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game吧 关注:1,742,794贴子:25,202,377

【由island所起】虐or不虐?关于作品评价的观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配图吸引纸学家,岛学家,以及杂学家
如题,个人水贴,纯属闲聊。
提及作品:island 纸上魔法使
关键词:崇高(sublime)评价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07-17 21:17回复
    【注意】含有部分剧透,未通关者请谨慎食用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8-07-17 21:18
    回复
      很多时候,对一部作品的模糊评价,来自于吧内的推介贴与感想贴。
      由于个人自认为是“玻璃心”,不愿意推比较虐的作品,因此往往更多地依靠于推荐与评议。然而,最近的一点经历,却让本人对这一方法的可行程度产生了怀疑。
      目前,这一想法似乎修正为“依靠于有理据的推荐,而非较短的议论。”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8-07-17 21:19
      回复
        广泛地查找前人经验,能够有效地避免雷作;但因此,也必然限制于已推者的个人意见。于是,便成为了“小马过河”一般的境遇;然而,玩家并非小马般一定要过河,便无意中损失了优秀的游戏体验。
        接下来可能就几部作品谈一下自己的想法。这一想法的生成,起源于纸上魔法使,成型于推完island后。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8-07-17 21:20
        回复
          在正题之前,先提及一个词语:崇高(sublime)。在之后会仔细地进行释解,因为这个词语是本文观点的核心。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8-07-17 21:21
          回复
            1.angel beats【剧透注意】
            实际上,它出现在这里,或许是不大适宜的。因为个人并没玩过原游戏,只是看过相应的动漫;但似乎这次动画化不算失败,不似罚抄被日日拿出来鞭尸,因此就列示在此。
            由于key是泣系游戏的有名厂牌,而关于此作“虐”的生言与弹幕层出不穷,因此之前对此作一直敬而远之。
            前几日看完了整部作品;即使在前六集的欢乐气氛中,我也一直心神不宁,为不时飘过的“高虐”所扰,没能沉浸。毕竟,毁灭美好,是常见的悲剧手法。
            我擅自为全剧定下了悲痛的结局;众人未能抵抗黑影,而逐个消失,带着未完成的悔恨离开;然而,终局则是任务成功,大家好聚一场后,先后离开死后世界(ed后的短片暗示男主也最终离开了死后世界)。那么,有的只是暂时的分别,留下的是得遂所愿的满足,又何虐之有呢?若说离开是虐,一般同学毕业后云散之事又不少见,为何不见有人出来喊“虐”呢?
            (个人观点如此,可能不能与大家同怀。若有毕业三年后仍大感哀伤之人,只能说请君珍重少见的浓厚情谊。)
            感动流泪,不是“虐”。同学不再相见,可谓遗憾,但不是悲痛。如果不到悲痛之时,是不能谓“虐”的。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8-07-17 21:25
            收起回复
              2.纸上魔法使
              纸上魔法使的“虐”,主要来源于妹线。月社妃与琉璃的悲剧爱情,令不少吧友大呼“虐”。然而,个人认为,这一结局尽管令人悲伤,但蕴含的是壮美,勇敢与决绝,并非真实的虐。
              无法违抗命运的少年少女,以生命为代价宣誓忠贞--烈火中的钢琴声,是爱情的赞歌。正因命运的无情,方使观者得到的震撼高于普通的日常作。(仔细看看,故事被缩减以后,是否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有所类似呢?即使在非官方评论里,又有称呼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为虐的吗?一般的评论,似乎都是浪漫哀伤,而非虐。)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8-07-17 21:27
              回复
                不论是视觉经验还是感官经验,都不能妥帖地划给美和丑。【1】打动审美者的体验未必就是美。同样,带给观者以美的不总是喜剧,而往往是悲剧。悲剧中体会到的美,与喜剧(这里指的是“好结局”的作品)中的美,是都一般无二的美的感受。不能因其源于喜剧或悲剧的不同,就将悲剧之美定义为虐。而不少所谓“虐作”之所以被称为虐作,也是因为它们蕴含的美触动了观者的心弦。(当然,是部分,并非全部。)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8-07-17 21:28
                回复
                  实际上,这种感情类似“崇高”(sublime)但又有所区别,而不应该以一个虐字带过。(在这里的崇高,不应由汉字字面意思解释,其类似于“令人愉快的恐惧”。对于sublime的解释在下文会提及)而这种观感,似乎可称之为因不完满的哀伤带来的美的体验。
                  真实的虐,是将人性的黑暗与绝望赤裸裸地展现在观者眼前。并非带着希望而战最终殒身,并非达成结果却美中不足。悲剧尽管毁灭了有价值的东西,却显出有价值之物的可贵。没有光明与黑暗的交替,没有美与丑的矛盾冲突,就没有整体的美的观感。即使是在全部为正面人物的游戏中,主人公面对不同价值的冲突,自利与利他的抉择,都是不同界定条件下的美与丑的冲突。虚构作品中,不论作品如何白开水,要吸引观者,就必定要有波澜。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8-07-17 21:29
                  回复
                    1.AB是先有动画的2.从剧情推进上看纸魔分两对,纸琉璃彼方和琉璃妃,对于前者来说这完全就是Happy ending,有啥好虐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7-17 21:32
                    回复(11)
                      发动技能 定义
                      嘛 于是现在不流行讨论作品 而是流行讨论讨论作品的人了么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7-17 21:34
                      回复
                        我敲 似乎有干货 萌新插眼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7-17 21:48
                        回复
                          3.island
                          关于这一作,对于纱罗这一人物,较多的评价都是负面的。不论是解释的理论引起凛音黑化,还是想要杀死男主的举动,都是争议较大的观点。然而,个人意见是,在带入人物时,不光要代入男主,还要对
                          其他主角具有同理心。毕竟,我们是游离于作品之外的人物,能看到剧中人物所看不到的事物。从冬篇剧情可以看出,纱罗并非坏人,但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未必可靠,准确。尽管其推论引致了悲剧,但这既非本意,又不必然引向bad end(在剧情设计中如此,但我们不能将其视为因果。若说因果,说不定船上的白骨,男女主对于时间的误解,女主对于真切那的执念,也是产生bad end的原因呢。将所有的罪责归因于一人,似乎有些轻率。)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8-07-17 21:56
                          回复
                            在这里,解释下崇高的含义。崇高(sublime)由郎吉努斯(longinus)于公元1世纪创造,被柏克(Burke)于18世纪发扬。在《关于崇高与优美之观念起源》中,柏克注意到,最强有力的人类情感不是被优美的经验唤起,而是由痛苦或恐惧,抑或两者兼具的感觉引起。事实上,这些不愉快的情绪在隔着一段“安全距离”去感受时,会让人感到异常兴奋,这种感受被称为崇高。得到的这种“令人愉快的恐惧”有别于优美引起的情感。在面对黑暗,力量,空虚,广袤,困难,壮丽与意外时,人都可能获得崇高的体验。【2】
                            尽管崇高的体验大多来自自然(就像看星星里对于观测星体感受到的美丽壮观),但在文学艺术中也可以感受到崇高。这一概念也令艺术作品不再需要使人愉快,也不用进行道德说教与教育教化-----只需要在观众中释放出汹涌的情感。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8-07-17 21: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