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ck Japan vol.125特辑「声优最前线」花泽香菜访谈全文翻译


“如果像那样的棒读就可以的话,那我也可以啊”被这样说的时候,感到很不甘心
在幼儿园的时候,妈妈问我“有个儿童演员的面试”,我立刻说“想去!”,于是加入了子役事务所。在那之后会得到一些零零碎碎的儿童演员的工作。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去参加了动画片的试音,第一次尝试了声优。那时候给我的感觉就是:声优也是演员的一种。在去配音之前,对声优这项职业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
在那之后又过了一段时间,17岁的时候在Zegapain这部作品里第一次扮演了女主角……对于自己拙劣的演技感到烦心。“如果像那样的棒读就可以的话,那我也可以啊”,被业界的男孩子这样说的时候,虽然很不甘心,但是无法反驳。
现在想来,从小就觉得身边有工作就像理所当然的事一样,从来没有想过想要成长为怎样的自己。所以得到的工作也很少。那时候很迷茫,在升入大学之际,想过辞掉手里所有的工作。
很巧,担任我14岁时的作品和17岁时的作品的代理经纪人是同一个人。在决心辞掉的时候,我去表达了问候:“受您关照了。我想辞退业界的工作。”然后他非常热心地劝阻说:“太浪费了!继续做下去吧!”在儿童演员时期,被人说过“能代替你的人要多少有多少”。所以,像这样得到别人的认可是第一次。
“有人能对我说出这样的话,那么那个地方一定有我存在的意义……”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在之后的一天我给那个人打了电话“请让我加入事务所”。他就是我现在的经纪人。

在声优工作多起来之后,才体会到只有声优才能做到的事
下定决心真正走进这个世界的时候,才发现要做的不只是动画的配音。参加动画的event、做广播、接受采访,作为动画角色唱歌……需要做各种各样的工作。为此也烦恼过。
不过没有放弃。不管我如何觉得自己不行都有在身边支撑着我的人,我自己的性格也是比较不服输的那种。既然有很多事需要我去做的话,那么通通去做好了,当时是这样一种心境。
和2007年的《蛋黄酱萝莉》这部作品的相遇,让我觉得工作变得开心了起来。那时我扮演的是一个从冰箱里诞生的迷之生命体。台词只有“嘭~”“喵~”这样的拟声词。要如何通过拟声词来表达情感是一个艰巨的课题。而且很多台词需要我即兴发挥。我特别喜欢搞笑节目和冷笑话。所以在思考即兴表演的时候很开心。多亏了《蛋黄酱萝莉》,我渐渐知道了这份工作的乐趣。
演技没有正确答案,所以很多时候是自己和自己的战斗。没有老师,也没有考核排名。只有在录音现场中自己去学习和探索。但是配得如意的时候会被人称赞“很好”。那也是努力的动力吧。
能感觉到声优的工作渐渐多了起来。但也是因此才开始思考只有声优才能做到的事是什么。我想,大概是可以仅仅通过声音就能表达很多事……或者说,无法表达却可以传达,能将这些绝妙的事物传达给大家就好了。

有时候会想,真的是一门学问呢。比如说,常常会被要求用自然的演技。但是,总是不禁思考,在这个作品里,对于这个角色来说“自然的演技”到底是什么呢?在电视剧或者电影里,演员只要进入那个环境就会自然地和角色融为一体。但我所在的是录音棚,不能在麦克风面前仅仅扮演自然的自己就好。必须一边想象这个角色处于怎样的世界,在怎样的时刻,和怎样的人说话,一边演绎出自己心中理想的声音。如果不这样去表现,那么就不能满足“理想的演技”。而且,有些动画会将这种微妙之处说明得很清楚,有些却不会。这时,就必须配合监督和演出负责人脑海中的景象,和身边的声优们一边讨论一边随机应变。这一点,或许是其他工作所没有的吧。
也很考验精神力。每次在不同的录音棚,收到各种指示,氛围也会有改变。这时就必须顺应变化的同时端正自己的心态。这在音乐活动的时候也有所体会……虽然是在大家面前唱歌,但站在舞台上,曾感受过一瞬的孤独感。啊,现在的我必须努力呢,什么的。在配《PSYCHO-PASS》这部作品的时候,小朱被各种各样的人逼迫,非常辛苦。而坐上电车向录音现场移动的我,也是一副快要死去的表情。如果不把自己投入到这种地步就无法配好,这也是我没用的地方……。我不是那种开关一开就可以随意转换心情的人。所以像这样一头栽进去的方式,对我来说更适合吧。

因为对于“做不到”这件事很不甘心
因为不是那种会积极决定“这样做吧”“那样做吧”的人,所以由别人来设定难度或许会更合适。要说自己是猫还是狗的话,大概更像狗。只要有人扔了球就会为了取球而拼命跑起来。
去年拍电影的事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决定的,我听说的时候吓了一跳。最初感到了害怕有点退缩,但是又想,“如果子役时代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会高兴得跳起来吧?”。不管遇到了什么事总之先跳进去试试。会这么想,是因为对于“做不到”这件事很不甘心。演技是在自己积累的经验中磨砺出来的,所以必须不断扩宽自己的能力和演技的范围呢。
对于唱歌这件事也是,与其说是自己什么都决定好,不如说想做大家会感到开心的事。以动画为契机而喜欢我的大家,如果要以动画以外的东西作为回报的话,那么音乐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能让大家听到我的声音,能和大家见面。既然决定要做的话,那么就想做到让大家惊叹并享受其中,我身边有很多有这样想法的人帮助我。偶尔我也会说一些提案,比如自己写歌词能让大家更了解自己。像这样,staff的大家一起努力。

正因为有很多人给我这样的机会,才得以挑战各种各样的事吧……。但是,不管是唱歌,还是其他工作,所有的工作,于我来说都是为了“对声优的工作有所帮助”的尝试。最终,我所回归的还是声优的工作,除了声优,我什么都不是。“啊,我真的很喜欢配音呢……”会忍不住这样想。
虽然我常常会动摇,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渐渐地开始踏入上一世代的行列,很多录音现场里也出现了比我小的孩子。这时我就会感触颇深地想:必须像《Zegapain》时期,一直注视着我的前辈那样多给予后辈一些帮助呢。当然,也有像《PSYCHO-PASS》这样,大家都是比我年长的非常优秀的前辈们的现场。在一起配音的时候,常常会被带入不同的世界。觉得“前辈们真厉害啊”。不管怎么追赶都很遥远。想着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变成那样呢……。
说起《Zegapain》,之前有发表过,会发行10周年纪念的Blue-ray,届时会加入新的影像,也会有新录的东西。因为那时的我完全没想过十年后的自己还在做声优,所以能有像这样10年一直得以坚持的东西,觉得很感激。
虽然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是在这之后也想继续做声优。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了。或许,如果不再有声优的工作的话会在面包店工作吧。所以,为了能一直被需要,只有努力于当下了。



“如果像那样的棒读就可以的话,那我也可以啊”被这样说的时候,感到很不甘心
在幼儿园的时候,妈妈问我“有个儿童演员的面试”,我立刻说“想去!”,于是加入了子役事务所。在那之后会得到一些零零碎碎的儿童演员的工作。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去参加了动画片的试音,第一次尝试了声优。那时候给我的感觉就是:声优也是演员的一种。在去配音之前,对声优这项职业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
在那之后又过了一段时间,17岁的时候在Zegapain这部作品里第一次扮演了女主角……对于自己拙劣的演技感到烦心。“如果像那样的棒读就可以的话,那我也可以啊”,被业界的男孩子这样说的时候,虽然很不甘心,但是无法反驳。
现在想来,从小就觉得身边有工作就像理所当然的事一样,从来没有想过想要成长为怎样的自己。所以得到的工作也很少。那时候很迷茫,在升入大学之际,想过辞掉手里所有的工作。
很巧,担任我14岁时的作品和17岁时的作品的代理经纪人是同一个人。在决心辞掉的时候,我去表达了问候:“受您关照了。我想辞退业界的工作。”然后他非常热心地劝阻说:“太浪费了!继续做下去吧!”在儿童演员时期,被人说过“能代替你的人要多少有多少”。所以,像这样得到别人的认可是第一次。
“有人能对我说出这样的话,那么那个地方一定有我存在的意义……”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在之后的一天我给那个人打了电话“请让我加入事务所”。他就是我现在的经纪人。

在声优工作多起来之后,才体会到只有声优才能做到的事
下定决心真正走进这个世界的时候,才发现要做的不只是动画的配音。参加动画的event、做广播、接受采访,作为动画角色唱歌……需要做各种各样的工作。为此也烦恼过。
不过没有放弃。不管我如何觉得自己不行都有在身边支撑着我的人,我自己的性格也是比较不服输的那种。既然有很多事需要我去做的话,那么通通去做好了,当时是这样一种心境。
和2007年的《蛋黄酱萝莉》这部作品的相遇,让我觉得工作变得开心了起来。那时我扮演的是一个从冰箱里诞生的迷之生命体。台词只有“嘭~”“喵~”这样的拟声词。要如何通过拟声词来表达情感是一个艰巨的课题。而且很多台词需要我即兴发挥。我特别喜欢搞笑节目和冷笑话。所以在思考即兴表演的时候很开心。多亏了《蛋黄酱萝莉》,我渐渐知道了这份工作的乐趣。
演技没有正确答案,所以很多时候是自己和自己的战斗。没有老师,也没有考核排名。只有在录音现场中自己去学习和探索。但是配得如意的时候会被人称赞“很好”。那也是努力的动力吧。
能感觉到声优的工作渐渐多了起来。但也是因此才开始思考只有声优才能做到的事是什么。我想,大概是可以仅仅通过声音就能表达很多事……或者说,无法表达却可以传达,能将这些绝妙的事物传达给大家就好了。

有时候会想,真的是一门学问呢。比如说,常常会被要求用自然的演技。但是,总是不禁思考,在这个作品里,对于这个角色来说“自然的演技”到底是什么呢?在电视剧或者电影里,演员只要进入那个环境就会自然地和角色融为一体。但我所在的是录音棚,不能在麦克风面前仅仅扮演自然的自己就好。必须一边想象这个角色处于怎样的世界,在怎样的时刻,和怎样的人说话,一边演绎出自己心中理想的声音。如果不这样去表现,那么就不能满足“理想的演技”。而且,有些动画会将这种微妙之处说明得很清楚,有些却不会。这时,就必须配合监督和演出负责人脑海中的景象,和身边的声优们一边讨论一边随机应变。这一点,或许是其他工作所没有的吧。
也很考验精神力。每次在不同的录音棚,收到各种指示,氛围也会有改变。这时就必须顺应变化的同时端正自己的心态。这在音乐活动的时候也有所体会……虽然是在大家面前唱歌,但站在舞台上,曾感受过一瞬的孤独感。啊,现在的我必须努力呢,什么的。在配《PSYCHO-PASS》这部作品的时候,小朱被各种各样的人逼迫,非常辛苦。而坐上电车向录音现场移动的我,也是一副快要死去的表情。如果不把自己投入到这种地步就无法配好,这也是我没用的地方……。我不是那种开关一开就可以随意转换心情的人。所以像这样一头栽进去的方式,对我来说更适合吧。

因为对于“做不到”这件事很不甘心
因为不是那种会积极决定“这样做吧”“那样做吧”的人,所以由别人来设定难度或许会更合适。要说自己是猫还是狗的话,大概更像狗。只要有人扔了球就会为了取球而拼命跑起来。
去年拍电影的事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决定的,我听说的时候吓了一跳。最初感到了害怕有点退缩,但是又想,“如果子役时代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会高兴得跳起来吧?”。不管遇到了什么事总之先跳进去试试。会这么想,是因为对于“做不到”这件事很不甘心。演技是在自己积累的经验中磨砺出来的,所以必须不断扩宽自己的能力和演技的范围呢。
对于唱歌这件事也是,与其说是自己什么都决定好,不如说想做大家会感到开心的事。以动画为契机而喜欢我的大家,如果要以动画以外的东西作为回报的话,那么音乐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能让大家听到我的声音,能和大家见面。既然决定要做的话,那么就想做到让大家惊叹并享受其中,我身边有很多有这样想法的人帮助我。偶尔我也会说一些提案,比如自己写歌词能让大家更了解自己。像这样,staff的大家一起努力。

正因为有很多人给我这样的机会,才得以挑战各种各样的事吧……。但是,不管是唱歌,还是其他工作,所有的工作,于我来说都是为了“对声优的工作有所帮助”的尝试。最终,我所回归的还是声优的工作,除了声优,我什么都不是。“啊,我真的很喜欢配音呢……”会忍不住这样想。
虽然我常常会动摇,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渐渐地开始踏入上一世代的行列,很多录音现场里也出现了比我小的孩子。这时我就会感触颇深地想:必须像《Zegapain》时期,一直注视着我的前辈那样多给予后辈一些帮助呢。当然,也有像《PSYCHO-PASS》这样,大家都是比我年长的非常优秀的前辈们的现场。在一起配音的时候,常常会被带入不同的世界。觉得“前辈们真厉害啊”。不管怎么追赶都很遥远。想着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变成那样呢……。
说起《Zegapain》,之前有发表过,会发行10周年纪念的Blue-ray,届时会加入新的影像,也会有新录的东西。因为那时的我完全没想过十年后的自己还在做声优,所以能有像这样10年一直得以坚持的东西,觉得很感激。
虽然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是在这之后也想继续做声优。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了。或许,如果不再有声优的工作的话会在面包店工作吧。所以,为了能一直被需要,只有努力于当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