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得道则四海归心、失道则天下大乱
文/章天章
白云千载,物换星移,孔子那一声“天下无道已久矣”的叹息又飘过了2500年,神州大地上,经历了江山易主,分分合合,辉煌二十四史中,看不尽多少天朝盛世的繁华,听完多少国破家亡的悲音,“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为何胜地不常,盛筵难在,繁华落尽,兵连祸结,烽火连天?翻开《史记》第一卷,太史公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大道昌明的时代。五位贤君,圣主统领天下,协和万国,他们分别是轩辕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轩辕皇帝在位时,九黎族的首领蚩尤作乱,传说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全长着猛兽的身体,铜头铁额,以沙石为食,凶猛无比,他们制造各种各样的兵器,侵略别的部落。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在逐鹿之野与蚩尤作战,蚩尤令风伯雨师纵风雨和大雾,正在危急关头九天玄女将兵信神符授予黄帝,最终蚩尤兵败被擒。平定蚩尤叛乱后,黄帝巡行天下,获得上天赐给的宝鼎,观测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以制定历法,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并驯养鸟兽蚕虫,帝德广布之下,“天不异灾,土无别害,水少波浪,山出珍宝”。
黄帝归位以后,他的孙子高阳即什,就是颛顼帝,颛顼传位给帝喾,帝喾传位给尧,《五帝本纪》上说,尧帝仁德如天,智慧如神,他按照28星宿在天空中出现的方位,来掌握春分,夏至,秋纷,冬至等节气,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并教民按照节令从事生产。
尧在位七十年后的一天,他问掌管四方诸侯的领袖说,“四岳,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你们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岳回答说,“为人君者当德配天地,光被四表,我们的德行都鄙陋得很,不敢玷污帝位,有一个叫舜的人,德行出众,或许可以担此重任。四岳看到尧探询的目光就继续说道,“舜是个盲人的儿子,他的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但是舜却能和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使他们不走向邪路”。尧说,“好啊,我将令我的两个女儿下嫁给他,以观德于舜。”
舜是冀州人,他曾经在历山耕田,在雷泽捕鱼,在黄河岸边做陶器。因为舜的道德教化,在耕田的地方,人们都互相退让地界,他捕鱼的地方,人们都退让好的捕鱼位置,他制作陶器的地方,再也没有出现过次品,他无论走到哪里,哪个地方一年就会变成一个村落,两年就会变成小镇,三年就变成一个大都市了,尧认为舜很好,就让他担任司徒之职,于是百姓就都懂得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道理;舜管理百官,百官制事就有条不紊,舜接待诸侯宾客,远方的客人就变得庄敬和悦了。最后,尧让舜到山林川泽去,赶上暴风雷雨,舜也没有迷路误事。尧认为舜圣智圣德,就让舜代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
舜于是观测北斗七星以判断政策得失,祭拜上帝和天地四时,又祭祀名山大川,和各路神祗。接着他召见诸侯,协调校正四时节气,统一音律和度量衡的标准,修明五种礼仪;按照四方诸侯,公、侯、伯、子、男这五种封爵分发给他们象征瑞信的五种玉圭;,宽减五种刑罚。舜又每五年一次巡行天下,向诸侯讲述治国的道理。
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贤,就没把帝位传给他。尧说:“把帝位传给丹朱,虽然丹朱得利,但是天下人受害,不传给丹朱,虽然丹朱不得利,但是天下人得利。总不能为了一个丹朱害了天下的人啊。”尧观政于舜二十年后,让顺接掌天子之位,又过了28年,尧帝驾崩,百姓悲哀,如表父母。舜治丧三年,然后将天下让给丹朱,自己避居南河,但是来朝觐的诸侯都到舜那里去,而不朝觐丹朱,诉讼的人也来找舜而不找丹朱,讴歌者讴歌舜而不讴歌丹朱。舜说,“这是天意啊!”这才登临帝位。
文/章天章
白云千载,物换星移,孔子那一声“天下无道已久矣”的叹息又飘过了2500年,神州大地上,经历了江山易主,分分合合,辉煌二十四史中,看不尽多少天朝盛世的繁华,听完多少国破家亡的悲音,“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为何胜地不常,盛筵难在,繁华落尽,兵连祸结,烽火连天?翻开《史记》第一卷,太史公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大道昌明的时代。五位贤君,圣主统领天下,协和万国,他们分别是轩辕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轩辕皇帝在位时,九黎族的首领蚩尤作乱,传说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全长着猛兽的身体,铜头铁额,以沙石为食,凶猛无比,他们制造各种各样的兵器,侵略别的部落。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在逐鹿之野与蚩尤作战,蚩尤令风伯雨师纵风雨和大雾,正在危急关头九天玄女将兵信神符授予黄帝,最终蚩尤兵败被擒。平定蚩尤叛乱后,黄帝巡行天下,获得上天赐给的宝鼎,观测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以制定历法,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并驯养鸟兽蚕虫,帝德广布之下,“天不异灾,土无别害,水少波浪,山出珍宝”。
黄帝归位以后,他的孙子高阳即什,就是颛顼帝,颛顼传位给帝喾,帝喾传位给尧,《五帝本纪》上说,尧帝仁德如天,智慧如神,他按照28星宿在天空中出现的方位,来掌握春分,夏至,秋纷,冬至等节气,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并教民按照节令从事生产。
尧在位七十年后的一天,他问掌管四方诸侯的领袖说,“四岳,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你们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岳回答说,“为人君者当德配天地,光被四表,我们的德行都鄙陋得很,不敢玷污帝位,有一个叫舜的人,德行出众,或许可以担此重任。四岳看到尧探询的目光就继续说道,“舜是个盲人的儿子,他的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但是舜却能和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使他们不走向邪路”。尧说,“好啊,我将令我的两个女儿下嫁给他,以观德于舜。”
舜是冀州人,他曾经在历山耕田,在雷泽捕鱼,在黄河岸边做陶器。因为舜的道德教化,在耕田的地方,人们都互相退让地界,他捕鱼的地方,人们都退让好的捕鱼位置,他制作陶器的地方,再也没有出现过次品,他无论走到哪里,哪个地方一年就会变成一个村落,两年就会变成小镇,三年就变成一个大都市了,尧认为舜很好,就让他担任司徒之职,于是百姓就都懂得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道理;舜管理百官,百官制事就有条不紊,舜接待诸侯宾客,远方的客人就变得庄敬和悦了。最后,尧让舜到山林川泽去,赶上暴风雷雨,舜也没有迷路误事。尧认为舜圣智圣德,就让舜代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
舜于是观测北斗七星以判断政策得失,祭拜上帝和天地四时,又祭祀名山大川,和各路神祗。接着他召见诸侯,协调校正四时节气,统一音律和度量衡的标准,修明五种礼仪;按照四方诸侯,公、侯、伯、子、男这五种封爵分发给他们象征瑞信的五种玉圭;,宽减五种刑罚。舜又每五年一次巡行天下,向诸侯讲述治国的道理。
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贤,就没把帝位传给他。尧说:“把帝位传给丹朱,虽然丹朱得利,但是天下人受害,不传给丹朱,虽然丹朱不得利,但是天下人得利。总不能为了一个丹朱害了天下的人啊。”尧观政于舜二十年后,让顺接掌天子之位,又过了28年,尧帝驾崩,百姓悲哀,如表父母。舜治丧三年,然后将天下让给丹朱,自己避居南河,但是来朝觐的诸侯都到舜那里去,而不朝觐丹朱,诉讼的人也来找舜而不找丹朱,讴歌者讴歌舜而不讴歌丹朱。舜说,“这是天意啊!”这才登临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