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方中药颗粒吧 关注:127贴子:827
  • 1回复贴,共1

春节变“春劫”被掏空苦不堪言 都是面子惹得货!你花了多少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交通、聚会、人情……各项不菲的花销,让不少刚毕业一两年、工作不久的90后、95后职场新人大呼“破产”,有人花的比赚得多,有人一下花掉了一半积蓄、为日后的房贷发愁……“直接破产”!90后大呼春节被掏空,工作一年攒5000元过年花了7000多。(2月26日《南方都市报》)
我给大家讲身边两个朋友的故事。
1
小A在北京工作,去年孩子刚出生,在北京过的年,由于想满足家中老人想看孩子的愿望,今年她带着孩子回河北婆家过年。
火车票倒没花多少钱,卧铺还不到100一张,双人来回也不过三四百,不过由于还没开通高铁,不到200公里的路程竟然开了将近四个小时。
大年初一,夫妻两人要带着孩子挨家挨户给公公这边的亲戚拜年、送礼、给孩子压岁钱,大年初二,还要挨家挨户给婆婆那边的亲戚拜年、送礼、给孩子压岁钱。
说是送礼,但是他们在家也来不及买东西,没车也不方便搬东西,所以一律给的现金,前两年给的是200元,这几年涨价了,叔叔、姑姑、舅舅、姨们一律每家给300元。小A的老公一共有4个亲叔叔、1个亲姑姑、3个亲舅舅、3个亲姨,加起来一共给了3300元。

另外,爷爷、奶奶每人500元,公公、婆婆则是一共给了5000元过节费。
压岁钱也是一人300元,照理说,小A也有孩子,你给别人多少、别人也会给你多少,但是小A想错了,因为老家好多人都是两个孩子,所以小A还是吃亏了,压岁钱方面多花了大概500元。
这样一算,过年回老家小A一共花了1万左右,够小A一个月的工资了。
如果他们在北京过年,除了父母要照常给过节费,其它方面就可以免了,花销能减少一半。不仅是钱的问题,回一趟家也特别折腾,小A心里默念着,接下来几年春节不准备回老家过年了,即使回去也要避开春节。
像小A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很常见,农村人太重视人情往来,在这方面的开销非常大。比如参加一场婚礼就要花四五千,而一个月的工资才不过两三千,很多人甚至要借钱去随份子。如果你家里最近几年没什么喜事要办,就要亏空好几万。
2
小B也在北京工作,还没结婚,每年春节都要回湖北县城的老家过年,虽然不用给孩子压岁钱,但是给父母和亲戚送礼免不了。
今年她给妈妈买了一条纯羊绒的围巾花了400多,给爸爸买了一条腰带花了500多,另外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每人孝敬了200元,还给姐姐的孩子买了一个300多元的玩具,加起来也有2000出头了。
别看钱不多,对于刚步入职场、还经常月光的小B来说也算不少了。最主要的是,小A家的车票很难买,她每年都找黄牛买票,高铁票是580元,黄牛费是90元,来回就要1340元。
小A打算明年春节期间出去旅游,就是不知道父母会不会同意。

近日,一项“春节花销”情况的网络调查显示,四成网民春节花销在5000元以上,其中29.75%的网民认为花销接近1万元。“孝敬父母、长辈”“压岁钱”“置办年货”“送礼”是春节花费的主要四大项目,其中两成多网民的主要花销是“孝敬父母、长辈”。春节花钱如流水,令众多网友“叫苦不迭”,也遭到不少网友吐槽,难怪有人惊呼春节成了“春劫”。
春节,本是亲人团聚、感受亲情的时刻,然而,让人颇感头疼的是拜年礼、频繁聚会等过高的物质消费、人情消费,反倒增加了人们心头的负担。春节被掏空,让年轻人“直接破产”,让人过不起春节。其实,这是面子观作祟的后果。亲人相聚,不在红包多少,而在于话话家常谈谈心;朋友聚会,不在大吃大喝,而在于倾心问候热心帮助。长辈们也不需要你拿出多少钱,只要心意到就行。可是如今一些人死要面子活受罪,不惜打肿脸充胖子。一些厚得不正常的红包,越来越霸气,让美好的传统变味了;寓意长辈对晚辈宠爱与关心的压岁钱也变味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压岁钱也就几毛钱,如今最少也要几张百元大钞,有的甚至上千、上万元,压岁钱成了物质化、功利化的手段。
从内因上讲,多数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或虚荣心;再说,现代人生活压力很大,这时就有借机进行自我安慰的心理需要,其中的潜台词是:一年才过一次年嘛!于是攥紧的钱袋就松动了。这种消费心理,与其说是一种需求,毋宁说是一种时髦、一种释放、一种宣泄,甚至是一种“花钱买个快乐买个好心情”的从众心理使然。再者,过年在中国人的心中,是祈愿美好的日子,除旧迎新也是一种风俗。因此,消费变得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目的,购物带来的快意不仅仅来自消费能力的炫耀,还能使自己得到很大的心理满足。结果“年光族”们荷包空空,后悔也来不及了。
春节被掏空,实际上是如今春节的分配功能被异化了。原先中国传统的礼仪和礼尚往来的人情交往成为了一种变相的人际攀比,成为了一种被绑架的财富“洗劫”,这就失去了春节分配功能的本意了。春节被掏空,这不是别人从你的口袋里掏的,而是自己自愿拱手相送的。亲人相聚,不在红包多少,而在于掏掏心里话的亲情聚会,礼品礼金适当表达一下心意就行了,实在没有必要互相攀比,死要面子活受罪,凡事皆有度,应该量力而行。中国人爱面子,但是如果为了人情和面子盲目攀比,打肿脸充胖子,让过年送礼成为负担就没有必要了。要想春节不被掏空而“直接破产”,关键是摒弃面子观和虚荣心,大家都从我做起,用心意的小红包替代“大红包”,春节才不会沦为“春劫”。


1楼2018-03-02 05:01回复
    我只是生我老公的气,别人家都是两个孩子带来我家拜年,我们夫妻都给红包,我给20,我老公给100每个孩子,而别人夫妻只出一个红包都是给20,关键是我还是一个孩子,所以每次过年都亏的很,如果来20个孩子真的开销好大了,一般最少15个孩子。而我们红包收入不成正比。这些只是给别人家小孩的红包,烟酒,年迈老人,还有双方父母这些礼钱没有算在内。关键是我老公死要面子,他年年都是给100每个孩子,别人公婆精打细算,人家只出一份红包,如果他对我也那么大方我到好受。为孩子学费,孩子尿不湿低三下四和他要钱很苦。加上他自己工作又不稳定。对别人大方,对自己老婆孩子小气,从来也没有去买过一次菜回来煮过一餐饭菜给我和孩子吃。他的衣服还是我买的。我让他给50就好了,这样100可以分成2个孩子的红包,可他说都是亲戚,一年就一次。我气死了。还有他工友也是极其大方。每次回家都要带家里的东西去给工友吃,家里没有的还让我花钱买做了给他带去,关键是他一个月工资也就5000,过年过节玩真的讨厌他工友来家里吃饭,喝酒喝到凌晨3点还不走。是我太小心眼吗?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2-13 20: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