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吧 关注:222,738贴子:6,610,880
  • 3回复贴,共1

晁盖、柴进那就是凯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也许有人会说,天生当大哥者的处世之道,如此简单、如果美妙,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这样做呢? 我还是前面的话,普通人很难具备当大哥的心胸(愿意扶危济困);就算你有这种心胸,也不证明你拥有玩转这种处世之道的能力。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前面说过,晁盖、柴进那就是凯子;问题是,他们奉行的显然也是大哥的处世之道。换而言之,总是与那些比自己身份低的人打得火热,并且愿意帮助他们;而且也混出了不小的名声。 我为什么说晁盖、柴进就是凯子呢?因为,他们所作的事,只要投胎投好了,而且愿意这样做,谁也能做到。因为,不就是拿着家里的钱给别人花吗?因为,不就是拿钱买个好人缘吗?
一个人这样做时,如果是出于一种伟大的情操(同情弱者,愿意帮助弱者)。我们显然不能说他是凯子。如果他只是出于一种上位的手段,最后把混得栽到沟里了,那就是凯子了。这就好像拿钱投资,根本没有计划、根本没有目标,就是仗着家底厚,随便乱扔钱。
天生当大哥的人。获得名声只是手段,获得名声后,必须得会利用名声征服更多的人。当然了,征服更多人的目标,就是让自己不断上位。 晁盖、柴进的名声按理说也不小。但是,他们却显然不能用这种名声,征服更高层次的人。因为,他们的能力太有限了;而且也太缺乏魄力了。 当然了,他们不能靠名声征服更多的人,那靠此上位,就更无从说起了。
宋江的名声巨大。所以,武二哥一见宋江就是“纳头便拜”。如果宋江的能力非常有限。那武松与宋江相处几天后,肯定就会觉得宋江名声很大,但那是浪得虚名。所以,越相处就会越轻视宋江。 如果宋江与武松,相处出这种结果。宋江即使借凭名声,让武松“纳头便拜”了,又有什么用?因为,武二哥出门后,逢人就会说,宋江浪得虚名。这样一来,武松以后自然不会把宋江当回事了。就是宋江的招牌,恐怕也会因此抹黑了一大截。
宋江的名声巨大。所以柴进一见宋江,也是“拜倒在地”。问题是,如果宋江的能力非常有限。那与柴进和宋江相处几天后,肯定也会觉得宋江名声很大,但那都是浪得上虚名。如果宋江给柴进留下这种印象,柴进自然不会把宋江当回事了。而宋江的招牌,恐怕又会因此被抹黑了一大截。 其它比较有身份、有本事的人与宋江相处后。也是这要种感觉。那宋江的招牌,肯定早就砸了。
据说,历史上有一个诗人。曾写出“枫落吴江冷”的名句。而且,大约是因为他自我炒作的比较好,所以也混出了一些名声。他去求见一个当官的人,这个当官的人,因为久慕他的大名,所以非常高兴的接见了他。结果呢?这个当官的人,和他越聊越无趣;再看他拿作品,也是越看越没趣。于是,只送给他四个字,那就是,“见不逮闻”。说得通俗点,那就是,“听到你的名声,我非常佩服你;真正见到你,可是让我大跌眼镜了”。
许多人一见宋江的面,就是“纳头便拜”,通常是因为宋江自我炒作、包装的比较到位。换而言之,宋江用大哥的处世之道,让许多人愿意发自心底的尊敬他、崇拜他,更愿意四处传播他的美名。 而许多有身份的人,愿意与宋江以对等的地位相处,通常也就是因为有许多人尊敬、崇拜宋江,而且宋江的名声也很大。
问题是,宋江肚里如果没有干货。那些有身份的人,即使因为宋江名声很大,所以愿意与他以对等的身份相处,甚至愿意以小弟和身份与他相处。恐怕近距离与宋江接触后,也会送宋江一句“见不逮闻”。如果是这样,那宋江虽然拥有了众多尊敬他、甚至崇拜他的人,也拥有了巨大的名声,也很难借此上位了。
所以,你征服了小人物后。借此拥有了众多粉丝,又拥有了巨大的名声后。只是敲开了你上位的大门,换而言之,如果你肚里没有足够的干货,你爬上去,也无法真正站住脚的。 宋江一见柴进面,就把柴进侃得神魂颠倒;宋江与武松相处几天,就能让武松脱胎换骨。显然证明,他的肚子里面,是有着足够干货的。所以,柴进、武松最初可能只是慕宋江大名,但是一经接触,马上就是真心真心佩服宋江、甚至崇拜宋江了。


1楼2017-01-29 17:51回复
    标题精华到直接戳本质。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1-29 18:35
    回复
      但那些干货是什么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7-01-29 19: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