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时间:19世纪末(即甲午中日战争后)。
2、原因:
(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支付巨额赔款,解决财政危机,不得不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于是,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3、表现:
(1)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
(2)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
(4)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民族工业发展仍然十分艰难
4、影响: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展开了系列救亡运动。主要表现为: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2)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
二、短暂的春天------进一步发展
1、时间:一战期间(1912~1918年)
2、原因:
(1)辛亥革命的推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经过这场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使“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 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指导学生看教材插图《清华学校学生抵制、焚烧日货》),使国内市场扩大,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3)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国初年,“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相对减少;也因战争的需求,他们的工业生产主要转为战争服务,减少了某些轻工业品的生产,不仅为中国民族工业拓展了国内市场,也为他们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4)“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时间:19世纪末(即甲午中日战争后)。
2、原因:
(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支付巨额赔款,解决财政危机,不得不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于是,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3、表现:
(1)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
(2)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
(4)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民族工业发展仍然十分艰难
4、影响: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展开了系列救亡运动。主要表现为: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2)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
二、短暂的春天------进一步发展
1、时间:一战期间(1912~1918年)
2、原因:
(1)辛亥革命的推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经过这场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使“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 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指导学生看教材插图《清华学校学生抵制、焚烧日货》),使国内市场扩大,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3)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国初年,“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相对减少;也因战争的需求,他们的工业生产主要转为战争服务,减少了某些轻工业品的生产,不仅为中国民族工业拓展了国内市场,也为他们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4)“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