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人类学吧 关注:50,118贴子:2,679,079

朝鲜人的起源——韩国研究者的看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由于朝鲜民族及其文化和中国的渊源,了解朝鲜民族的起源,也许会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朝鲜和韩国。本文以一位海外朝鲜人在一个论坛发表的文章、其所推荐的论文以及维基百科相关资料为起点,简要介绍部分韩国研究人员关于朝鲜人起源的看法。
1. 关于朝鲜人的几种流行传说
关于朝鲜人的若干流行传说,上述坛主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现代朝鲜人有多个古代起源,但却是地球上同一性最强的民族之一,也许是所有单一民族中同一性最强的。[1]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12-28 11:44回复
    由于朝鲜民族及其文化和中国的渊源,了解朝鲜民族的起源,也许会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朝鲜和韩国。本文以一位海外朝鲜人在一个论坛发表的文章、其所推荐的论文以及维基百科相关资料为起点,简要介绍部分韩国研究人员关于朝鲜人起源的看法。
    1. 关于朝鲜人的几种流行传说
    关于朝鲜人的若干流行传说,上述坛主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现代朝鲜人有多个古代起源,但却是地球上同一性最强的民族之一,也许是所有单一民族中同一性最强的。[1]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12-28 11:44
    回复
      古代朝鲜部落到底是从哪里迁徙而来的呢?关于朝鲜人的祖先是什么人、起源在哪里以及是怎样产生的,有很多不同的理论。因为人类不断地四处迁徙,对这些问题还没有确定的答案。被认为是朝鲜半岛最古老的人类遗存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大约相当于距今1万年前冰河时期的早期人类迁徙的年代。在最后一次冰河期(大约公元前11000年−前10000年)的后期,冰川消融,各部落开始迁徙到气候转暖的地方。猜想这就是朝鲜半岛上最早的古朝鲜人出现的地方。关于古代人群是从哪里迁徙到朝鲜半岛的,大多数韩国学者认为如下图(取自[1])中箭头所示。[1]
      按该图所示的说法,他们是从中国东北地区迁来的,图中各部族自上而下分别是扶余、高句丽、沃沮、东濊、三韩。不过,图中所示的人群迁徙,并不是发生在10000年前的冰河后期,而是相当晚近的事,史料中记载的有关这几个部落的活动,最早时间大约为公元前2世纪。因此,东北亚大陆的这几个古代部落只是朝鲜民族的近祖。
      关于朝鲜语与日本语或韩语相关联的看法,该坛主做了如下说明。现代朝鲜语和古朝鲜语不同。现代朝鲜语大体上形成于1446年朝鲜字母的制定,时至今日,除了引进外来语以外,基本没有发生变化。现代朝鲜语词汇表使用了很多汉字词(朝鲜语读音的中文词汇),朝鲜语中原来大约有60%的词汇是汉字词,但由于其它外来语(主要是英语/欧洲语言)代替了老的词汇,已经减少到约40%。[1]
      朝鲜语也有俚语、口音、方言和固有词汇。朝鲜的民族主义运动要求使用100%的朝鲜语固有词汇,如果那样的话,朝鲜语可能会变得面目全非。有人认为蒙古语和日本语有可能对朝鲜语发生过影响,因为朝鲜曾经被蒙古和日本统治,不过统治者的尝试并不成功。[1]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12-28 11:45
      回复
        关于朝鲜文化,很多人对朝鲜文化有误解,很多中国人和日本人认为朝鲜人借用了他们的文化。但是朝鲜文化是非常古老的,不是现代产生的。由于朝鲜半岛和中国、日本是近邻,有很多相互重叠的文化。[1]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12-28 11:45
        收起回复
          2. 支石墓揭示朝鲜民族的直接祖先
          支石墓也称石棚墓,由厚重的扁平石块作支架和上托面,下面安葬死者遗骸和石器、陶器等随葬品,分为桌子式支石墓和盖石式支石墓。在平壤发掘出的支石墓,据测定,是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300年间的墓葬。全罗北道高敞郡支石墓群遗址,年代为公元前7世纪−前3世纪。(百度百科:支石墓)。下图(取自[1])中的黄色区域表示支石墓的分布范围,朝鲜民族很可能与在该区域居住的人群拥有共同的祖先。[1]
          维基百科关于朝鲜人的介绍,反映了近年朝鲜民族起源研究的进展。几年前,维基百科说:朝鲜人是朝鲜半岛上一些族群的后代,这些族群通常被认为是讲阿尔泰语或原始阿尔泰语的部落。考古学证据表明,原始朝鲜人是来自中南西伯利亚的移民,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先后来到古代的朝鲜居住。(Wikipedia: Koreans. 2013年6月更新)
          现在,维基百科说:朝鲜人是居住在朝鲜半岛上的古代族群的后代或融合体,这些族群在历史上被认为是西伯利亚人或古亚洲人。考古学证据表明,原始朝鲜人是青铜时代来自中国东北的移民。值得指出的是,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群(可能是日本语系人群)居住在朝鲜半岛,因而有理由认为在这些人群之间存在相互交融。语言学证据表明,讲原始朝鲜语的人群,在朝鲜的三国时代、在中国东北的东南部和朝鲜半岛北部形成,并在那一时期从那里向朝鲜南部迁徙。(Wikipedia: Koreans. 2018年3月更新)这里所说的原始朝鲜人来源,与下图中的黄色区域基本上是一致的。
          维基百科所引韩国圆光大学Sung-Mo Ahn的文章认为,根据对稻作农业在朝鲜半岛的起源和传播的植物考古学资料的研究结果,公元前3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晚期及以前曾经栽培水稻的证据不足。青铜时代(公元前1300年−前300年)存在稻作农业,则有充分证据。水稻是从中国辽东半岛传入的,而受东南亚或中国南方影响开始栽培水稻的所谓“南方传播路线”则是不成立的。[2]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12-28 11:46
          回复
            2. 支石墓揭示朝鲜民族的直接祖先
            支石墓也称石棚墓,由厚重的扁平石块作支架和上托面,下面安葬死者遗骸和石器、陶器等随葬品,分为桌子式支石墓和盖石式支石墓。在平壤发掘出的支石墓,据测定,是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300年间的墓葬。全罗北道高敞郡支石墓群遗址,年代为公元前7世纪−前3世纪。(百度百科:支石墓)。下图(取自[1])中的黄色区域表示支石墓的分布范围,朝鲜民族很可能与在该区域居住的人群拥有共同的祖先。[1]
            维基百科关于朝鲜人的介绍,反映了近年朝鲜民族起源研究的进展。几年前,维基百科说:朝鲜人是朝鲜半岛上一些族群的后代,这些族群通常被认为是讲阿尔泰语或原始阿尔泰语的部落。考古学证据表明,原始朝鲜人是来自中南西伯利亚的移民,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先后来到古代的朝鲜居住。(Wikipedia: Koreans. 2013年6月更新)
            现在,维基百科说:朝鲜人是居住在朝鲜半岛上的古代族群的后代或融合体,这些族群在历史上被认为是西伯利亚人或古亚洲人。考古学证据表明,原始朝鲜人是青铜时代来自中国东北的移民。值得指出的是,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群(可能是日本语系人群)居住在朝鲜半岛,因而有理由认为在这些人群之间存在相互交融。语言学证据表明,讲原始朝鲜语的人群,在朝鲜的三国时代、在中国东北的东南部和朝鲜半岛北部形成,并在那一时期从那里向朝鲜南部迁徙。(Wikipedia: Koreans. 2018年3月更新)这里所说的原始朝鲜人来源,与下图中的黄色区域基本上是一致的。
            维基百科所引韩国圆光大学Sung-Mo Ahn的文章认为,根据对稻作农业在朝鲜半岛的起源和传播的植物考古学资料的研究结果,公元前3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晚期及以前曾经栽培水稻的证据不足。青铜时代(公元前1300年−前300年)存在稻作农业,则有充分证据。水稻是从中国辽东半岛传入的,而受东南亚或中国南方影响开始栽培水稻的所谓“南方传播路线”则是不成立的。[2]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12-28 11:46
            收起回复
              根据墓葬形式,可以判断居住在一个地方的是哪些个人群。在朝鲜半岛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支石墓群。在朝鲜以外,在中国东北地区和山东以及日本的九州,也发现了类似的支石墓。(Wikipedia: Koreans) 因此,可以推断当时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可能是现代朝鲜民族的祖先或者与之有渊源。如前所述,在现代朝鲜民族形成之前,大约在中国的汉代至唐朝初期,曾经居住在上图中黄色区域内的族群主要有扶余、高句丽、沃沮、东濊和三韩等民族。
              根据维基百科,当代的朝鲜民族在16世纪基本形成。在这个形成过程中,朝鲜半岛北部的夫余、沃沮、东濊、鲜卑、高句丽、渤海、女真、契丹及汉族等东北亚民族也有一部分融合进韩族(新罗人)中。与他们最接近的民族,是分布于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至入海口处以及库页岛北部的尼夫赫人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科里亚克人。经过基因、文化、民俗证明,扶余、高句丽、百济、新罗是朝鲜民族的直系祖先。(维基百科:朝鲜族) 百济、新罗是以三韩民族为主体组建的国家。
              中国学者似乎比较关注上述族群的起源,特别是高句丽人的族源。上图中标为黄色支石墓区域的中国辽东半岛和吉林省一带,在高句丽建国以前的主要居民是扶余系的濊貊部落,他们是那里支石墓的主人。因此中国学者多认为,朝鲜民族虽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许多民族,但其主体是濊貊人和韩族。
              不过,以上结果只给出了朝鲜民族的直接祖先,并没有说明他们的远祖来自何方,也就是说,目前并不清楚支石墓葬这种文化的起源。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12-28 11:47
              回复
                有韩国学者认为,东北亚最早的石墓出现在渤海沿岸北部的大凌河流域。其各式石棺墓的建造年代,大约为公元前35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红山文化时期代表性的石墓遗迹,已被发掘的有:辽宁凌源牛河梁积石冢、凌源三官甸子石棺墓及阜新胡头沟石棺墓。[4]
                近年在黑龙江饶河县小南山遗址,发现了距今9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墓葬,这些墓葬开凿在基岩上,上方用石块堆砌。不知道是否与石墓葬制的起源有关。
                由于三韩民族主要生活在朝鲜半岛南端,在朝鲜半岛南部,人们自称韩国人或韩民族;在朝鲜半岛北部,人们自称朝鲜人;生活在中国的朝鲜人自称朝鲜族。(Wikipedia: Koreans)
                3. 朝鲜人的Y-DNA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各民族起源的研究,包括mtDNA和Y-DNA。mtDNA表现为母系遗传,是反映母系脉络的重要指标。通过检测现代人的mtDNA,能弄清各民族、各地人群的母系血缘关系。Y染色体上的基因只能由亲代中的男性传递给子代中的男性,即由父亲传递给儿子,因此在Y染色体上留下了基因的族谱。通过分析Y-DNA单倍型,可以揭示某个民族和某地区人群的父系历史和分化时间。(百度:mtDNA,维基:Y染色体)
                Y-DNA相对容易了解,通过朝鲜人的Y-DNA类型,可以分析推断他们和东亚古人类以及日本人、中国人的关系。由于对人类Y-DNA的研究不断发展,采用了许多不同的技术和命名或记号系统,很难准确掌握,以下给出的信息主要作比较之用。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12-28 11:47
                回复
                  Y-DNA的研究结果表明,朝鲜民族作为一个单独的、以族内婚为主的民族集团有很悠久的历史,人类分为多个批次迁入朝鲜半岛,主要的Y染色体单倍群有三个。(Wikipedia: Koreans)
                  因为前几年的文章使用老的命名系统,下面给出旧的维基百科相关资料以便于对照。在朝鲜人男性中,高频出现单倍群 O2b* (P49),这一分支可能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以及东亚最常见的Y-DNA单倍群O3 (M122)。根据不同的资料,在朝鲜人男性中,单倍群O2b*出现的比例约为14%到33%,而在约 40%被测试的朝鲜人男性中发现了单倍群O3。朝鲜人男性也以一定频度出现单倍群C-M217,单倍群C-M217被认为属于鄂温克族相关地区的原始居民。(Wikipedia: Koreans. 2013年6月更新)
                  朝鲜人认为自己是世界上同一性最强的民族之一,DNA和其它方面的证据似乎支持这种观点。韩国檀国大学Han-Jun Jin等人2003年的文章指出,传统的遗传研究认为,在东北亚人群中朝鲜人与蒙古人的遗传关系最接近。不过,母系mtDNA研究表明,在东亚人群中朝鲜人与中国人、日本人更接近。而最近对父系Y染色体DNA的研究表明,朝鲜人具有东亚南北两部分人群的血统。根据该文所述对Y染色体的分析研究,东亚族群中朝鲜人与满族相关性最强,主成分分析显示朝鲜人与中国云南汉族人以及越南人也很接近。[5] 也就是说,朝鲜人与满族族群、中国云南汉族人以及越南人很接近。[6]
                  Han-Jun Jin等人的另一篇文章对母系mtDNA和父系Y染色体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认为,朝鲜人的母系mtDNA表明,他们与满族族群、日本人、蒙古族人以及中国北方汉族人非常接近,而与亚洲南部的族群不是很接近。相反地,对朝鲜人父系染色体进行分析的结果发现,朝鲜人与东亚北部和东亚南部的族群都很接近,朝鲜人的Y染色体与满族族群、日本人以及中国北方汉族人的差距很小,与中国南方汉族(例如云南汉族、梅县汉族)或者其它南方族群(例如越南人)之间的差距也不明显。[6]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12-28 11:48
                  回复
                    总的来说,相比东亚南部族群,朝鲜人与东亚北部的族群更接近。不过,对母系mtDNA和Y染色体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不同,东亚南部族群的男性对朝鲜人的贡献比女性的贡献大。东亚南部族群贡献的母系mtDNA份额,估计为35%;而东亚南部族群贡献的父系Y-DNA份额,估计为83%。[6]
                    为了搞清楚朝鲜男性的血缘历史,韩国国立首尔大学Soon-Hee Kim等人对朝鲜人的Y染色体做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朝鲜人出现频率最高的Y染色体单倍群为O3a3-P201、O2b*-SRY465、O3a*-M324、C3-M217和O2b1-47z,所占比例分别为28.9%、22.5%、15.0%、12.3%和8.9%。[7]
                    C-RPS4Y 是蒙古族群最常见的Y染色体单倍群,C3-M217是其一个支系,蒙古族群主要与包括朝鲜人在内的亚洲北部人群共有这一基因。O3-M122是中国人中最常见的Y-DNA单倍群,其出现在朝鲜人中,可能是源自于由南向北迁徙的人口扩散过程。[7] 这里所说的O3-M122 包含其下游各支系,即O3a3-P201和O3a*-M324等,所说的中国人应包括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
                    高频出现的O2b*-SRY465是朝鲜人的特征单倍群,但在东亚其它族群中呈现出严重的碎片状分布。根据分析结果,O2b*-SRY465应为单一起源,且在史前时期即在朝鲜半岛居住。O2b*-SRY465支系的共同祖先大约出现在9900年前,很可能起源于亚洲东北部附近某个地方,随后扩张到朝鲜半岛及其周边地区。O2b1-47z子支系大约出现在4400年前,而不是日本的弥生时代,可能起源于朝鲜半岛而不是日本。不过,也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性,即日本人和朝鲜人大约在同一时期起源于朝鲜半岛以外的同一群原始居民。[7]
                    根据Soon-Hee Kim等人的研究结果,除了朝鲜人以外,O2b*在日本、印度尼西亚和越南有少量分布,在中国北方有个别案例;O2b1在日本高频出现,在朝鲜人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在越南有少量分布,在泰国有个别案例;O3a3在中国、日本和东亚各国都占有较高比例;O3a*在越南和中国北方占有较高比例,在朝鲜人和满族中占比达10%以上,在其它国家或地区占比不高。[7]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12-28 11:48
                    回复
                      总的来说,相比东亚南部族群,朝鲜人与东亚北部的族群更接近。不过,对母系mtDNA和Y染色体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不同,东亚南部族群的男性对朝鲜人的贡献比女性的贡献大。东亚南部族群贡献的母系mtDNA份额,估计为35%;而东亚南部族群贡献的父系Y-DNA份额,估计为83%。[6]
                      为了搞清楚朝鲜男性的血缘历史,韩国国立首尔大学Soon-Hee Kim等人对朝鲜人的Y染色体做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朝鲜人出现频率最高的Y染色体单倍群为O3a3-P201、O2b*-SRY465、O3a*-M324、C3-M217和O2b1-47z,所占比例分别为28.9%、22.5%、15.0%、12.3%和8.9%。[7]
                      C-RPS4Y 是蒙古族群最常见的Y染色体单倍群,C3-M217是其一个支系,蒙古族群主要与包括朝鲜人在内的亚洲北部人群共有这一基因。O3-M122是中国人中最常见的Y-DNA单倍群,其出现在朝鲜人中,可能是源自于由南向北迁徙的人口扩散过程。[7] 这里所说的O3-M122 包含其下游各支系,即O3a3-P201和O3a*-M324等,所说的中国人应包括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
                      高频出现的O2b*-SRY465是朝鲜人的特征单倍群,但在东亚其它族群中呈现出严重的碎片状分布。根据分析结果,O2b*-SRY465应为单一起源,且在史前时期即在朝鲜半岛居住。O2b*-SRY465支系的共同祖先大约出现在9900年前,很可能起源于亚洲东北部附近某个地方,随后扩张到朝鲜半岛及其周边地区。O2b1-47z子支系大约出现在4400年前,而不是日本的弥生时代,可能起源于朝鲜半岛而不是日本。不过,也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性,即日本人和朝鲜人大约在同一时期起源于朝鲜半岛以外的同一群原始居民。[7]
                      根据Soon-Hee Kim等人的研究结果,除了朝鲜人以外,O2b*在日本、印度尼西亚和越南有少量分布,在中国北方有个别案例;O2b1在日本高频出现,在朝鲜人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在越南有少量分布,在泰国有个别案例;O3a3在中国、日本和东亚各国都占有较高比例;O3a*在越南和中国北方占有较高比例,在朝鲜人和满族中占比达10%以上,在其它国家或地区占比不高。[7]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12-28 11:49
                      回复
                        上述研究团队将鬼门洞人的基因与多个亚洲现代民族的基因加以对比,结果发现,古代鬼门洞人和越南及台湾本地民族的基因组合与朝鲜人最接近。领导该团队的蔚山科学技术大学Jong Bhak教授说,朝鲜人的遗传根源来自于亚洲北部和南部种族的混合体。根据该项研究,鬼门洞人是乌尔奇人的祖先。乌尔奇人居住在俄罗斯远东,讲通古斯语。除了乌尔奇人,朝鲜人也具有与鬼门洞人相似的线粒体基因类型。该大学的Jeon Sung-won说,具有同样类型的线粒体基因就是具有同样的母系血统,可以说鬼门洞人几乎就像朝鲜人的祖先。[10]
                        乌尔奇人自称“那尼”,与那乃人同源,主要居住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黑龙江下游,是俄罗斯联邦境内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那乃人即我国的赫哲族,主要是剃发黑斤的后裔,乌尔奇人主要是不剃发黑斤的后裔,这是传统的观点。(百度百科:乌尔奇人)
                        按照维基百科的说法,从人类学角度,无法明确地将乌尔奇人划归某一族群,但其中有些人属于所谓萨哈林-阿穆尔族群,像尼夫赫人一样。在遗传关系上,乌尔奇人与鬼门洞人最接近,也与美洲原住民的东亚遗传成份相似,美洲原住民是像乌尔奇人那样的东亚人和古北欧亚人的混合体,但与蒙古/突厥等其它西伯利亚族群不同。 (Wikipedia: Ulch people)
                        根据关于鬼门洞人文章[9]中的分析研究,乌尔奇人与赫哲族在遗传上有明显的差距。乌尔奇人与美洲原住民遗传关系密切,说明他们也许并不是朝鲜人的直系祖先,可能与朝鲜人拥有共同的或者相近的母系祖先。在有关鬼门洞人的研究中,乌尔奇人是唯一在俄罗斯采集的来自阿穆尔盆地的通古斯语系人群[9],尼夫赫人和科里亚克人在遗传上或许也与鬼门洞人、朝鲜人很接近。
                        以下是几个相近族群的基因组成资料,供比较。有研究结果称,鄂伦春族父系基因中,C-M216占62.86%,N-M231占8.57% (全部为N1-LLY22g),O-175占28.57% (其中O3-M122所占比例为20.00%)。赫哲族父系基因中,C-M216占29.79%,N-M231占21.28% (全部为N1-LLY22g),O-175占48.94% (其中O2-P31和O3-M122所占比例分别为8.51%和38.30%)。蒙古族父系基因中,C-M216占42.86%,N-M231占19.05% (全部为N1-LLY22g),O-175占35.71% (其中O1a-M119、O2-P31和O3-M122所占比例分别为4.76%、2.38%和28.57%)。[11]
                        有文献中给出的尼夫赫人父系基因,C-M217*占38.1%,O-175*占28.6%,P-P27*占19.0%,R-RSY10831b*占9.5%,Y(xA,C,DE,K)占4.8%。[12] 不过根据维基百科:P1* (P-M45*) 占35%。(Wikipedia: Haplogroup P1 (Y-DNA))
                        有研究者对俄罗斯境内那乃人的撒马尔(Samar)氏族的基因组成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包括以下父系单倍群:N1c1-M178 (83%)、J2a1a-M47 (8.1%)、C*-M130、I*-M170和O2-P31。撒马尔氏族的基因池与其它那乃人明显不同,其中N1c1-M178高频出现,有一定量的J2a1a-M47,但C*-M130却很少。这样的基因组成,说明撒马尔氏族起源于通古斯族群,也反映了那乃人内部的组成成分很复杂。[13]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9-12-28 11:50
                        收起回复
                          这篇文章提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通古斯人的扩张过程改变了阿伊努、尼夫赫等本地族群的母系亲族制度。例如,母系制的尼夫赫氏族与父系制的通古斯氏族建立婚姻关系,这种婚姻的孩子,按照尼夫赫人的规矩不能与父亲的氏族通婚;而按照通古斯人的规矩,他们也不能与母亲的氏族通婚。折中的选择结果是双方形成一个双系亲族(父系或母系组合),或者寻找第三方氏族。[13] 这样安排的结果是一个亲族内出现了不同的血缘。或许可以据此推测,母系社会所有族群都有若干不同的父系血统来源。
                          有研究表明,日本的阿伊努人和尼夫赫人之间的母系遗传关系很接近,二者拥有一些共同的遗传基因,可能是由于从尼夫赫人向阿伊努人的基因流动。[12] 由此来看,朝鲜人和乌尔奇人具有同样类型的母系线粒体基因,也有可能是由于从乌尔奇人或者相近族群向朝鲜民族先人的基因流动。
                          朝鲜语现在通常被认为属于古西伯利亚语族,学术界不相信朝鲜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看法。有人认为朝鲜语和日本语关系比较密切;一种看法认为朝鲜语的基础语言是原始尼夫赫语,受到通古斯、阿伊努等语言词汇的影响。(Wikipedia: Korean Language)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12-28 11:50
                          回复
                            5. 结束语
                            根据族源传说、文化和习俗,朝鲜民族的直接祖先是以扶余系濊貊人为主体的高句丽以及三韩等民族,现在又发现了7700年前古老的祖先鬼门洞人。从鬼门洞人到高句丽、三韩等民族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朝鲜民族更古老的祖先又是在什么时间、从哪里来到现在的朝鲜半岛周边一带的呢?研究者有不同的意见,还有待继续研究。由于地球上冰川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古人类需要不断迁徙,以便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场所。有冰期与间冰期交替,气候变冷又变暖,东北亚一带多次的海进、海退,使得古人类的迁移路线非常复杂。
                            在最后一次冰河期的晚期,气候寒冷,库页岛尚与欧亚大陆相连,尼夫赫先民即到这一带定居。冰期结束后,海平面上升,鞑靼海峡将库页岛与大陆阻隔开来,尼夫赫人因此分为两个支系。后来尼夫赫人受通古斯语族肃慎人的压力分成两支,北支在黑龙江下游与库页岛生活,南支在朝鲜半岛南部生活,是三韩人的族源之一。(百度百科:尼夫赫人)
                            以前通常认为,朝鲜民族的祖先可能是在大约距今1万年前的低海面时期到达朝鲜半岛周边一带,包括我国辽东半岛和东北地区。在最后一次冰河期的后期,气候迅速转暖,冰川开始融化,但当时的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和山东半岛等地,还没有被海水分割开来。此后,地球气候继续转暖,海岸线向内陆移动,黄渤海为海水覆盖,朝鲜半岛及其周边地区与外界相对隔绝,朝鲜民族祖先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发展进化,形成自己独有的遗传特征。不过,最新的研究结果与以上说法有很大差别,朝鲜人男性中特有的单倍群O1b2-M176大约于28400年前出现在朝鲜半岛、中国东北或者东北亚某一邻近地区 (Wikipedia: Haplogroup O-M176)。
                            维基百科说尼夫赫人女多男少(维基百科:尼夫赫人),由此想到朝鲜等一些人群中父系基因与母系基因来源不平衡的现象,来自东亚北部族群的母系基因份额较高,而东亚南部族群的父系基因份额很高,可能主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些族群男性后代偏少,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不平衡的局面。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9-12-28 11:50
                            回复
                              最后一段不就是我经常说的东北亚母系大扩张吗?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12-28 12: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