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这么久,终于把前期要写的这些东西都整理的差不多了。最后一项就是指令,指令非常重要,熟练的掌握指令,会让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更加顺畅。
但是很多孩子,在下诊断之前,对指令的执行完全是零基础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执行指令无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那家长应该如何教会指令,并且强化呢?
旁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点,开始发指令的时候,因为孩子可能完全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所以他无法执行,那么就需要我们家长辅助。
所谓辅助,就是帮助孩子施行你的指令,并且在执行指令的时候,加入你的解释。
首先要选择孩子熟悉并且可能已经理解的指令,比如抱抱。通常我们在说抱抱的时候可能会加入动作,这样的话,孩子会通过动作来理解我们的意思,那开始的时候可以试着先撤掉我们的动作,只说指令。只给他下达抱抱的指令,看他会不会有反应,如果孩子可以听懂,并且有想开手臂的动作,那很好,说明他已经理解这个指令了。再或者说吃饭,我们拿着碗,拿着勺子,把孩子放到餐椅上面的时候,孩子就会明白,哦,是要吃饭了,但是如果你不把碗拿过来,你只说吃饭,孩子可能就会不懂,甚至不理你,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加入辅助和旁白,把饭拿过来让孩子看到,然后跟孩子说吃饭。也可以在吃饭的过程中,继续跟孩子重复这个指令。
但是时间可能有长有短,因为孩子本来对这个指令可能就比较熟悉,那么稍微一强化他就会记得住了。但是如果他完全不理解,可能就需要一段时间。在我们发出指令的时候,一定要简短简洁,千万不要说吃饭呢,宝宝,我们吃饭哪,吃饭好不好啊,饭很好吃啊,类似于这样的,孩子会抓不到重点,他也听不懂,我们只需要说吃饭这两个字就完全可以了。实不相瞒,我儿子那时候就用了一周,而且还是前期我有教过的情况下。
指令一定要贴近生活,并且和孩子的需求息息相关,开始的时候尽量不要选择制止性的指令,这样可能会导致孩子抗拒,从而影响到其他指令的效果。
所以建议家长把那些孩子容易接触到,并且对孩子本身会产生危险的东西,尽量都收起来,如果孩子真的不小心接触到了,并且他很想去玩这个东西的时候,那我们就要温柔地把他抱开,用其他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千万不能用制止性的语气跟他说话。
可能我们会担心,孩子如果长时间这样,会不会打消他对某些东西的兴趣,会磨灭他的好奇心。
其实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才要把家里危险的东西都收起来。然后不要去考虑,孩子把哪里弄脏啊,把什么东西弄坏啊,把这些你所担心的这些东西全部收起来之后,你可以让他随心所欲的玩儿,在玩儿的过程中也可以跟他互动。
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后,他把我们发出的指令都执行得很好的时候,那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加入制止性的指令,比如说不行,不可以类似于这种,开始,可能他不懂,那也是我们需要辅助。我们比如禁止他玩某样东西的时候,我们发出不行的指令,然后把孩子带走,记得一定要温柔,但是不要用其他的东西再去诱惑他,要让他知道这个东西就是不可以的,也不是其他东西可以代替的。
如果他已经明白了吃饭这个指令的含义,那么我们就可以慢慢的,把吃饭的前提条件细化。
比如说抱孩子到电饭锅前面跟他说电饭锅,然后我们拿出碗,再和他说碗,把饭盛到碗里面再和他说饭,我们吃饭需要借助的工具是勺子拿,我们也可以顺带去教勺子,但是这些名词不是一下就可以都教的,每次教一个或者两个,按孩子的能力选择数量,让孩子逐渐的明白,然后熟悉这个步骤,这也是生活的基本技能。
最后我们才把饭端到餐椅上面准备吃饭,这样时间长了,孩子慢慢就会掌握这个流程。他会熟悉,也会模仿,甚至时间久了可以自己造成,生活技能都是慢慢渗透的。
建议慢慢让孩子自己练习吃饭,既掌握了这个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他的精细动作,一举两得。
在其他事情上面,我们也可以如法炮制,把一件事拆分成很多个步骤,比如出去玩,把衣服裤子准备好,然后分别教名词和动词,在穿衣服过程中辅助孩子,从多到少,从有到无,慢慢的让孩子独立。但这些事情,做起来还是不容易的,它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家长大量的时间和耐心。
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们,这都是我的经验,不一定都对,但应该有可取之处,也希望大家有好的建议一起分享讨论。
生活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一定要抓住生活中每一次可以利用的机会,细化拆分,孜孜不倦的去教孩子,希望在以后的日子中,我们的孩子都可以取得很大的进步!
但是很多孩子,在下诊断之前,对指令的执行完全是零基础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执行指令无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那家长应该如何教会指令,并且强化呢?
旁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点,开始发指令的时候,因为孩子可能完全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所以他无法执行,那么就需要我们家长辅助。
所谓辅助,就是帮助孩子施行你的指令,并且在执行指令的时候,加入你的解释。
首先要选择孩子熟悉并且可能已经理解的指令,比如抱抱。通常我们在说抱抱的时候可能会加入动作,这样的话,孩子会通过动作来理解我们的意思,那开始的时候可以试着先撤掉我们的动作,只说指令。只给他下达抱抱的指令,看他会不会有反应,如果孩子可以听懂,并且有想开手臂的动作,那很好,说明他已经理解这个指令了。再或者说吃饭,我们拿着碗,拿着勺子,把孩子放到餐椅上面的时候,孩子就会明白,哦,是要吃饭了,但是如果你不把碗拿过来,你只说吃饭,孩子可能就会不懂,甚至不理你,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加入辅助和旁白,把饭拿过来让孩子看到,然后跟孩子说吃饭。也可以在吃饭的过程中,继续跟孩子重复这个指令。
但是时间可能有长有短,因为孩子本来对这个指令可能就比较熟悉,那么稍微一强化他就会记得住了。但是如果他完全不理解,可能就需要一段时间。在我们发出指令的时候,一定要简短简洁,千万不要说吃饭呢,宝宝,我们吃饭哪,吃饭好不好啊,饭很好吃啊,类似于这样的,孩子会抓不到重点,他也听不懂,我们只需要说吃饭这两个字就完全可以了。实不相瞒,我儿子那时候就用了一周,而且还是前期我有教过的情况下。
指令一定要贴近生活,并且和孩子的需求息息相关,开始的时候尽量不要选择制止性的指令,这样可能会导致孩子抗拒,从而影响到其他指令的效果。
所以建议家长把那些孩子容易接触到,并且对孩子本身会产生危险的东西,尽量都收起来,如果孩子真的不小心接触到了,并且他很想去玩这个东西的时候,那我们就要温柔地把他抱开,用其他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千万不能用制止性的语气跟他说话。
可能我们会担心,孩子如果长时间这样,会不会打消他对某些东西的兴趣,会磨灭他的好奇心。
其实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才要把家里危险的东西都收起来。然后不要去考虑,孩子把哪里弄脏啊,把什么东西弄坏啊,把这些你所担心的这些东西全部收起来之后,你可以让他随心所欲的玩儿,在玩儿的过程中也可以跟他互动。
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后,他把我们发出的指令都执行得很好的时候,那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加入制止性的指令,比如说不行,不可以类似于这种,开始,可能他不懂,那也是我们需要辅助。我们比如禁止他玩某样东西的时候,我们发出不行的指令,然后把孩子带走,记得一定要温柔,但是不要用其他的东西再去诱惑他,要让他知道这个东西就是不可以的,也不是其他东西可以代替的。
如果他已经明白了吃饭这个指令的含义,那么我们就可以慢慢的,把吃饭的前提条件细化。
比如说抱孩子到电饭锅前面跟他说电饭锅,然后我们拿出碗,再和他说碗,把饭盛到碗里面再和他说饭,我们吃饭需要借助的工具是勺子拿,我们也可以顺带去教勺子,但是这些名词不是一下就可以都教的,每次教一个或者两个,按孩子的能力选择数量,让孩子逐渐的明白,然后熟悉这个步骤,这也是生活的基本技能。
最后我们才把饭端到餐椅上面准备吃饭,这样时间长了,孩子慢慢就会掌握这个流程。他会熟悉,也会模仿,甚至时间久了可以自己造成,生活技能都是慢慢渗透的。
建议慢慢让孩子自己练习吃饭,既掌握了这个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他的精细动作,一举两得。
在其他事情上面,我们也可以如法炮制,把一件事拆分成很多个步骤,比如出去玩,把衣服裤子准备好,然后分别教名词和动词,在穿衣服过程中辅助孩子,从多到少,从有到无,慢慢的让孩子独立。但这些事情,做起来还是不容易的,它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家长大量的时间和耐心。
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们,这都是我的经验,不一定都对,但应该有可取之处,也希望大家有好的建议一起分享讨论。
生活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一定要抓住生活中每一次可以利用的机会,细化拆分,孜孜不倦的去教孩子,希望在以后的日子中,我们的孩子都可以取得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