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本国寺之战
在可信度高的史料中首次出现光秀之名,是《信长公记》里关于本国寺防卫战的段落。这是有关三好三人众在永禄十二年(1569)一月四日袭击暂居于本国寺的足利义昭的事件,而《信长公记》在这里提到了明智十兵卫等十三位据守本国寺抵抗敌人的人员名单。

这十三个人分别是:
细川典厩、织田左近、野村越中(守)、赤座七郎右卫门、赤座助六、津田左马丞、渡边胜左卫门、坂井与右卫门、明智十兵卫、森弥五八、内藤备中(守)、山县源内、宇野弥七。
咋看之下似乎没有什么能把“明智”与明智光秀连接起来的有力证据,但请仔细观察这位和明智光秀一起作战的伙伴野村越中(守),是否感到眼熟?
没错,他曾在《永禄六年诸役人附》足利义昭家臣团里初次登场。

也就是说,“明智”的同僚野村越中守在本国寺之战参战,恰好这场战役里有一位叫“明智光秀”的人。可惜,分析历史是不能随便用“恰好”这种暧昧的词来打发群众的,那么,我们来观察另外两个证人提供的证词。
山科言继在《言继卿记》中指出,本国寺遭遇袭击爆发战事,足利义昭的主要战斗力是他的足轻众。

「武家御足轻众以下二十余人讨死云云」
从山科言继的记载中可以发现,本国寺之战爆发时,足利义昭的足轻众有二十余人战死,明智光秀则是在《信长公记》里有记载到与其他十二位同僚以足利军的身份参加了这场战斗。通过以上验证,足轻众中的“明智”者是明智光秀的可能性便提高了。接下来再看第二位证人的证词。
路易斯·弗洛伊斯于足利义辉在位的永禄八年(1563)来到日本,与天主教大名多有深交,和织田信长的交情更是身后,熟知信长周边的消息。
本能寺之变爆发四个月后的天正十年(1582)十月,弗洛伊斯在呈给耶稣会本部的《一五八二年日本年报增补》中写道:
「光秀乃卑贱之步卒(光秀はいやしい歩卒であった)」
“步卒”是《一五八二年日本年报增补》从葡萄牙语翻译成日语、在日本国内出版时的译本中使用的词汇,原意是“步行作战的士兵”,指的便是日本自古以来就已经存在的作战单位“足轻”。翻遍整个《永禄六年诸役人附》并没有第二个姓明智的幕府官员,加上有一级史料《信长公记》的佐证,这位足利义昭旗下的足轻“明智”者,便是明智光秀。
弗洛伊斯于永禄八年(1565)至天正四年(1576)的十一年间,在畿内进行传教活动。起先获得足利义辉的许可开始进行教会建设,在义辉遇袭身亡时逃出京都避难,又于足利义昭上京后再次获得传教许可,和足利义辉、足利义昭的官员以及细川藤孝本人多有接触,有关光秀的事也是在此时得知的。
明智光秀既然早先为细川藤孝的低层工作人员,他又是什么时候变成了足利义昭的足轻众成员?
左右了光秀命运的事件发生在永禄八年(1565)五月,那就是松永久秀和三好三人众合谋袭击杀害将军足利义辉一事。不仅许多幕臣战死,同时也失去了应该侍奉的主君。虽然细川藤孝等人在近江起兵拥立足利义昭继承将军之职,但足利义昭因为受到战乱困扰,无法以正当过程和手续上洛进行仪式交替,加上三好三人众立另一位叫足利义荣的公方后人担任新将军,三好三人众的实力又较为庞大。因此能否由足利义昭推翻足利义荣继承,都还是未知数。幕府的一部分官员家臣便追随足利义昭前往近江寻求帮助,另一部分则留在京都。
足利义昭逃到近江后,立即在永禄八年(1565)七月请求上杉谦信、武田信玄、朝仓义景、织田信长等各地大名助其继承将军,又在该年十月发布私文书和禁令意求发挥幕府的功能。但是,只带来一部分幕臣的义昭,其自称的「幕府」当下陷入极度缺乏人才的窘况。
前述《永禄六年诸役人附》的后半部,正好显示出此时幕府为了弥补空缺而大量起用人才。后半部加入了许多不见于前半部的人物名字。御供众十三人中有十人、御部屋众十五人中有十一人、申次六人中有二人、足轻众十四人中则有十人都是新面孔,而这些人全都是新录用的人员。
本为细川藤孝下级家臣的明智光秀,也是在此时被录用为足轻众,为了填补空缺,各个幕府官员都有推举家臣给足利义昭的行为,细川藤孝也推了自己的家臣光秀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