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吧 关注:6,445贴子:323,503
  • 20回复贴,共1

浅谈评剧改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全国只有两个剧种有国家剧团,一个京剧一个评戏。戏剧衰落,京剧作为国粹,靠财政拨款,大剧团还可以生存下去,而评剧不会享受到同样待遇。 评剧的改革走什么道路,很简单,走市场化道路,靠进人民大会堂的一两个政治性新编剧,挽救不了评剧。评剧的市场化不妨好好借鉴一下越剧,仅仅嵊州一地就有上百个民办越剧团,每个剧团至少年演200场,多的超过500场,年毛收入可达上千万,比北方一个市级评剧团的收入都多。浙江的省会和大城市越剧在编排新剧的同时,还在探索越剧腔调与流行歌曲的融合,以便争取年轻观众。
评剧的改革要探索四条道路,一是推陈出新,把原来证明成功、解放后被丢掉的老剧拣起来,同时要尝试新剧的编排,传统评剧大戏多来自三言两拍,这条路证明是成功的,在明清文学中找题材,仍然可行,贴近现代生活的剧也可以尝试,但断然不要走高大尚德道路,评剧唱腔就决定了这个剧种只能走平民路线。同时大戏中要减少对白减少文腔,学京剧会走上不归路。试问现在年轻人有几个能听懂京剧的对白?听不懂就不会喜欢。
二是要缩短剧情,一出戏最好保持在30-40分钟,白话对白,行腔要体现出评剧的曲艺味道。可以像连续剧一样,一个故事分成几集演,最好又能够各自独立。一出大戏动辄两三小时,慢慢腾腾,吸引不了新观众。短小又衔接,可以减少拍剧成本,增加演出场次,让观众有选择余地。
三是支持民办剧团发展,一个专业团,几个台柱子杵着,每年每个演员演不了几台戏,怎么让演员有提高的劲头,不如挑头搞几个有生命力的民办剧团。浙江有文化中介人,专门投资越剧,一边找剧团一边找市场,10几年推动了越剧的中兴。评剧需要资本介入 !!
四是要把评剧进校园,争取新一代观众的活动搞起来,即使是评歌也不怕,有大学生喜欢上评歌评剧,这个剧种就有希望。要是有几个评剧歌曲走红市场,会有很多人回头找传统评剧。京剧难改,评剧没那么重的包袱,改起来相对容易。
评剧现在缺什么?缺文化,大量有品位的编剧进入评剧,这个剧种就能焕发青春。还缺资本,资本进来,像浙江横店那样,要是能搞些有评剧唱腔的电视剧,就能掀起评剧浪潮。评剧最缺的是眼界和胸怀,老一代的评剧走过对口落子,走过街头活报剧,最后才像梆子和京剧学习,搞出了评剧剧种。后来者却想除了传承不再创新,不再找新路,这样会断送评剧未来的。欢迎讨论。


IP属地:北京1楼2016-01-14 20:53回复
    希望引起评剧界的思索,尽管我喜欢白派,也能明白一个道理,评剧要是消亡了,派还能独立存在吗?真心希望把对不同流派的关注吸引出一点注意力,想想评剧的未来方向。看好天津、唐山和衡水,这些团在努力传播振兴着评剧,可是评剧有个融合各流派力量,共商评剧改革的全国性组织吗?好像没有,力量没有凝聚起来,声音也是分散的,没有聚集成评剧派。


    IP属地:北京2楼2016-01-14 23:34
    收起回复
      随他去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1-16 08:10
      收起回复
        评剧从莲花落开始也是在前辈无尽的探寻中崛起的,也是经历了大浪淘沙的过程,也是有很多前辈被无情地“拍死”的沙滩上才能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名角屹立在舞台上从而流传于世的。


        4楼2016-01-16 14:58
        收起回复
          新凤霞李忆兰等十八段评剧《花为媒-洞房赞》
          视频来自:土豆

          新凤霞李忆兰、谷文月小玉霜、谷文月王平、高闯王冠丽、戴月琴张秀琴、罗慧琴朱宝芹、刘秀荣刘凤芝、王丽京王平、艾丽珍王京凤、徐金仙张亚君、周海萍、徐雯王尚君、彭越、崔鲁囡、贾玉兰、刘丹,吴霜。


          5楼2016-01-16 20:20
          回复
            鲜灵霞等评剧《包公三勘蝴蝶梦》包大人倒树刨根逼我把实话讲
            视频来自:土豆

            鲜灵霞、马淑华、李秀云、王尚君、刘凤华、王云珠、马晗


            6楼2016-01-16 20:22
            回复
              最不想让评剧消亡的就是唐山。在过去的2015年,唐山在评剧在评剧的振兴上还是实实在在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好的效果。以往,唐山是把希望寄托在大剧院,所以搞了中国评剧节,可是众所周知,对这个节,不但外界的反应不如预期,就是评剧自己的大剧院,也有很多越来越不感冒,越来越不重视,比如,沈阳评剧院开始还参加,到后来干脆都不参加;中评也不努力用好剧目去参赛,慢慢的失去了应有的影响。从2015年,唐山开始把目光逐渐转向了民间以及基础培养,包括办学校培养人才,组织拜师培养新秀,以及做了粉墨登场的票友大赛,以及板胡琴票大赛,不但搭建平台让各地民间的评剧人走到一起互相切磋,也必然会给各地的专业剧团以压力和信心(你们再不努力,就不让你们演了,票友照样能演好)。
              实践证明,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前景应该是不错的。
              所以说,评剧的家将来还是在唐山。


              7楼2016-01-18 12:19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6-01-18 14: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