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吧 关注:129,740贴子:3,445,341

回复:坚守孟良崮是汤恩伯兵团司令部的电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8-09-29 14:59
回复
    中心开花是最高当局和汤命令,张灵甫不得不不服从的,还是张灵甫已经上了孟良崮,上级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呢?看电报的往来次序。
    寒日,指14日
    酉时,指17时至19时
    一、张灵甫—汤恩伯
    寒酉电:寒黄昏前,安全集中于孟良崮、芦山间地区,正加强工事,严密防范。
    。。。。
    看清楚,张灵甫汇报,已经到了孟良崮,并构筑工事~~我不走啦。原地打。
    二、汤恩伯—张灵甫
    寒酉电:匪来犯我,实难得之歼匪良机。我钟军即由界湖附近向西,王、胡两师由常路经蒙阴向东,求匪夹击。贵师为全局之枢纽,务希激励全体将士,坚强沈毅,固守孟良崮,并以一部占领垛庄,协同友军,予匪痛击,以收预期之伟大战绩。
    。。。。
    接到电报后老汤的回电,之间欢呼雀跃发现战机之声,赞同张灵甫在孟良崮原地设防,认为是难得的战机,哪里来的悲哀了一夜呢?
    然后,汤司令命令张灵甫以一部占领垛庄,他派了多少兵力呢?所谓张灵甫没权利派战斗部队去垛庄的说法,是哪里来的呢?垛庄半夜才失守,如果张灵甫遵照命令,18时左右就派出相当规模的战斗部队去增援垛庄,怎么会被封闭后路?74师有三万多人,他当时手里有三个7000人左右的旅和七八千人的师直(师直本来近万,已经扣除留在垛庄的辎重团),其实相当于四个旅八个团的兵力,都围在孟良崮干嘛?孟良崮山头最多摆一个团,占领两翼加山口最多四个团,他有相当于四个团的机动兵力。最少也应该以1个旅增援垛庄啊。最次,你派一个整团也行啊。他派了几个人?这合围的一夜,他除了叫了几声危险,除了龟缩原地还干啥了?垛庄的失守,其实是他不遵守军令坐看的结果。
    三、徐州陆军总部—张灵甫
    74师在孟良崮固守,以待外围机动兵团取得分进合击之效。
    。。。。
    这就没啥可说的了,固守孟良崮已经是既成事实,该战术也得到了汤司令赞同,陆总尊重一线指挥官和前敌总指挥汤司令的想法,追认事实而已。
    所以,从往来电文的先后次序来看,明显中心开花的决策过程是:
    张灵甫不走了,开始固守孟良崮构筑工事~~汤司令赞同并命令其固守同时攻占垛庄~~陆总追认既成事实。
    所以,中心开花就变成追认事实的汤司令和陆总的锅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8-09-29 18:56
    回复(5)
      又被启发出一点崭新的认识
      23楼的犀利分析与判定,确实给人一个清晰结果:张灵甫率领整74师主动上孟良崮实行中心开花战术,要痛歼铺天盖地涌来孟良崮围歼他的几十万对手,他强迫汤司令和刘斐实际就是凯申被逼无奈接受他的方案。
      张军长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汤司令命令他派兵保卫后勤基地垛庄,张军长漠视之。估计当时张军长因华东决战即将大获全胜而忙于规划未来,抑或是站在孟良崮山顶上酝酿战地情怀,以致于出现了以下但不限于数点:
      1.张军长及整编74师主要军事主官与参谋人员忘记全军弹药不多了,粮食也基本没了,水倒是可以不管,可以先用尿顶一顶,或者张军长及其指挥官和参谋人员认为凭手上的弹药和粮食足够打完几天的中心开花术之战。
      2.垛庄在孟良崮南侧山下大约4-5公里远的临蒙公路边的平川地上,没弹药,没粮食,没水,可以让辎重团的小的们送上山来嘛,大爷们要在孟良崮上中心开花,你们在山下4公里多远的平地上做点饭,把弹药与吃喝送上来才多大点事!
      3.张军长及其主要指挥官和参谋们不认为山下平川地的垛庄会被对手威胁,当然送弹药与吃喝上山的道路也不认为会在中心开花战术过程中受到威胁。或者说,这点会不会是张军长等军官和参谋人员认为整编74师的绝对威力拒敌半径在5公里甚至更大的半径以上,地方根本不可能进入威力圈从事敌对活动?
      71年多历史资料沉淀出的研究成果呢!很有意思!
      以上仅供参考。


      IP属地:贵州24楼2018-09-29 22:53
      回复(5)
        孟良崮失败根本原因,国军不占兵力优势,一线兵力要少于对方竟然妄想吃掉华野,没有74师也会有其它部队被歼。


        IP属地:河北27楼2024-06-30 20: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