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头腔共鸣:
头腔共鸣包括了鼻腔和蝶窦额窦
额窦:眉心部分的腔体。
蝶窦:后脑勺往上
2、特点:空间基本不变,无法像口腔、胸腔一样调节,且最小。
对比记忆: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分别对应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头腔共鸣。
腔体越小,高频震动产生泛音越多。
头腔共鸣使声音更集中,穿透性强。
3、锻炼方法:
以《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为例
前提是气息
在初步掌握了如何找到支点,打开通道,再稍微用点力将气流送到头顶(意念引导法)
面部表情兴奋一点,眉毛上扬,笑肌提起,
哼鸣练习(注意:在感受震动的时候,只需要按部就班即可,切勿急于求成)
1、检验哼鸣是否正确的办法:哼鸣同时开合嘴巴,声音没有明显变化,如“嗯”变为“啊”、“吗”等,即证明练习方法正确
2、哼鸣时声音集中在鼻腔以上
3、闭口哼鸣(初学以轻声哼鸣为主)
4、咪、哼,就好像生气了,并把声音拉长,然后注意眉心,后脑勺,头顶的感受。
5、并且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力过猛导致头部晕眩,不要做过,急于求成
6、先哼“哼~嗯~”把这两个字连起来练,注意眉心,后脑勺,头顶的感受,是否有震动
7、再练“嗯~嗯~”
具体方法流程:
1、先哼“嗯”
2、在练长音,并保持震动(嘴巴震动是很正常的,但是并不是我们练习的头声共鸣的重点,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头部)
3、练音阶,注意感受震动
4、哼一首歌
PS:
要点:在练习中会有各种感觉,大致可以分为错误的和正确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错误的感觉用正确的感觉逐渐代替,将这个稍微正确的感觉不断强化,变成主要感觉,然后又可以更进一步练习。所以,这是有一个过程的,需要一定时间积累的,一个需要耐心的长期工作。
哼鸣转发声:
注意:在按照上述过程进行练习之后,就可以进行这个练习了。
要点:
1、先哼鸣出某个音高,并且保持住,然后想着发出“啊”,多练习几次找到感觉
2、将之前获得的“啊”音唱法感觉保持住,发出长音。
3、用音阶练习
咪咪咪嘛嘛嘛
头腔共鸣包括了鼻腔和蝶窦额窦
额窦:眉心部分的腔体。
蝶窦:后脑勺往上
2、特点:空间基本不变,无法像口腔、胸腔一样调节,且最小。
对比记忆: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分别对应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头腔共鸣。
腔体越小,高频震动产生泛音越多。
头腔共鸣使声音更集中,穿透性强。
3、锻炼方法:
以《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为例
前提是气息
在初步掌握了如何找到支点,打开通道,再稍微用点力将气流送到头顶(意念引导法)
面部表情兴奋一点,眉毛上扬,笑肌提起,
哼鸣练习(注意:在感受震动的时候,只需要按部就班即可,切勿急于求成)
1、检验哼鸣是否正确的办法:哼鸣同时开合嘴巴,声音没有明显变化,如“嗯”变为“啊”、“吗”等,即证明练习方法正确
2、哼鸣时声音集中在鼻腔以上
3、闭口哼鸣(初学以轻声哼鸣为主)
4、咪、哼,就好像生气了,并把声音拉长,然后注意眉心,后脑勺,头顶的感受。
5、并且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力过猛导致头部晕眩,不要做过,急于求成
6、先哼“哼~嗯~”把这两个字连起来练,注意眉心,后脑勺,头顶的感受,是否有震动
7、再练“嗯~嗯~”
具体方法流程:
1、先哼“嗯”
2、在练长音,并保持震动(嘴巴震动是很正常的,但是并不是我们练习的头声共鸣的重点,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头部)
3、练音阶,注意感受震动
4、哼一首歌
PS:
要点:在练习中会有各种感觉,大致可以分为错误的和正确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错误的感觉用正确的感觉逐渐代替,将这个稍微正确的感觉不断强化,变成主要感觉,然后又可以更进一步练习。所以,这是有一个过程的,需要一定时间积累的,一个需要耐心的长期工作。
哼鸣转发声:
注意:在按照上述过程进行练习之后,就可以进行这个练习了。
要点:
1、先哼鸣出某个音高,并且保持住,然后想着发出“啊”,多练习几次找到感觉
2、将之前获得的“啊”音唱法感觉保持住,发出长音。
3、用音阶练习
咪咪咪嘛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