Metro、Parkson等纷纷登陆,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这样一个认识——我们长沙商业真发达!但在大家对这些津津乐道的时候,友谊和阿波罗却被大家渐渐遗忘,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再也没有人去在乎什么“五虎”还是“二龙”了,新一佳价位低,我就当然选它* Parkson服务好,我为什么要选锦绣……所以,不管我们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争到谁第一,如果内功没练好,永远也不可能和那些真正的实力派抗衡,等到最后也只有被淘汰的结果。
说了这么多,只希望不管是中南还是湖大,我们都现实一点,眼光都长远一点,合作与竞争才是永远的主题。让长沙有两所真正的名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