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大部份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赢得自己的解脱,佛陀没有办法带着你一起入禅定的。修行和禅修者自己的精进努力及过去的波罗蜜都有关;老师只是教导正确的方法而已,能不能成就,大部份是跟禅修者自己的实力有关。
修行这条路,必须一个人走,无法成群结伴。漫长寂静,身、心都沉静,长久的独处,就会明白梵行的喜悦,远胜过寂寞。寂寞就会想接触,欲乐、感官的快乐,又导致痛苦。二人在一起,就会看见相互彼此的缺点,开始互相指责、谩骂,犹如同一个手臂上的两个金镯子,每天互相碰撞。看见即将发生的危险,宁可一个人独居,一个人才是快乐,独居就是智慧,没有分离的悲伤。知道通往涅盘解脱之路的喜悦,早超过寂寞,抛弃这个无益的感受。
不断主动地投入善行来累积波罗蜜,如同一个旅人,因为缺乏旅费而终无法到达终点。
这些善波罗蜜会适时的支助我们,成为我们证悟涅盘之助缘。
持戒要清净,正如经典上常指出,要得到心的清净,必须通过戒行的修持,否则是无法达到心清净和证入解脱的。
佛陀的教导起点是戒,是道德的行为坚定稳固之后,就必须制伏散乱的心。
佛弟子要驯服自己的舌头,控制身体的行为,以过纯洁梵行的生活。努力地守护诸根,才能修定、圆证菩提,不靠河水沐浴、祭祀或忏罪来清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