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传统文化吧 关注:10贴子:99
  • 1回复贴,共1
绍剧,中国汉族戏曲剧种。又名“绍兴乱弹”、“绍兴大班”。起源于上虞县(现为绍兴上虞区),流行于绍兴、慈溪、余姚、萧山及其他浙沪一带。绍剧是浙江三大剧种之一,已有300多年历史,拥有400多个剧目。绍剧以高亢激越的唱腔、粗犷朴实的音乐、豪放洒脱的表演和文武兼备等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悟空戏独树一帜,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一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拍成电影后,发行七十二个国家和地区,曾风靡全国,声播海外。1950年定名为绍剧。


IP属地:江苏1楼2015-01-31 13:34回复
    简介
    绍剧是一种古老的汉族剧种,来源于秦腔,明末清初时期形成于绍兴地区,后兴盛于清康熙、乾隆年间。受到弋阳腔、赣剧、徽戏等剧种的影响,并收了流行于绍兴地区的余姚腔、新昌调(高)腔以及民间戏曲的特色,逐步发展成为绍兴乱弹,并在剧目、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等方面,有很大发展和提高。清乾隆年间(1723-1735)开始盛行。明嘉靖年间,余姚腔、弋阳腔盛行,绍兴一带出现了“调腔”。初为吹唱道士班和堂名班等坐唱形式,一人兼唱多行脚色,并以大锣、大鼓、铙钹伴奏。搬上舞台后,称绍兴高调班。明末清初,昆腔盛行,继而乱弹传入,高调班纷纷兼唱昆腔和乱弹,形成三合班。至乾隆年间,盛极一时,多以“群玉”二字作班名。到了咸丰、同治年间,高腔和昆腔逐渐失去观众,特别在农村,乱弹备受欢迎,于是艺人改唱乱弹为主,称绍兴乱弹班。


    IP属地:江苏2楼2015-01-31 13: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