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往往不是一小时一小时浪费掉的,而是一分钟一分钟悄悄溜走的。人类对时间的意识和控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加强。现代人计量时间的单位由时、刻、分、秒逐步精确到毫秒、微秒、毫微秒、微微秒。
著名的海军上将纳尔逊,曾发表过一项令全世界懒汉瞠目结舌的声明:“我的成就归功于一点:我一生中从未浪费过一分钟。”
雷巴柯夫曾说:“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
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谁了解生命的重要,谁就能真正懂得时间的价值。我们最宝贵的不过是几十年的生命,而生命是由一分一秒的时间所累积起来的。
“事情就怕加起来。”这一古老的谚语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一切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在他们的传记里,常常可以读到这样一些句子:“利用每一分钟来读书。”
运动场上,以十分之一秒或百分之一的时间差,决定谁是纪录的创造者。在航海中,使用6分仪的海员,1秒钟的差错,将使他的观测相差1/4英里。人造卫星每秒钟飞行11.2公里,电子计算机每秒钟可以运行百万次、千万次、上亿次、几十亿次。高能物理实验,要求高能探测器在千分之一毫秒内精确地记录下高能带电粒子的径迹。总之,对现代科学来说,“争分夺秒”已经不够了。
对时间计算的越精细,事情就做得越完美。许多同学往往认为那些零散的时间没什么用处,其实这些时间看似很少,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汇合在一起就大有可为。如果同学们在学习上能以分为单位,对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零碎时间也能充分加以利用,就能有所收获。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零星、片断的时间,如:车站候车的三五分钟,医院候诊的半个小时等等。如果珍惜这些零碎的时间,把它们合理的安排到自己的学习中,积少成多,就会成为一个惊人的数字。
在零碎的时间里,同学们可以做下面这些事情:
1.处理学习中的杂事。用零星的时间来削铅笔、收拾用具、整理学习环境,用来整理书包,按第二天上课的课程,有次序地整理教科书、笔记本,清理文具等。
2.读短篇或看报刊。较短的零星时间适合读一些短篇的文章或自己感兴趣的报刊,这样可以帮助你开拓知识面。
3.背诵诗词、记忆地名、年代和外文单词等。由于学习的内容和性质不同,整体时间和零星时间的用法也不同。一门较系统的、难度较大的学科,则需要整体时间,而有些内容,诸如背诵诗词、记忆地名、年代和外文单词,就应该多利用零星时间。
4.讨论、求师。把学习中积累的问题,利用零星时间去和同学讨论, 向老师请教,或是上网自己搜集资料,也也是充分节约时间的好办法。
5.单个知识点的学习。同学们平时学习中总结出来的薄弱知识点,也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来学习,或弄明白一个原理,或做一道典型例题等等。清大学习吧班级圈有着各个知识点的课程和习题,都可以利用零星的时间来学习,尤其是清大学习吧提供的学生客户端更能让同学们随时随地的学习。
6.整理资料。学习总是离不开资料,例如书籍、剪报、期刊、学习摘录卡等。善于学习的人都会勤于积累资料,有了资料而不勤于加工整理,也是不善于学习的表现。本来资料积累和整理加工是两个独立的阶段,但这两个阶段的工作最好是交替完成,这样可以减轻工作量。利用零星的时间来整理资料是最恰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