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9,573贴子:73,704,913
  • 12回复贴,共1

我眼中的商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公鸡做手术是某国的古老传桶职业,相传是华陀残卷,这个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黄帝外经》!某郭的宫务员历史是从秦开始,这种在人身体上的手术与在公鸡上的相同!而且手术成功率奇高!
为什么会有宫务员这个职业?!传说嫪毐祸乱秦的后宫,所以自秦开始,就有那种宫务员的存在!
而这种技术不会一下子就有?!而周朝是以德治国,商鞅刑罚虽然重,但大多数是阻吓或者死刑!严刑峻法是为了实现耕战国策!商鞅的经济普查连犭句怀孕都在统计之列!所以商鞅的目的不是杀人!而且这种手术会导致人口出生率降低!不符合商鞅的直正目标!史书记载商鞅一天杀几百人,甚至令“渭水尽赤”!就算是有这种事情,但也不可能是常态!无三不成几,每天三百人为计,一年三百天计,以商鞅执正时长,那不就百万人计,所以很明显是愚家的徒子徒孙为了让后人产生歧意和歪想,故意这样写的!当年粮食储存运输到前线,十不余一!甚至百不余一!后世就有“是老百姓用独轮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的说法!以商鞅抱着富国强兵的人,不会不爱惜民力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12-07 16:18回复
    那么这种刑罚大概率是来自商朝,传说商纣王“凶残”、“擅长更种刑罚创新”等!商朝故名思意,可以联想到商代的商品贸易是相对较为发达!先说鲁国,当时鲁国有很多东夷人原住民,“不知礼数,好勇斗狠,桀骜不驯”。因为曲阜一度曾是商朝的都城,所以还有很多商朝的遗民,类似油态人,很会做生意。
    周恭派他的儿子,周小恭来鲁国主持工作。当时他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作为一个外来的统治者,如何搞定桀骜不驯的东夷原住民和会做生意的商朝原住民。仅仅依靠武力强行镇压肯定是不行的。
    于是周小恭就用了其父那套礼义治国方针。写了长达三十筐竹简的工作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鲁国人不尊周礼的可耻,痛心疾首地说服各个部落进行自我改造。周小恭想要改变这些人,怎么办呢?通过仪式感,就是周礼。人,藉由这种仪式带来的仪式感,来给自己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这种自我暗示能够使自我变革。仪式感,暗示你必须要认真地去对待这件事。
    比如说,磕头有三种,稽首,顿首,拜首,稽首,同时还有很多种高级的姿势。震拜,震动。等等,一共有九拜非常的复杂。再加上其他的礼数,就数不胜数了。
    通过这种复杂的礼仪呢,东夷人都被改造成了礼仪之邦。学习互相磕头作揖,东夷人不再好勇斗狠,商人也不再经商了。后来,鲁国模式传播到全郭。
    但是隔壁的齐国,姜子牙是武人。军队出身的人,他比较重视立功,不太重视礼仪。重用有才能的人,让这些人去做事。搞活经济,姜子牙保留了东夷的传统,因势利导,鼓励经商,不拘一格地搞活经济,开发渔盐,鼓励妇女织造,刺激器皿手工艺生产,引导商朝遗民发展商业以补充农业的局限,总之走得是商品经济那一套,国力蒸蒸日上。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12-07 16:20
    回复
      姜子牙听说周小恭在鲁国搞礼仪,就叹息说:唉!这样搞不靠谱啊,看来鲁国后代将要为齐国之臣了!
      当时齐国东海上有居士两人,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自己耕作而食,掘井而饮,不求于别人,徒然得到清高的美名,被姜子牙派人杀死。周恭听说以后,马上派人说:“那两个人是贤人啊,怎么把他们杀了?”姜子牙回答说:“这两个人不朝天子,不友诸侯,掘井而饮,无求于人,我们无法用赏罚劝禁他们,对社会没有贡献。他们带了很不好的头,使得人们都不务实,这样徒有虚名的贤人必须诛之。”
      姜子牙不是用礼仪来调动人民,而是用爵禄和刑罚。重利而不重礼。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12-07 16:21
      回复
        话说姜子牙和周恭有一次见面,谈到如何治国。姜子牙说我的治国方案是四个字“亲贤尚功”,周恭说我的治国方案也是四个字“亲亲尊尊”。这是《淮南子·齐俗训》的记载,而《吕氏春秋·远见篇》里面,周恭说的是“亲亲尚恩”,当然意思其实也都差不多。姜子牙讲求经世致用,重用能人。姜子牙认为一定是能力强、在竞争中出类拔萃的能人才可以重用为官,鼓励立功,做事。而鲁国讲求亲情,也就是“亲亲”,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互相爱护团结,所以把亲戚都封了官,让大家讲尊卑关系,讲秩序和等级。。
        两位能人都不对对方的话不太感冒,姜子牙说:“你这样搞鲁国必然被削弱了。”周恭反唇相讥:“以后齐国必然也不属于你们姜家了。”
        神奇的是,两位能人的预言都验证了。鲁国最后被齐国灭亡,而齐国的国军,最后也换成了田氏。大贵族田氏代齐,姜子牙的后代也失去了自己的国家。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12-07 16:22
        回复
          楚国强大,是齐国称霸最大的劲敌,也是中原诸国最大的威胁。管仲就建议齐桓公养鹿,营建百里鹿苑,并从楚国大量高价收购,同时,以低价出售粮食。
          在齐国的价格哄抬下,鹿价飙升,楚人纷纷进山猎鹿,良田大量荒芜。看到时机成熟,管仲忽然禁止粮食出口,同时禁止养鹿。
          这样一来,楚国粮食告急,粮价飙升,楚人无钱买粮。管仲又将粮食遇到南部楚国边境低价贩卖,楚人纷纷逃奔齐国。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帅齐、宋、陈、卫等八国联军陈兵楚境,楚国士兵无心恋战,楚王只好在召陵与齐国媾和。这便是史上著名的“召陵之盟”。
          召陵盟成,齐国霸业达成。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12-07 16:23
          回复
            可见商朝有非常发达的商业贸易!而商朝是奴隶制社会,奴隶贸易应该是非常发达的(就像鹰酱工业革命时代、米帝南北战争前,也是奴隶贸易非常发达),只有这种年代才会不爱惜奴隶的身体,进行活体实现!因为各种物资可以通过商品交易获得!而且各种奇技氵爫缶巧也能产生相对较高的生产力!才有后来的长城和墨子、华陀、扁鹊等!
            另外,诸子百家中,大多数都不懂商业!除了少数如管仲、吕不韦等例外!愚家、法家、道家、墨家等大多数不会玩商业!
            周代商后,周朝君臣就要找周代商的因由!反商业、反奇技氵爫缶巧(科学技术)、反怪力(历)乱神(自然科学)等就成了周礼和愚家思想的标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12-07 16:24
            回复
              从长城、墨子、鲁班、扁鹊等人,可以推断在商朝时,应该有较为广泛的商业贸易,而且水平不低!有专门大规模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医学解剖学的专业人员!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12-07 16:27
              回复
                楼主怎么不接着写呀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12-10 06: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