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了一篇好文章《急除大逆以御大乱疏》林俊撰写的。
说刘瑾当朝一些不法事情,字字诛心,反映现实。
附链接:
https://tieba.baidu.com/p/6189327077节选:
【夫死,岂人心所欲哉!
言而人主不听,又从而怒之,则不幸死耳。
言而人主听之,听而又行之,则宗社危而复安,人心失而复得,世道乱而复治,朝廷之福何加焉。】
【陛下有二帝三王之资,刘瑾 不欲陛下为二帝三王之圣,又不欲天下享二帝三王之治。
陛下倚任 刘瑾 如伊尹如周公,刘瑾 不欲陛下为太甲、为成王,面欺腹诽,而目侮无所不至,陛下未察也。】
【今近而京师,远而天下,皆曰:“两皇帝,朱皇帝、刘皇帝。”又曰:“坐皇帝,立皇帝。”
谓陛下居皇帝之位,而 刘瑾 实秉皇帝之权。陛下朱姓朱皇帝,刘瑾刘姓谓刘皇帝也。
陛下时不视朝,刘瑾 西南向倨立,鸿胪寺唱各官叩头,而题奏下某部、与某勅、某酒饭,皆其言语。各官起身,鸿胪唱向东作揖。故谓陛下坐皇帝,刘瑾立皇帝也。】
【夫高卑以陈贵贱位矣,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君作福臣无有作福,君作威臣无有作威,福则僭,僭则乱。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国家成法,制于太祖,遵守于太宗,至精密也,刘瑾 尽取而纷更之。
陛下尊为天子,容制于一权宦,不能庇祖宗耶?】
【大臣择于孝宗至当也,刘瑾尽诬而摈斥之……是明不足我孝宗,故与孝宗抗也。
陛下尊为天子,容制于一权宦,不能庇其父耶?】
【太皇太后、皇太后时被离间,使纯懿之主母,忍下家奴之色,受其挟取。
陛下尊为天子,容制于一权宦,不能庇祖母、母耶?】
【刘瑾 谗间荣王径遣之国,致陛下于孤立。中外人心,无不为陛下私危者,陛下未知也。刘瑾 又傲视荣王,挟取其物,无所畏忌。
陛下尊为天子,容制于一权宦,不能庇其身与其叔耶?】
【藩王金枝玉叶,陛下同潢派者也,刘瑾 吹毛刮垢,日恣索害。
陛下尊为天子,容制于一权宦,不能庇其族耶?】
【刘瑾 安受皇亲 夏儒 之跪拜,呼呵叱吒,无异市儿,重索其金。
陛下尊为天子,容制于一权宦,不能庇外家耶?】
【刘瑾……致陛下尽失勋戚之心。】
【刘瑾……致陛下尽失文臣之心。】
【刘瑾……致陛下尽失近臣之心。】
【刘瑾……致陛下尽失武臣之心。】
【刘瑾……致陛下尽失天下军民之心。】
【前日官军乱辽东,今日官军乱宁夏,贼杀守臣,僭立安化,明以 刘瑾 专权自恣,动摇中外,所当共诛为言。是 刘瑾 即未自反,逼天下人已尽反矣。】
【夫世道治乱,係纲纪、係人才、係风俗。
今纪纲大坏,人才大坏,风俗又大坏,犹敢矫诬谤毁,谓乱起孝宗。
至颁之诏旨,谓欲振起纲维,剗革姦弊。
曾不思孝宗之圣仁宽大,尧舜禹汤文武之君,殷中宗、周成王、宋仁宗不能及也。
谓孝宗手致之治,不及 刘瑾 手辅之治,何前之大治而今之大乱也。
臣子为君者,讳孝宗诚不及,犹当曲讳。况诚圣治,敢诬而毁之耶?】
【伏望陛下少霁颜色,将臣奏面请两宫,面质皇亲、府部文武大臣,各监老成内臣,各科道部属郎署等臣,各守卫团营官兵,各坊市细民,一不如臣所言,臣甘欺罔重罪。
臣与 刘瑾 素不相识,无仇怨。刘瑾 斥逐正人,朝野为空,独臣一人幸免。前年投无名奏内廷之时,明对诸臣许臣忠义,及今又有巡抚之起,臣宜以知己为报,顾若操戈而入室者。
臣受三朝厚恩,诚不忍坐视天下将乱,宗社将危,而不之救。
昔崔洪荐郄诜,诜奏洪王,凤荐王章,章劾凤安;禄山荐颜杲卿,杲卿讨禄山。
臣敢以一德之私,废天下公论,忘宗社至计哉!
伏望陛下,独奋乾刚,大义割爱,公处 刘瑾,以谢天地、谢祖宗、谢天下,重处臣以谢 刘瑾,则大逆以去,大乱可平。
臣死有馀辜,无任陨越,俟罪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