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十年,或是百年,这个世界,终将改变,尽管我们已不在此处,守护之物仍然存在。无论是不断上演的憎恨,还是人们愚蠢的争斗,都将消散而去。若是如此想象,便可以爱上这个国度了吧。”——题记
这是一条巡洋舰的故事。
她见证了一个帝国的兴亡。
她出生时,带着世界最强的光环,日本天皇亲临下水仪式现场为她命名。
虽然,在那场战争中,已不再是新锐巡洋舰的她,只是大战中一个不起眼的配角。
但当战争落下帷幕,尘埃落定之时,默默守护帝国直到最后一刻的,是她。
无论这场战争,谁对谁错,谁是谁非,作为一艘军舰,她是值得尊敬的,她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陪伴这个帝国走向死亡。
1946.7.8,那个夏天,她的身躯,静静的消失在马六甲海峡的水面上,和她的亲人们一样,长眠于海底,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她的故事,也随着帝国的覆灭而一同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她的名字,叫做妙高。
纵观妙高号的一生,没有太多的震撼,也没有太多的传奇,但从她身上,可以看到整个旧日本海军。她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列强的勾心斗角,日本愈发膨胀的野心,每个历史的细节,都体现在这艘巡洋舰的身上。平淡无奇的一生,才是属于她的传奇。她的身上,无处不充满了亚洲人独到的灵感和美学,流畅的外形让她获得了33节的高速,两位造舰天才,平贺让与藤本喜久雄的名字让她有足够骄傲的资本,他们赋予她强大的火力和不俗的防御,优秀的性能让她成为了日后所有日本巡洋舰的样本,即使是在二战那个新型武器层出不穷的年代,经过两次改装的她依旧有叫板对手的实力。命运的安排,使她失去了可以发挥自己全部性能的机会,在美国强大的空中与水下力量面前,日本帝国海军,这个曾经的世界第三显得如此脆弱不堪。曾经寄予厚望的舰艇变成了救火队,从东南亚不断的带回资源试图拯救这个苟延残喘的帝国,然而当幻想破灭,面对残破的现实,她依旧恪尽职守,因为那是她的使命。军舰无罪,她们不懂人类之间你死我活的争斗。那个夏天,她和她的准姊妹舰高雄一起见证了旧日本帝国走向自己的终点,而她,也即将迎来自己的终点,就如同曾经创造她的大和民族所特有的美学那般,如樱花一样绽放,随后凋零。东方的美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平凡,而又不平淡。
她的传奇,在七十年前的今天终结了。
但她的名字未曾消失。
1994.10.5,日本海上自卫队金刚级导弹驱逐舰三号舰 DDG-175“妙高”号下水。
她的传奇,将在她的身上延续。
最后,引用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的一番话:
由于文化上和历史上复杂交错的关系, 某种程度而言, 日本可以说是中国的一面镜子。 同一条起跑线出发的中、 日两国近代海军, 也同样居于这种关系。 研究历史上中国的海军、 军舰, 总甩不开日本的影子, 而相反, 中国人来看日本的海军、 军舰发展史, 也总能想起同时期中国的海军。 正是基于这种文化相映的现象,中国人如果不真正了解日本的近代历史, 便称不得完全了解了中国的近代史, 没有全面掌握日本海军的发展史, 也无法说就真正了解了中国的海军史。 在近代, 中国的文人常扼腕兴叹, 感慨日本人对中国的了解甚于中国人自己, 认为这是两国博弈中中国招招落后之由, 这种时代的浩叹, 或许能在今天引起更多的思索。
纪念旧日本海军重巡洋舰妙高沉没七十周年
1946.7.8-2016.7.8
二零一六年七月八日于长春。
这是一条巡洋舰的故事。
她见证了一个帝国的兴亡。
她出生时,带着世界最强的光环,日本天皇亲临下水仪式现场为她命名。
虽然,在那场战争中,已不再是新锐巡洋舰的她,只是大战中一个不起眼的配角。
但当战争落下帷幕,尘埃落定之时,默默守护帝国直到最后一刻的,是她。
无论这场战争,谁对谁错,谁是谁非,作为一艘军舰,她是值得尊敬的,她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陪伴这个帝国走向死亡。
1946.7.8,那个夏天,她的身躯,静静的消失在马六甲海峡的水面上,和她的亲人们一样,长眠于海底,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她的故事,也随着帝国的覆灭而一同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她的名字,叫做妙高。
纵观妙高号的一生,没有太多的震撼,也没有太多的传奇,但从她身上,可以看到整个旧日本海军。她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列强的勾心斗角,日本愈发膨胀的野心,每个历史的细节,都体现在这艘巡洋舰的身上。平淡无奇的一生,才是属于她的传奇。她的身上,无处不充满了亚洲人独到的灵感和美学,流畅的外形让她获得了33节的高速,两位造舰天才,平贺让与藤本喜久雄的名字让她有足够骄傲的资本,他们赋予她强大的火力和不俗的防御,优秀的性能让她成为了日后所有日本巡洋舰的样本,即使是在二战那个新型武器层出不穷的年代,经过两次改装的她依旧有叫板对手的实力。命运的安排,使她失去了可以发挥自己全部性能的机会,在美国强大的空中与水下力量面前,日本帝国海军,这个曾经的世界第三显得如此脆弱不堪。曾经寄予厚望的舰艇变成了救火队,从东南亚不断的带回资源试图拯救这个苟延残喘的帝国,然而当幻想破灭,面对残破的现实,她依旧恪尽职守,因为那是她的使命。军舰无罪,她们不懂人类之间你死我活的争斗。那个夏天,她和她的准姊妹舰高雄一起见证了旧日本帝国走向自己的终点,而她,也即将迎来自己的终点,就如同曾经创造她的大和民族所特有的美学那般,如樱花一样绽放,随后凋零。东方的美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平凡,而又不平淡。
她的传奇,在七十年前的今天终结了。
但她的名字未曾消失。
1994.10.5,日本海上自卫队金刚级导弹驱逐舰三号舰 DDG-175“妙高”号下水。
她的传奇,将在她的身上延续。
最后,引用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的一番话:
由于文化上和历史上复杂交错的关系, 某种程度而言, 日本可以说是中国的一面镜子。 同一条起跑线出发的中、 日两国近代海军, 也同样居于这种关系。 研究历史上中国的海军、 军舰, 总甩不开日本的影子, 而相反, 中国人来看日本的海军、 军舰发展史, 也总能想起同时期中国的海军。 正是基于这种文化相映的现象,中国人如果不真正了解日本的近代历史, 便称不得完全了解了中国的近代史, 没有全面掌握日本海军的发展史, 也无法说就真正了解了中国的海军史。 在近代, 中国的文人常扼腕兴叹, 感慨日本人对中国的了解甚于中国人自己, 认为这是两国博弈中中国招招落后之由, 这种时代的浩叹, 或许能在今天引起更多的思索。
纪念旧日本海军重巡洋舰妙高沉没七十周年
1946.7.8-2016.7.8
二零一六年七月八日于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