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像是打麻将:赢了当然更好,不赢也是可以的啊,这时候你就发现其实是更能发挥好的。因为你的精力投放给了外在的战斗,而不是给“我一定要赢”的想法消耗掉了。轻松快乐打麻将,反而会比“每局都一定要赢”的心态打得好。
如果真的某局输了,反思下就好了,别太折磨自己了。毕竟人不能每局都赢。
再举例说。明明该学习了,却控制不了打游戏,那就接纳人的自制力就是有限的。打了游戏了,安心打就好了,别自责了。自责完了,一会儿学习效率更低。
明明该闭嘴减肥,却还是吃上了。吃了你就安心吃呗,下次再注意。自控力固然是好品质,但是没有人能一直都自控成功的。自责完了,就没有精力留给自控力了,就更没有力气和信心减肥了。所以,别要求自己时时、事事都能强迫自己。
这就像是哪天突然磕着了受伤了,你还要骂自己不该受伤吗?伤着了就是伤着了啊。但是,如果你有一个“磕着自己就代表了愚蠢”的信念的时候,你就开始骂自己愚蠢了。
人生如此多艰,糟糕在所难免。别人还没来拆,别自己先拆起来了。受伤了,自己还得撒把盐,嫌弃自己一顿。何必呢?原谅自己这次就是糟糕就好了。
糟糕后,还嫌弃自己,就是内耗。糟糕后,原谅自己并安慰自己,就是积攒能量了。
—— 5 ——
如果你可以接纳自己,不再排斥自己,那恭喜你,这时候你终于可以看自己一眼了。你开始活在自己里,跟自己呆着了。内耗就拿掉了。
你依然可以追求优秀,只是当体验到不优秀的时候,别再排斥自己。你可以和你的糟糕在一起,然后努力,并非先花时间去骂它排斥它。
不再大量内耗的时候,你的优秀就会自然发生。
轻而易举的优秀,是轻松快乐的优秀。可是,文化和童年都给了你一种艰难的旅途——要优秀,就要苦大仇深,不相信优秀也可以轻松快乐。
当你愿意活在自己里,跟自己呆着的时候,自我反思才可能开始,成长也才可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