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托罗在印度尼西亚,对当地生产环境观察了整整14年。
她的学术研究报告,厚达1043页。而一般的学术报告,有个几百页就堪称严谨了。苏托罗的研究报告之所以如此之厚,那是因为她推翻了人们既有的成见——穷人之所以穷,不是思维的问题。
据苏托罗研究,当地的贫困人口,其经济行为与西方社会的富裕阶层,并无本质不同,他们同样充满了进取心,充满了创富精神与赢利动机。这种资本主义的创造欲望与发展企图,不仅是美国人特有的,也是世界上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质素——但,不是你奋斗就必定会成功,奋斗的前提是资本,在一个资本匮乏的环境里,多半奋斗只能以悲剧告终。
简单说就是,在一个没钱赚的地方,无论你怎么折腾,也赚不到钱。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苏托罗重返美国,与福特基金会等组织合作。寻求一种新型的贷款模式,帮助这一地区的贫困人口脱贫——这就是小额贷款的发端肇始。但当小额贷款风靡全球,甚至赢得了诺奖时,苏托罗却已经被人遗忘了。
她的生命已经燃烧殆尽,在论文发表后的第三年,她永远的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