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云:“夫礼,始于冠”、“男子二十,冠而字”。也就是说,男子二十及冠时要取字。说到字,汉韵君首先想到的就是诗仙李白。

李白,字太白
谁让他的字最好记住呢。那么,为什么李白取字太白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汉韵君还得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人为什么有的名后还得取字?

为什么取字?
我们先来分清名和字。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仪礼·士冠礼》:“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二十岁成年,要举行冠礼,标志本人要出仕,进人社会。
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所有才有“待字闺中”这么一说。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概而言之,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字,主要用于他称。当然,有时也依对话双方的相互地位而定。彼此地位相当者,尊称别人用字不用名,谦称自己用名不用字;而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上级对下级,也可以称名而不称字,这样显得更亲切。如果说起名是为了分彼此,那么取字就是为了明尊卑。这是名与字功能的基本区别。

那么怎样取字呢?
古人取字十分讲究。下面是常见的几种取字方法:
1 意义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并列式”。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
2 意义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称做“辅助式”。如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互为辅助。
3 意义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这种情况可称为“矛盾式”。如,朱熹,宇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刘过,字改之。改了就不为过错。
4 意义相顺的: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这种情况,可称做“扩充式”。如,曹操,字孟德。《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字和名在一句话里,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对名作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
5 意义相延的:即表率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延伸式”。如,杜牧,字牧之。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释了牧的含义。
6 表仰慕的:表示对前贤先哲的仰慕之意。如,齐文学家颜之推,倾慕春秋时晋人介之推的节操,故与之同名,又以其姓氏为字。
现在大家知道李白为什么取字太白了吧?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这是对太意的延伸。

李白,字太白
谁让他的字最好记住呢。那么,为什么李白取字太白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汉韵君还得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人为什么有的名后还得取字?

为什么取字?
我们先来分清名和字。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仪礼·士冠礼》:“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二十岁成年,要举行冠礼,标志本人要出仕,进人社会。
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所有才有“待字闺中”这么一说。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概而言之,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字,主要用于他称。当然,有时也依对话双方的相互地位而定。彼此地位相当者,尊称别人用字不用名,谦称自己用名不用字;而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上级对下级,也可以称名而不称字,这样显得更亲切。如果说起名是为了分彼此,那么取字就是为了明尊卑。这是名与字功能的基本区别。

那么怎样取字呢?
古人取字十分讲究。下面是常见的几种取字方法:
1 意义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并列式”。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
2 意义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称做“辅助式”。如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互为辅助。
3 意义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这种情况可称为“矛盾式”。如,朱熹,宇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刘过,字改之。改了就不为过错。
4 意义相顺的: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这种情况,可称做“扩充式”。如,曹操,字孟德。《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字和名在一句话里,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对名作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
5 意义相延的:即表率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延伸式”。如,杜牧,字牧之。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释了牧的含义。
6 表仰慕的:表示对前贤先哲的仰慕之意。如,齐文学家颜之推,倾慕春秋时晋人介之推的节操,故与之同名,又以其姓氏为字。
现在大家知道李白为什么取字太白了吧?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这是对太意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