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日思夜想,苦于想不出来《伤寒论》中营卫的问题,刚刚在吃饭忽然明白了,我发现我自己是天大的傻子,《易经》云: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所谓大道至简,是我把大道想的复杂了!
伤寒难学,从古至今都是一样,就像黄元御,黄元御学四书五经,按他的话叫:入目即消,入耳即明,这多厉害的学习能力呀,简直理解力是天才,可他专心致志看伤寒看了三年,然后感慨:太难了,一点都看不懂。
这是因为《伤寒》太简单 太简单,比如太阳病:太阳中风,脉浮,汗出,发热,桂枝汤主之,这就完了,完了!这让很多人无从下手,辩证对了,病覆杯而愈,像发烧什么的,一个小时烧就退了,病就好了!可如果是阳明病,同样汗出,发热,你开一个桂枝汤试试?喝完没准人就死了。所以伤寒难学!太简单。
说的有点远回来一下,就是下图,我画黑线那个,这是我想了好久的问题,今天彻底明白了。
我们都知道营卫是我们身体的金钟罩,起着抵御外邪的作用,风邪在古代叫:天地疏泄之气,风邪开泄,风邪开始侵犯人体,首先伤害卫气,卫气闭合呀,风邪开泄不了闭合的卫气,所以人不会生病,可是如果风邪特别强,卫气被风邪伤害,那卫气就要反抗呀,越反抗等于越闭合,那后果就是郁住营血了,营血被郁,所以发热,也就是发烧,卫气受伤,所以怕风,然后这种病桂枝汤可以治疗。
然后下面我就毁在这句话:营以发达为性,寒愈敛而营愈发,发而不透,而裹束卫气而生表寒。 我就一直不明白,寒气为收敛之力,寒邪越收敛,而营血越开泄,然后这营血怎么裹束卫气的?把卫气收藏到里面么?麻黄汤为啥泄卫气?我一直觉得是营血困住卫气,一直以为是营血束缚住卫气,丫我就不懂了,怎么可能束缚住卫气呢?在这个问题我卡住了,然后我竟然思考了这么久,这明明不用思考的,明明很简单的,就是营气生发而热,卫气收敛而寒,营气生发,被寒气伤了,他就特别想升发,然后生发呀,然后卫气强,营气生发不了,身上裹了卫气,所以恶寒呀!!!!就是这样呀。麻黄汤主之,因为卫气强,所以泄卫气呀!这就完了。嗯,麻黄这个药初学者不要乱用,回闹人命的。
思考都写出来了,我写的通俗易懂,有中医基础的都可以看懂。
我们学中医的以后要面对的是人命,所以不能糊弄自己,一定要把理论研究的透彻,否则治病起来心里没谱,套公式,这样对不起患者。比如太阳伤寒 不出汗 恶寒 头疼 恶心 麻黄汤主之,你看到不出汗 恶寒 直接麻黄汤,很容易出人命的,我们要知其然,又之其所以然才无愧天地良心!

伤寒难学,从古至今都是一样,就像黄元御,黄元御学四书五经,按他的话叫:入目即消,入耳即明,这多厉害的学习能力呀,简直理解力是天才,可他专心致志看伤寒看了三年,然后感慨:太难了,一点都看不懂。
这是因为《伤寒》太简单 太简单,比如太阳病:太阳中风,脉浮,汗出,发热,桂枝汤主之,这就完了,完了!这让很多人无从下手,辩证对了,病覆杯而愈,像发烧什么的,一个小时烧就退了,病就好了!可如果是阳明病,同样汗出,发热,你开一个桂枝汤试试?喝完没准人就死了。所以伤寒难学!太简单。
说的有点远回来一下,就是下图,我画黑线那个,这是我想了好久的问题,今天彻底明白了。
我们都知道营卫是我们身体的金钟罩,起着抵御外邪的作用,风邪在古代叫:天地疏泄之气,风邪开泄,风邪开始侵犯人体,首先伤害卫气,卫气闭合呀,风邪开泄不了闭合的卫气,所以人不会生病,可是如果风邪特别强,卫气被风邪伤害,那卫气就要反抗呀,越反抗等于越闭合,那后果就是郁住营血了,营血被郁,所以发热,也就是发烧,卫气受伤,所以怕风,然后这种病桂枝汤可以治疗。
然后下面我就毁在这句话:营以发达为性,寒愈敛而营愈发,发而不透,而裹束卫气而生表寒。 我就一直不明白,寒气为收敛之力,寒邪越收敛,而营血越开泄,然后这营血怎么裹束卫气的?把卫气收藏到里面么?麻黄汤为啥泄卫气?我一直觉得是营血困住卫气,一直以为是营血束缚住卫气,丫我就不懂了,怎么可能束缚住卫气呢?在这个问题我卡住了,然后我竟然思考了这么久,这明明不用思考的,明明很简单的,就是营气生发而热,卫气收敛而寒,营气生发,被寒气伤了,他就特别想升发,然后生发呀,然后卫气强,营气生发不了,身上裹了卫气,所以恶寒呀!!!!就是这样呀。麻黄汤主之,因为卫气强,所以泄卫气呀!这就完了。嗯,麻黄这个药初学者不要乱用,回闹人命的。
思考都写出来了,我写的通俗易懂,有中医基础的都可以看懂。
我们学中医的以后要面对的是人命,所以不能糊弄自己,一定要把理论研究的透彻,否则治病起来心里没谱,套公式,这样对不起患者。比如太阳伤寒 不出汗 恶寒 头疼 恶心 麻黄汤主之,你看到不出汗 恶寒 直接麻黄汤,很容易出人命的,我们要知其然,又之其所以然才无愧天地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