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很多肾病患者都遇到过上面的对话,或者有类似的困惑。医生既要我增加“优质蛋白”的比例,又要让我少吃肉,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当然不是!
只是门诊医生太忙碌,没有多的时间给你解释。这里,艾医生为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一看就明白啦!
►老李原本每天可以吃70g蛋白质, 其中35g来自于瘦肉、鸡蛋、牛奶等食物,属于优质蛋白。
►现在,老李诊断为肾病,需要低蛋白饮食,每天只能摄入50g蛋白质,并需要保证其中60%来源于优质蛋白。

从上面的图示,我们可以发现,老李优质蛋白的摄入量减少了,但所占的比例却增加了。再仔细看,我们发现,真正的变化其实是:减少了少量的优质蛋白和大量的非优质蛋白!
肾病饮食的关键——减少非优质蛋白
荤菜(优质蛋白)要不要减少?要!
米面(非优质蛋白)更需要减!
很多患者并不重视的,却恰恰是最重要的!!!
减少非优质蛋白的关键——低蛋白主食
主食是日常饮食中非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减少非优质蛋白,首先就要拿主食开刀。
常见主食蛋白质含量(每100g可食部)

数据来源: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 中国食物成分表[M].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9.
我们每天吃200-300g的主食,分分钟就20g左右的非优质蛋白下肚,要是能把这部分蛋白质去掉,低蛋白饮食其实一点都不难。
那么问题来了,低蛋白主食有哪些?
第1类:肾病专用低蛋白食品

► 低蛋白大米、低蛋白面条、低蛋白馒头等等。
这类是商家专为肾病患者设计的,低蛋白的同时兼顾“磷”、“钾”、“钠”等肾友常见问题,也更接近我们日常的主食,让大家更容易接受。
第2类:淀粉类
►麦淀粉、玉米淀粉、红薯淀粉、澄粉等等。
这些都是属于各种天然食物,去掉其他成分,留下淀粉。
这类属于原材料,需要自己加工,可以做成馒头、面条等等,但对加工工艺要求比较高,有兴趣的患者可以自己在家尝试。
第3类:常见加工食品

► 粉丝、粉条、藕粉等。
这都属于商家加工好的,也很常见,在超市、菜场、网上商城都可以购买,制作起来也很方便。
第4类:薯类
► 马铃薯、红薯、地瓜等。
属于天然食物中,比较低蛋白的食物,容易获取,但相对于上面蛋白质含量几乎为0的三类,薯类的蛋白质含量大约在1-2g/100g可食部。好处是具有更多的膳食纤维,对于改善胃肠道功能(如便秘、腹泻等),控制血糖有一定帮助。
选择适合自己的低蛋白主食替代普通的米面吧,其实低蛋白饮食并没有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