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农业学校校史吧 关注:13贴子:196
  • 1回复贴,共1

江苏省立淮阴农业学校蚕桑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江苏省立淮阴农业学校蚕桑科
淮阴农校原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开办的淮安府立农工学堂,次年改为江北农林学堂,校址在清江浦八面佛土圩外(即现今的淮阴市体育馆附近)。
民国2年(1913年),更校名为江苏省立第三农业学校,民国16年10月实行大学区制时期称第四中山大学区立淮阴农业学校,民国18年改名为江苏省立淮阴农业学校,设农艺、蚕桑、畜牧兽医3科,有学生180人,民国21年有9个班,学生300人。蚕桑科本科一、二、三年级各1个班,妇女蚕桑职业班二年级1个班。该校于民国18年建筑蚕室1幢,内分蚕室、贮桑室、调桑室、上蔟室、陈列室、研究室和办公室,有桑园42亩。民国21年春,在校外农场又新栽桑园40亩,共有桑园82亩,另在校内设苗圃地5亩。蚕桑科学生的实习,分桑场和蚕场两项。因学校环境及设备的关系,养蚕实习仅限于春季,夏秋两季有时仅供试验而已。春蚕期中,所有蚕桑科学生一律停课实习,利用实习养蚕制造优良蚕种,以供给农民饲养。抗日战争爆发后,校舍毁于日寇炮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淮阴农校于1951年秋复校,校址在清江市北郊(现今淮阴市委内),校名为苏北淮阴农业技术学校,当年招生3个班,分农林、蚕桑、畜牧兽医3科,各招1个班,学制三年。由于复校较迟,临时租借庙宇和民房上课,办学条件十分艰苦。1953年,淮阴农校蚕桑科并入浒墅关蚕丝专科学校中专部养蚕科。以后淮阴地区于1960~1962年期间开办淮阴蚕桑学校,并入淮阴农校,1962年蚕桑专业停止招生。1975年,推广“朝农经验”,淮阴农校改名为淮阴地区“五七”农业大学,设农学、牧医、农机、蚕桑4个专业,按推荐办法招收两届“社来社去”大学生,实行“开门办学”。1978年后,蚕桑专业未继续招生。(来源江苏蚕桑丝绸志)


1楼2019-01-01 21:07回复
    淮扬道奏办与管理试验场和学堂,待考。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2-05 19: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