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从一开始,吃瓜群众(包括我)就对制作人选人各种非议。到了15强以后更是越级越烈。
不过在我的角度来说,其实制作人都没选错,小青龙(其实我还挺喜欢他的)的落选是因为没看明白“阶级属性”
其实从很多人议论说某某不够资格做制作人开始,大家就已经进入一个错误的思路了。
制作人一定要是说唱水平很高吗?
不是的,他们必须具有商业资源和“代表性”。
这里的代表性不是指实力,而是代表了组成说唱音乐中的某个群体。
就像当年《超级星光大道》为什么有个形象设计师作为常驻评委?因为作为一个明星包装是必须的。
那么三个制作人分别代表了什么群体呢?
哈啤兄弟(热狗&张震岳)

代表群体:说唱音乐人
这个群体是大家一贯熟知,也是说唱音乐里面最主要构成部分。毕竟没有说唱音乐人,哪来的说唱。
所以这个群体没什么好说的,虽然会被质疑有比他们还有代表性,不过他们代表这一群体其实也无可厚非。这个群体因为专于说唱音乐,所以往往只能在这个领域发展,电影、电视剧基本绝迹,甚至不会唱其他类型的音乐。
因此他们关注的是在嘻哈音乐上有技巧或者有特色的人。
再看一下他们选择人:
1、艾福杰尼(资深实力rapper)
2、黄旭(资深实力rapper)
3、GAI(资深实力rapper)
4、大笑(虽然资历不够,但勉强也算一个有潜力的说唱歌手,声音确实好听)
5、孙八一(资深实力rapper)
总结:
他们选择的人或者有些是看重实力,有些是看重潜力。但都是围绕着说唱技巧等为主的,至于形象、商业包装等其实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GAI、艾福杰尼是节目力推(没有贬低),不然看到他们组除了个女的以外,基本都是形象一般蛇眉鼠眼的一群流氓。
freestyle(吴亦凡)

代表群体:综合性艺人
这里不讨论实力,而是这类人在娱乐圈的发展方向定义。这类人可以唱、可以跳、可以演,可以实力圈粉也可以卖萌赚钱。没有贬义,他们有说唱的能力但并不专注于此。但他们确实是说唱音乐里他们一个非常大的构成群体,像很多歌影视三栖的明星都是如此(弱弱地说,其实在我眼里周董也是这样的属性)
因此他选人时除了一定的实力外,是否有商业包装价值也是很关键的。
再看一下他选择的人:
1、小白(节目力推,外观形象值得包装)
2、PG ONE(节目力推,外观形象值得包装)
3、TT(节目力推,外观形象值得包装)
4、双胞胎(外观形象值得包装)
5、MC靖(不需要包装,本身就是个歌影视三栖的艺人)
总结:
再重申一次,这个定位并不覆盖实力,而是这类人的发展方向。可以能看到如果不开口纯看外表,这组都是有形象有商业价值的偶像。所以那些“偶像型选手”去找吴亦凡其实是对的,只是即使再注重商业价值但实力是基础的要素,何况他选的人商业可塑性比选过秀的“偶像”高多了。
公熊(潘玮柏)

代表群体:流行歌手
这类人也在说唱音乐里占了非常大的比重,不少的歌手都会有那么几首混入说唱元素的歌。这类人不像综合性艺人那样“爱好”广泛,但也不会像说唱音乐人那样只专供一项。他们的说唱水平或许很高但更注重的是声音辨识度,音乐适应力,观众接受度。
因此他选择的人除了说唱,更多是关注音乐性。
看他选的人:
1、vava(有深厚电音资历,声音有观众缘,风格偏流行不小众)
2、bridge(音乐自成一派,有新意也不太小众,辨识度高)
3、李大奔(音乐适应性高)
4、鬼卞(声音辨识度高)
5、胡旭(不好意思,真正被剪辑剪没的不是黄旭,其实是胡旭。让你有镜头但没特点才是最高境界。)
总结:
不管选得人以后怎么发展,作为流行歌手代表的潘玮柏肯定是会以流行歌手的眼光来寻找选手的。也因此五人团队PK时,潘玮柏队伍做得成品是观众接受度最高的,因为它比较贴近流行音乐。小青龙跑过去,即使他在说唱水平上排第一也没有。
不过在我的角度来说,其实制作人都没选错,小青龙(其实我还挺喜欢他的)的落选是因为没看明白“阶级属性”
其实从很多人议论说某某不够资格做制作人开始,大家就已经进入一个错误的思路了。
制作人一定要是说唱水平很高吗?
不是的,他们必须具有商业资源和“代表性”。
这里的代表性不是指实力,而是代表了组成说唱音乐中的某个群体。
就像当年《超级星光大道》为什么有个形象设计师作为常驻评委?因为作为一个明星包装是必须的。
那么三个制作人分别代表了什么群体呢?
哈啤兄弟(热狗&张震岳)

代表群体:说唱音乐人
这个群体是大家一贯熟知,也是说唱音乐里面最主要构成部分。毕竟没有说唱音乐人,哪来的说唱。
所以这个群体没什么好说的,虽然会被质疑有比他们还有代表性,不过他们代表这一群体其实也无可厚非。这个群体因为专于说唱音乐,所以往往只能在这个领域发展,电影、电视剧基本绝迹,甚至不会唱其他类型的音乐。
因此他们关注的是在嘻哈音乐上有技巧或者有特色的人。
再看一下他们选择人:
1、艾福杰尼(资深实力rapper)
2、黄旭(资深实力rapper)
3、GAI(资深实力rapper)
4、大笑(虽然资历不够,但勉强也算一个有潜力的说唱歌手,声音确实好听)
5、孙八一(资深实力rapper)
总结:
他们选择的人或者有些是看重实力,有些是看重潜力。但都是围绕着说唱技巧等为主的,至于形象、商业包装等其实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GAI、艾福杰尼是节目力推(没有贬低),不然看到他们组除了个女的以外,基本都是形象一般蛇眉鼠眼的一群流氓。
freestyle(吴亦凡)

代表群体:综合性艺人
这里不讨论实力,而是这类人在娱乐圈的发展方向定义。这类人可以唱、可以跳、可以演,可以实力圈粉也可以卖萌赚钱。没有贬义,他们有说唱的能力但并不专注于此。但他们确实是说唱音乐里他们一个非常大的构成群体,像很多歌影视三栖的明星都是如此(弱弱地说,其实在我眼里周董也是这样的属性)
因此他选人时除了一定的实力外,是否有商业包装价值也是很关键的。
再看一下他选择的人:
1、小白(节目力推,外观形象值得包装)
2、PG ONE(节目力推,外观形象值得包装)
3、TT(节目力推,外观形象值得包装)
4、双胞胎(外观形象值得包装)
5、MC靖(不需要包装,本身就是个歌影视三栖的艺人)
总结:
再重申一次,这个定位并不覆盖实力,而是这类人的发展方向。可以能看到如果不开口纯看外表,这组都是有形象有商业价值的偶像。所以那些“偶像型选手”去找吴亦凡其实是对的,只是即使再注重商业价值但实力是基础的要素,何况他选的人商业可塑性比选过秀的“偶像”高多了。
公熊(潘玮柏)

代表群体:流行歌手
这类人也在说唱音乐里占了非常大的比重,不少的歌手都会有那么几首混入说唱元素的歌。这类人不像综合性艺人那样“爱好”广泛,但也不会像说唱音乐人那样只专供一项。他们的说唱水平或许很高但更注重的是声音辨识度,音乐适应力,观众接受度。
因此他选择的人除了说唱,更多是关注音乐性。
看他选的人:
1、vava(有深厚电音资历,声音有观众缘,风格偏流行不小众)
2、bridge(音乐自成一派,有新意也不太小众,辨识度高)
3、李大奔(音乐适应性高)
4、鬼卞(声音辨识度高)
5、胡旭(不好意思,真正被剪辑剪没的不是黄旭,其实是胡旭。让你有镜头但没特点才是最高境界。)
总结:
不管选得人以后怎么发展,作为流行歌手代表的潘玮柏肯定是会以流行歌手的眼光来寻找选手的。也因此五人团队PK时,潘玮柏队伍做得成品是观众接受度最高的,因为它比较贴近流行音乐。小青龙跑过去,即使他在说唱水平上排第一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