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麻购吧 关注:33贴子:73
  • 0回复贴,共1

丧偶式教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经常听到一些妈妈这样抱怨:我家老公特别懒、不喜欢带孩子、无视孩子的成长、就喜欢玩手机.....
#育儿#
这种丧偶式的教育不知道你家存在吗?反正在妈妈的眼中,全世界的爸爸都是一个大“盲”人!
平时爸爸比较“盲”,是因为看到孩子不想管;周末爸爸也“盲”,是因为他真的在忙着自己玩!
如果你家老公是一个大忙人,把孩子丢给你就不管了,那么这篇文章一定要分享给他看,让他明白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究竟扮演着多么重要的一个角色!
孩子更独立
爸爸和妈妈带孩子的方式截然不同,大多是放养型。他们不会直接命令孩子去做什么,会给孩子更多的思考和行为的空间,在这过程中有助于孩子思维方式的培养,让其变得更加理性而有逻辑。
与此同时,也能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当他遇到困难时,第一反应不是哭闹,而是思考,渐渐地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责任心更强
在家庭中,大多的父亲是一家之主,是家庭的责任承担者,拥有较高的权威性。
爸爸的形象往往是孩子崇拜的,一旦孩子与父亲的接触过少,家里没有父亲做“负责任”的榜样,孩子也很难有责任感。
反之,若与爸爸相处久了,则会更加地有承担。
孩子创造力更强
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
这并不是否认妈妈的作用,但爸爸给孩子想象力、创造力方面的影响确实可以使孩子变得更聪明。
为什么说孩子与父亲在一起会多一份创造力呢?举个例子吧↓↓
✔ 孩子把玩具拆了
妈妈:“你怎么这么不爱惜玩具呢?下次再这样妈妈不给你买新玩具了。”
爸爸:多数爸爸不会阻止小孩拆玩具,有些动手能力强的爸爸甚至会说:“爸爸和你一起,看看能不能拼成新的东西。”
通常情况下,妈妈希望孩子能够循规蹈矩,而爸爸则多了一份探索精神。
孩子的“破坏力”有时候是对新事物的兴趣和探索的表现,爸爸往往允许甚至鼓励这种“破坏力”的存在,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现在很多的小朋友性格都较为孤僻柔弱,特别是男孩子,这大多跟父亲长期不参与家庭教育有关,因为长期接触不到男性身上特有的品质,所以在人际关系上也会表现出来!
若是与爸爸接触较多,孩子也会形成较豁达、大气的性格,而较外向的性格在人际交往中比较占优势。
培养孩子对性别的认同
相关研究发现,随单亲母亲长大的女孩,成年后往往拒绝做母亲或妻子,婚姻生活满意度也不如同龄人。
对女孩子来说,她需要通过父亲来认识男人是什么样子,未来两性关系发展时不容易被欺骗、欺负。
而缺乏父爱的男孩子在性格方面更容易出现“女性化”倾向。男孩子更需要从父亲身上学习什么才是男人,帮助他在未来维持稳定的婚姻与家庭关系。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亲与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各有优势。
妈妈更多时候是以慈母的形象,温情脉脉给予孩子关怀和呵护,将善良、宽容、正直等美好的品质传递给了孩子。
而爸爸的坚韧、果断、独立,恰能与妈妈进行互补。
爸爸们别在做“甩手爸爸”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母亲,更离不开父亲!
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充当好角色,能让孩子受益一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4-09 09:3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