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削月朔吧 关注:4贴子:228
  • 4回复贴,共1

我做了500例职业咨询,发现没取得成就的人都有一个特点(转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做了500例职业咨询,发现没取得成就的人都有一个特点(转载)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10-31 23:50回复
    写在前面的话:
    最近这段时间,我陆陆续续对这两年做过的职业咨询案例进行了一次整理与复盘,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真相。
    那就是,在知识过剩的时代背景下,如果一个人没有方向和目标,不能聚焦到一个点上,那么你所学到的东西只是这个领域的常识,而这些常识本身带不来任何优势。
    如果你所掌握的知识都能在百度上搜到,那么请问你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这就是很多人看起来很努力却依然没有取得成就的原因所在!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10-31 23:51
    回复
      01 想要有所成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最让人羡慕的一类人,就是从小就明确自己的天赋和特长并树立职业梦想的人。
      这类人的家境和成长环境相对比较优渥,长辈们也多有所成就,在家庭耳濡目染的影响下,他们从小就对很多事情的运作规律了若指掌,在父母的启发下,也早早规划好了自己的人生。
      比如我曾经访谈过的一位上市集团的财务总监X姐。
      X姐的父亲是位投资人,母亲是一家公司的财务主管,在X很小的时候,家里就堆满了各种金融类的期刊、杂志和报纸,8岁的X每天都会阅读《21世纪经济报道》,到了高中基本上就明白了股票市场的运作规律,所以高三填报志愿那年,就在很多同学抓耳挠腮不知道填报什么专业的时候,X则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国内一所知名学府的财务管理专业,并立志成为财务领域的专业人士。
      要知道,类似X这样的成长路径,是很多普遍家庭很难实现的。
      从我经手的职业生涯案例来看,多数人之所以在成年后感觉一事无成,很大程度上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这种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的启发和引导、以及从小对于孩子品格的培养。
      想想那些优等生,如果不是父母从小培养他们的品格和习惯,让他们在学习这件事上体会到成就感,难道谁不知道游戏比学习更好玩吗?
      之所以他们能够摆脱游戏的巨大诱惑,是因为他们学进去了,这才体会到学习这件事的巨大乐趣。
      世间的乐趣分两种。
      一是浅层乐趣。
      这种乐趣不需要多大的努力就能达成,比如感官上的刺激,你夏天吃口冰淇淋就会感觉到很爽,这完全不需要努力,你只要通过感官就能体会到爽感。
      二是深层乐趣。
      这种乐趣一开始的 面目并不友善,甚至是以困难的形式出现的,比如一道难解的方程,但你通过努力破解了,就会感受到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恰恰是你付出努力的结果,不是唾手可得的,这种成就感更持久更深入,也是自信心的重要来源。
      而很多咨询者之所以会迷茫不自信,就是因为成长过程中较少体验到深层乐趣。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10-31 23:52
      回复
        02 如果不是命运的宠儿,你需要打破脑中的幻想
        许多教育专家建议,做父母的应该让小孩们练习一项爱好并争取达到专业水平,并不是为了未来让他们从事这个行业,而是要让他们清楚专业和业余的区别,等他们将来想清楚自己想干什么的时候,知道干到什么水平才算入门、什么才算顶尖。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达到过专业的水平,可能一辈子在任何领域都是一个“爱好者”的角色。
        这才是赤裸裸的现实。
        很多咨询者对现状不满,总是在寄希望于有一天能够突然发现自己的爱好,从此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直达人生巅峰了。
        事实上,即便天赋异禀的人,如果没有大量反复的练习,也很难端上专业的饭碗。
        莫扎特六岁第一次写协奏曲,在此之前,父亲已经指导他练习超过了6500个小时;
        丁俊晖八岁半开始练习台球,初一辍学后,每天平均练习10小时,18岁那年成为英国锦标赛冠军时,已经练习超过了1.75万个小时;
        巴菲特在2011年投资IBM之前,看过IBM50年来所有的年报,而在1998年决定投资可口可乐之前,阅读过该公司1892年之后所有的年报......
        是啊,我们太热衷于看似速成而占尽便宜的事情了,误认为这个世界一定存在神奇的方法能够一夜成名,学个“世界级”的课程立即就能达到顶尖级水平,其实正如有句话说的那样——高手都在单调的重复中生成,贪图捷径就不配做高手。
        我曾遇到过一位咨询者K。
        她在找我咨询前,感觉自己对花艺感兴趣,就兴冲冲地辞去了工作报了花艺班,她的梦想就是开一家鲜花店,早日实现“白富美”的人生理想。
        然而现实给了她一记重重的教训。
        学完这门手艺之后,她在家附近租了一间门面兴冲冲开了一家鲜花店,却鲜有人进店买花,结果开了没有三个月,就耗尽了手头所有的积蓄,以惨败收场。
        如今很多的学习,说到底只是一个入门级的培训,你学会之后只是掌握了最基本的知识和操作常识,这些并不稀奇,而想要在一个行业里有所成就,哪个不需要夜以继日的钻研和磨砺呢?
        很多人天真地以为,自己考个什么证书,俨然就可以成为那个行业的从业者了。
        事实上,考证只是微不足道的开始,你是否打算潜心在这个行业里深耕细作,是否愿意投入时间精力钻研,你能否做到专业水准,这才是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差异的原因所在。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10-31 23:53
        回复
          03 你总以为成功很神奇,事实上成功毫无秘密可言
          或许你会问我,如果没有目标和方向,人生是不是完蛋了呢?
          我想告诉你的是,基于成长背景家庭环境等各种因素限制,没有目标和方向的人占绝大多数;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人就此沉沦永无出头之日。
          如果你具有这样一股劲头,那就是不论你做什么,都愿意下功夫并持之以恒,甚至做不好不罢休,你同样可以获得属于你的成就和辉煌。
          我上学那会儿,班里有个同学Y。
          Y身上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论学什么课,她都要想办法把这门课学好。
          我当时觉得不可思议,曾经问过Y:“你为什么学什么课都这么带劲?难道你就没有自己不喜欢的功课吗?”
          Y笑着告诉我:“我这个人并没有多么远大的目标,也没有多么长远的打算。我总觉得,一步一个脚印去做,铁定能干好;如果再有一些机会,就一定能抓住。”
          就是这位Y同学,高考那年与第一志愿失之交臂,被调剂到了中文系。
          在上大学期间,Y依然尽力学好每一门课,后来依旧拿到了系里第一的名次,考研的时候一举考取了复旦大学的中文系专业,因为在Y看来,既然学了中文系,就要往国内最顶尖的学府里去。
          后来的Y一路读到了博士,如今就职于国内某高等学府,这些年她在核心期刊发表过专业论文无数,成为那所高校里为数不多被破格提拔的副教授。
          毋庸置疑,Y也代表了一类职场高手。
          他们个人没有什么明确目标和方向,不是非要做什么才开始做,也没有特别的兴趣,但只要告诉他们做什么,他们都愿意下功夫持之以恒,做不好不罢休。
          这样的人,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10-31 23: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