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农业学校校史吧 关注:13贴子:196
  • 10回复贴,共1

淮阴农业学校国文教师 吴铁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吴铁秋先生,沭阳人,1931年暑后,应淮阴农校李维章校长之聘,任国文教员,·1937年淮阴农校受日寇袭扰,学校迁东岳庙暂时上课,不久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停办,师生离散。(来源:沭阳文史资料,第四辑,吴宽)
吴铁秋(1875-1963),名绍举,字铁秋,以字行世。江苏沭阳县沭城镇人,自幼聪慧,父口授四书,《诗经》《尚书》入耳成诵,10岁丧父,由兄嫂抚养,供其上学。
子:吴印禅(1902—1959),字韬甫,江苏宿迁沭阳县人,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 吴印咸(1900—1994),中国著名摄影艺术家。


1楼2015-07-21 16:25回复


    IP属地:江苏2楼2017-02-03 15:36
    回复
      上图来源于淮阴农校1937年毕来纪念册,着长衫者就是吴铁秋


      IP属地:江苏3楼2017-02-03 15:38
      收起回复
        作为清朝直隶州海州的石室书院,由时任知州张景祜根据清廷之诏,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海州中学堂,沈云沛为首任监督(校长),黄道传为首任舍监(总务主任),先后受聘的教师有江恒源、杨友熙、谢希遇、吴铁秋等海州地区知名学者。海州中学堂因直隶州的地位而成为当时海州地区开办的唯一一所中学堂,属于官立并作为模范的新式学堂,由此掀开了海州地区近现代中学教育的新篇章,之后的多次变更,如今即为海州高级中学。


        4楼2017-02-04 23:48
        回复
          唐景崇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三月二十三日,在海州试院的石室书院主持了海州地区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此次岁科试沈葭、沈芃等中生员,沈葵、张学瀚、黄金科、江恒源、刘振顺等通过考试。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同年九月二日,清廷降诏,决定自丙午科即光绪三十二年(1906)为始,所有乡会试、岁科试停止,建立学堂,普及教育。至此,沿袭千余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5楼2017-02-04 23:52
          回复
            光绪十六年(1890),是广东茂名人、同治乙丑科(1865)进士杨颐,此次岁科试沈云沛年仅七岁的三子沈岑考得第六名;光绪十九年(1893),是正蓝旗、光绪庚辰科(1880)进士爱新觉罗·溥良,此次岁科试黄道传、武同举、沈莲等通过考试;光绪二十二年(1896),是湖南攸县人、同治壬戌科(1862)进士龙湛霖,此次岁科试沈葵、沈蓨、沈菱、黄金科、李泽均、秦朝极、武同举等通过考试;光绪二十五年(1899),是湖南善化人、同治辛未科(1871)进士瞿鸿玑,此次岁科试沈蓨、沈菱等通过考试;光绪二十八年(1902),是山西大同人、同治辛未科(1871)进士李殿林,此次岁科试沈葵、沈蓨、沈菱等通过考试。


            6楼2017-02-04 23:55
            回复
              吴铁秋先生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参加海州岁试中秀才。


              7楼2017-02-05 00:10
              回复
                1900年9月21日,吴铁秋先生儿子吴印咸出生于沭阳。
                1920年在校学习期间,用三块银元买了一台勃朗尼方匣式旧照相机,开始自学摄影。
                1922—1923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返回沭阳任教,继续从事摄影活动。摄影作品有:《晓市》、《觅食》、《饥寒交迫》、《过别墅有感》等。
                1945年第一期摄影训练班开学,吴印咸主持教学。摄影作品有:《毛主席论联合政府》、《登机告别》、《归来》、《七大会场》、《朱德报告》、《刘少奇报告》等。
                1949—1954年吴印咸接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厂长。任厂长期间,东影生产了《中华儿女》、《赵一曼》、《白吴印咸毛女》、《钢铁战士》等优秀影片


                8楼2017-02-05 00:20
                回复
                  吴铁秋(1875-1963年),名绍举,字铁秋,以字行世,江苏沭阳县沭城镇人。他革新教育,开启新风,创办新书报社。曾任海州官立中学堂经师,兼伦理课,后任江苏省立第八师范教师,后在沭阳中学任教。著有《我的长寿之道》、《苍梧片影》、《片啸集》。


                  9楼2017-02-27 20:26
                  回复


                    10楼2021-12-08 14: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