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洛阳汉服社吧 关注:544贴子:1,918
  • 2回复贴,共1

汉式婚礼中为什么要用大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些年来,汉式婚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喜爱,这自然是和婚礼中所蕴含的情感色彩有关。在汉式婚礼中,大家经常会看到一对大雁的身影。那为什么婚礼中要用到大雁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婚礼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礼仪之一。因此自古便受到人们重视。为了结束周代之前混乱的婚姻制度,周公制礼作乐中,定下了婚礼的样本。按照周礼的要求,贵族男女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前,需要经过六道程序方可正式结为夫妻,称为“六礼”。


“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阶段。其中,有五个环节要用到雁。
1、纳彩。男孩看上女孩,让家长找媒人向女方家提亲,得到应允后,男方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按惯例要送大雁,数量一般是两只。
2、问名。就是媒人代表男方了解女方姓名和生辰八字。媒人到女方家问名,也要拎两只雁。
3、纳吉。就是订婚,确定婚姻关系。在问名后,把占卜、合婚,卜得适合结婚的吉兆通知女方的仪式,也叫“订盟”,是婚礼中关键礼仪。《仪礼·士昏礼》记载:“纳吉用雁,如纳采礼。”
4、纳征。又称“纳币”,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是成婚阶段的重要仪式。现在叫“过大礼”。这项仪式是“六礼”中唯一不用雁的仪式。
5、请期,民间俗称“提日子”、“送日头”,就是选定并通告迎娶吉日的礼仪程序,要送雁。
6、亲迎,是新郎亲自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为正式的婚礼,也要用雁。
周代婚姻“六礼”中有五礼要用雁,原因何在?清代有学者认为,雁不是家禽,需捕猎才能获得,以雁为礼,强调贵族男子的孔武有力,这在农耕社会是十分重要的品格。




IP属地:河南1楼2017-05-15 10:58回复
    《女医明妃传》里面,也先向女医允贤求婚,带了一只雁。允贤假装糊涂就给放生了。这个也是有典故和来历的。
    《白虎通义》有云: 贽用雁者,取其随时而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也。又昏礼贽不用死雉,故用雁也。
    说白了,就是雁是候鸟,随气候变化南北迁徙并有定时,且配偶固定。古人认为,雁南来北往顺乎阴阳,配偶固定合乎礼仪,因此婚姻以雁为礼,既象征一对男女的阴阳和顺,也象征婚姻的忠贞不一。因此在婚姻中要用雁为礼。

    元代文学家元好问的《雁丘词》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诗中说的就是大雁情。大雁是终身一侣,天涯共飞,是世间最有感情的鸟之一。它最懂乡思,冬去春来,飞行十分有序。古人正是利用雁的这一习性和美誉,才把其作为贽见之礼。


    IP属地:河南2楼2017-05-15 10:59
    回复
      2025-08-22 11:00: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古人之所以婚姻中雁,我们认为与雁的文化属性有关:
      知时守信。雁,冬天往南飞,春天往北飞,随季节迁徙,时间不差分毫,被认为是最守信的鸟类。古代“男女授受不亲”,特别是女子几乎没有任何社会交往,如果男方不守信用,会给女方带来很大的麻烦,以雁为礼强调的是信用。
      仁义乐群。雁是社会性很强的吧鸟类,飞行时有领头雁,两侧是力气大飞行能力强的雁,老弱病残在中间。如果飞行过程中,有雁病死或累死,雁群都要徘徊再三,反复哀鸣,这种对于同类的感情和责任,也是步入婚姻殿堂的青年男女所需要的品质。
      明礼知类。古代社会讲等级、进秩序。《白虎通·嫁娶篇》则曰:“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逾越也。”婚礼中的等级秩序包括新人要孝敬长辈,结婚顺序要先兄后弟等等。
      到后来,由于大雁对爱情的忠贞,以及雁不易获得,因此人们不忍猎之,就逐渐木头刻制的大雁来代替,并为之彩绘,于是也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木雁造型:




      IP属地:河南3楼2017-05-15 10: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