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ID:时光守卫者)新入手的avorion大概一周,在建造飞船时考究了一下数据,给大家分享一下所得的经验。
由于还没通关,关于造炮造飞机造空间站之类的暂时不讨论,等我玩完了有兴趣回来补充一下。
本贴最大的亮点是考究了最高航速的数学公式(见三)和对于推进器的使用做出了说明和解释(见四)。
一、计算力
计算力基本只和船只实体体积相关,不论材质每立方米提供1计算力,计算机核心方块提供5倍计算力,以下列举解锁飞船系统所需的计算力:1-0,2-51,3-128,4-320,5-800,6-2k,7-5k,8-12.5k,9-19.76k,10-31.25k,11-43.07k,12-59.35k,13-78.13k,14-107.66k,15-148.37k。
如果造一艘方块船,而且不用计算机核心,那解锁全部系统最低边长约为53格,如果用比较美型的长宽高10:2:1来估算的话,游戏里(长高宽)大约相当于2000米x200米x400米,这样的飞船基本上是没办法用武器采矿的,在小行星里转个身都有可能撞掉点零件,基本上只能当战列母舰或者空间站来用。
二、材料
由于翻译是音译不好记忆和理解,故以下将各个金属材料按顺序称为铁、钛、绿、蓝、黄、橙、红,看看材料到底有哪些显著的不同。
1、密度不同,最重的是铁,最轻的是蓝。
2、血量不同,每高一级金属,血量x1.5倍,参考同材料同体积的标准船体,装甲提供3.75倍血量,护盾发生器提供17.5倍护盾。
3、特性不同,惯性阻尼器只能用铁,绿黄红只能造护盾,铁钛黄只能造护甲,蓝都能造,等等。
4、造价不同,每高一级材料,造价上升1.35倍,因此像太阳能电池板这种耗钱大户还是用铁比较划算。
三、前向动力(本文亮点)
飞船的前进动力只能靠引擎提供,推进器不提供向前动力,前向动力只和引擎总体积有关,每立方米引擎提供20千牛动力,与位置、大小、材料都无关。
众所周知,加速度a=F/m,因此加速度是非常容易计算的,等比例放大舰船不会改变加速性能。
而最高航速Vmax就比较迷了,等比例放大舰船,最高航速也会随之增加,我花了一个半小时观察、统计和分析,推导出了一个拟合度非常高的数学模型。
首先,增减其他方块不会改变最高航速,所以最高航速只和引擎体积相关,和船体质量无关。
其次,将一艘非常大的船等比例放大8倍(长宽高各2倍),最高航速增加311-312,我推测Vmax与对数函数有关。
第三,无论多小的船都有75m/s的Vmax,而且小质量的船等比放大Vmax增量较小,我推测Vmax当中有个非系数的常数。
经过试验和计算我最终得出:
Vmax=75log1.65(1.65+V/3),其中V是引擎体积
四、偏航与减速
1、减速
减速最好用的是铁质的惯性阻尼器,每立方米提供300千牛的减速,其密度为蓝引擎的2.43倍。
单向推进器推力为每立方米12.5千牛,全向推进器推力为每立方米5千牛,与材料、大小和位置无关。
减速时,只有推进器的反向推力(与航向无关)和惯性阻尼器起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推进器与航向有夹角时,不能提供完全的减速效果,而惯性阻尼器在任何航向都可以正常减速,因此即使同减速数据下,惯性阻尼器解决漂移方面也比推进器更强!PS:一般接近目的地时通过反向推进快速减速,后自然漂移减速。
2、旋转
偏航、俯仰、滚转是上下、左右、顺逆时针的旋转,只有推进器能提供扭力力矩,装在中轴以外的引擎不提供任何扭力力矩。
三个方向旋转都是4弧度/秒为上限,大约就是掉头或翻滚(转半圈)要1秒,一般来说,三维都凑够1比较好,2以上才算灵活,如果使用同轴武器或者主要正向武器的,滚转可以低一点。
对于一个正方体方块船来说,偏航(左右)扭力力矩最大的是前后左右面,俯仰(上下)扭力力矩最大的是前后上下面,滚转(顺逆时针)扭力力矩最大的是上下左右面。
由于推进器只能水平放置,故在同一面上是等效的,8个顶点不比6个面的中央更好(尽管距离质心更远)。
对于一般的长方体船就相当于把正方体拉长了,因此左右装甲面尽管数据上看上去不远离质心,其实和船头船尾效果差不多。
而陀螺仪则相反,适合放在质心附近,远离质心会稍微降低一些旋转能力。
陀螺仪的旋转能力随材料的升级而升级,因此用红陀螺。
陀螺仪的旋转能力同体积下略优于推进器,并且质量减半,不受空间限制,单就旋转能力来说,胜过单向推进器。
而单向推进器的总推力(12.5)虽然比推进器的总推力(5x3)看上去要低一点,但是即使正确安装的情况下,单论旋转能力,单向推进器也是和推进器等效的。
要说明这个问题必须要先看一下推进器的工作方式和效率:
首先分析的是6个面上不同不同方向推进器产生的效果,下表列出的是单一面上使用一整块推进器(错误安装方式)提供的效果,其单位体积提供的扭力力矩为1:
同向 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
上下方向 0 滚转 俯仰
左右方向滚转 0 偏航
前后方向俯仰 偏航 0
此外将这个一整块推进器沿质心的中轴线一切四(正确安装),还可以额外提供旋转能力,但是由于质心距离减半,故提供的扭力力矩为0.5:
异向 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
上下方向0 俯仰 滚转
左右方向偏航 0 滚转
前后方向偏航 俯仰 0
综合一下,假设推进器单一方向上产生的效果为1,则可得在一个平面上推进器各个方向上的效果总共为3,
上下面 偏航俯仰滚转
上下方向0 0 0
左右方向0.5 0 1
前后方向0.5 1 0
而单向推进器的推力为推进器的2.5倍,则其旋转能力易得1.5x2.5=3.75,多出来额外25%。
简单来说,在适合安装的六面的位置,只有两个方向的推力起了作用,而还有一个无效方向被浪费了,因此单向推进器实际上多出了2.5千牛的推力。
再次重点强调一下,一个面上的单向推进器,要沿中轴线切成两半(这是单向!),否则损失了另一个方向上50%的旋转能力!
3、平移和后退
平移特指左右平移,后退指从静止开始后退。
平移和后退都是靠推进器来提供动力,是加速度运动而非固定速度,航速上限不变,制动由两倍推进器动力和惯性阻尼器共同提供。
由于平移和后退只能靠推进器,所以左右和前后方向的推进器必不可少。
平移一般是靠近码头或者在矿区时用的多,所以基本上是有一点动力能微调姿态即可,不需要调高这方面的数据(而且也看不到)。
而后退则可以是一个战术性的动作,比如装很多后退的单向推进器,进行保持距离和姿态的远距离作战,当然这样一来基本上只能独狼了,电脑船长操控的船可不会配合你。
总体而言平移和后退都是必要即可。
4、综合
由于上下贯通的单向推进器不能提供平移或后退,本应由其提供的俯仰和滚转的不足部分由陀螺仪补足。
故,我们在左右装甲布置4块前后推进器,在船头布置2块左右推进器,船顶和船底布置2块左右、2块前后推进器(这10块都是等体积的),获得如下表所示的偏航能力:
单向推进器 偏航俯仰滚转
左右面前后推进1 0.5 0
船头面左右推进1 0 0.5
船底面前后推进0.5 1 0
船顶面左右推进0.5 0 1
总共 3 1.5 1.5
如果船体形状奇怪不便于全布置上,至少船头布置2块左右推进器,上下左右取其中好布置的一面布置2块前后推进器。
用单向推进器将偏航堆到合适的数据后,再在质心附近用红陀螺仪补足俯仰和翻滚。
五、能量
引擎、推进器的材料只影响耗能和质量,不影响性能,因此全部采用蓝(淬尼)作为材料。
*能量一般由能量发生器和太阳能电池板产生,毫无疑问,太阳能电池板的性能更好。
能量发生器用更好的材料会发更多的电,但是增幅较小,红也就是比钛的2倍多了一丢丢。
而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只和表面积有关,每平米提供1兆瓦,与材料、位置无关,因此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做成超薄的一片叠上几百上千层来发电,而且基本不增加质量,所以性能比能量发生器好用的多。PS:厚度最低也要0.000001(小数点后六位)
铁质太阳能电池板造价为每吉瓦3888.9块钱和1750块铁,红能量发生器造价为每吉瓦6370块钱和284红矿,从造价来说,也是太阳能电池板优势。
要注意的是太阳能电池板装好了之后别手贱全选+合成方块!
相对来说能量储量就更没用了,造价虽然低,但是又占体积,有不解决供需关系,有这点功夫把能量产出叠到能量需求的3倍以上就够用了。
由于还没通关,关于造炮造飞机造空间站之类的暂时不讨论,等我玩完了有兴趣回来补充一下。
本贴最大的亮点是考究了最高航速的数学公式(见三)和对于推进器的使用做出了说明和解释(见四)。
一、计算力
计算力基本只和船只实体体积相关,不论材质每立方米提供1计算力,计算机核心方块提供5倍计算力,以下列举解锁飞船系统所需的计算力:1-0,2-51,3-128,4-320,5-800,6-2k,7-5k,8-12.5k,9-19.76k,10-31.25k,11-43.07k,12-59.35k,13-78.13k,14-107.66k,15-148.37k。
如果造一艘方块船,而且不用计算机核心,那解锁全部系统最低边长约为53格,如果用比较美型的长宽高10:2:1来估算的话,游戏里(长高宽)大约相当于2000米x200米x400米,这样的飞船基本上是没办法用武器采矿的,在小行星里转个身都有可能撞掉点零件,基本上只能当战列母舰或者空间站来用。
二、材料
由于翻译是音译不好记忆和理解,故以下将各个金属材料按顺序称为铁、钛、绿、蓝、黄、橙、红,看看材料到底有哪些显著的不同。
1、密度不同,最重的是铁,最轻的是蓝。
2、血量不同,每高一级金属,血量x1.5倍,参考同材料同体积的标准船体,装甲提供3.75倍血量,护盾发生器提供17.5倍护盾。
3、特性不同,惯性阻尼器只能用铁,绿黄红只能造护盾,铁钛黄只能造护甲,蓝都能造,等等。
4、造价不同,每高一级材料,造价上升1.35倍,因此像太阳能电池板这种耗钱大户还是用铁比较划算。
三、前向动力(本文亮点)
飞船的前进动力只能靠引擎提供,推进器不提供向前动力,前向动力只和引擎总体积有关,每立方米引擎提供20千牛动力,与位置、大小、材料都无关。
众所周知,加速度a=F/m,因此加速度是非常容易计算的,等比例放大舰船不会改变加速性能。
而最高航速Vmax就比较迷了,等比例放大舰船,最高航速也会随之增加,我花了一个半小时观察、统计和分析,推导出了一个拟合度非常高的数学模型。
首先,增减其他方块不会改变最高航速,所以最高航速只和引擎体积相关,和船体质量无关。
其次,将一艘非常大的船等比例放大8倍(长宽高各2倍),最高航速增加311-312,我推测Vmax与对数函数有关。
第三,无论多小的船都有75m/s的Vmax,而且小质量的船等比放大Vmax增量较小,我推测Vmax当中有个非系数的常数。
经过试验和计算我最终得出:
Vmax=75log1.65(1.65+V/3),其中V是引擎体积
四、偏航与减速
1、减速
减速最好用的是铁质的惯性阻尼器,每立方米提供300千牛的减速,其密度为蓝引擎的2.43倍。
单向推进器推力为每立方米12.5千牛,全向推进器推力为每立方米5千牛,与材料、大小和位置无关。
减速时,只有推进器的反向推力(与航向无关)和惯性阻尼器起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推进器与航向有夹角时,不能提供完全的减速效果,而惯性阻尼器在任何航向都可以正常减速,因此即使同减速数据下,惯性阻尼器解决漂移方面也比推进器更强!PS:一般接近目的地时通过反向推进快速减速,后自然漂移减速。
2、旋转
偏航、俯仰、滚转是上下、左右、顺逆时针的旋转,只有推进器能提供扭力力矩,装在中轴以外的引擎不提供任何扭力力矩。
三个方向旋转都是4弧度/秒为上限,大约就是掉头或翻滚(转半圈)要1秒,一般来说,三维都凑够1比较好,2以上才算灵活,如果使用同轴武器或者主要正向武器的,滚转可以低一点。
对于一个正方体方块船来说,偏航(左右)扭力力矩最大的是前后左右面,俯仰(上下)扭力力矩最大的是前后上下面,滚转(顺逆时针)扭力力矩最大的是上下左右面。
由于推进器只能水平放置,故在同一面上是等效的,8个顶点不比6个面的中央更好(尽管距离质心更远)。
对于一般的长方体船就相当于把正方体拉长了,因此左右装甲面尽管数据上看上去不远离质心,其实和船头船尾效果差不多。
而陀螺仪则相反,适合放在质心附近,远离质心会稍微降低一些旋转能力。
陀螺仪的旋转能力随材料的升级而升级,因此用红陀螺。
陀螺仪的旋转能力同体积下略优于推进器,并且质量减半,不受空间限制,单就旋转能力来说,胜过单向推进器。
而单向推进器的总推力(12.5)虽然比推进器的总推力(5x3)看上去要低一点,但是即使正确安装的情况下,单论旋转能力,单向推进器也是和推进器等效的。
要说明这个问题必须要先看一下推进器的工作方式和效率:
首先分析的是6个面上不同不同方向推进器产生的效果,下表列出的是单一面上使用一整块推进器(错误安装方式)提供的效果,其单位体积提供的扭力力矩为1:
同向 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
上下方向 0 滚转 俯仰
左右方向滚转 0 偏航
前后方向俯仰 偏航 0
此外将这个一整块推进器沿质心的中轴线一切四(正确安装),还可以额外提供旋转能力,但是由于质心距离减半,故提供的扭力力矩为0.5:
异向 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
上下方向0 俯仰 滚转
左右方向偏航 0 滚转
前后方向偏航 俯仰 0
综合一下,假设推进器单一方向上产生的效果为1,则可得在一个平面上推进器各个方向上的效果总共为3,
上下面 偏航俯仰滚转
上下方向0 0 0
左右方向0.5 0 1
前后方向0.5 1 0
而单向推进器的推力为推进器的2.5倍,则其旋转能力易得1.5x2.5=3.75,多出来额外25%。
简单来说,在适合安装的六面的位置,只有两个方向的推力起了作用,而还有一个无效方向被浪费了,因此单向推进器实际上多出了2.5千牛的推力。
再次重点强调一下,一个面上的单向推进器,要沿中轴线切成两半(这是单向!),否则损失了另一个方向上50%的旋转能力!
3、平移和后退
平移特指左右平移,后退指从静止开始后退。
平移和后退都是靠推进器来提供动力,是加速度运动而非固定速度,航速上限不变,制动由两倍推进器动力和惯性阻尼器共同提供。
由于平移和后退只能靠推进器,所以左右和前后方向的推进器必不可少。
平移一般是靠近码头或者在矿区时用的多,所以基本上是有一点动力能微调姿态即可,不需要调高这方面的数据(而且也看不到)。
而后退则可以是一个战术性的动作,比如装很多后退的单向推进器,进行保持距离和姿态的远距离作战,当然这样一来基本上只能独狼了,电脑船长操控的船可不会配合你。
总体而言平移和后退都是必要即可。
4、综合
由于上下贯通的单向推进器不能提供平移或后退,本应由其提供的俯仰和滚转的不足部分由陀螺仪补足。
故,我们在左右装甲布置4块前后推进器,在船头布置2块左右推进器,船顶和船底布置2块左右、2块前后推进器(这10块都是等体积的),获得如下表所示的偏航能力:
单向推进器 偏航俯仰滚转
左右面前后推进1 0.5 0
船头面左右推进1 0 0.5
船底面前后推进0.5 1 0
船顶面左右推进0.5 0 1
总共 3 1.5 1.5
如果船体形状奇怪不便于全布置上,至少船头布置2块左右推进器,上下左右取其中好布置的一面布置2块前后推进器。
用单向推进器将偏航堆到合适的数据后,再在质心附近用红陀螺仪补足俯仰和翻滚。
五、能量
引擎、推进器的材料只影响耗能和质量,不影响性能,因此全部采用蓝(淬尼)作为材料。
*能量一般由能量发生器和太阳能电池板产生,毫无疑问,太阳能电池板的性能更好。
能量发生器用更好的材料会发更多的电,但是增幅较小,红也就是比钛的2倍多了一丢丢。
而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只和表面积有关,每平米提供1兆瓦,与材料、位置无关,因此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做成超薄的一片叠上几百上千层来发电,而且基本不增加质量,所以性能比能量发生器好用的多。PS:厚度最低也要0.000001(小数点后六位)
铁质太阳能电池板造价为每吉瓦3888.9块钱和1750块铁,红能量发生器造价为每吉瓦6370块钱和284红矿,从造价来说,也是太阳能电池板优势。
要注意的是太阳能电池板装好了之后别手贱全选+合成方块!
相对来说能量储量就更没用了,造价虽然低,但是又占体积,有不解决供需关系,有这点功夫把能量产出叠到能量需求的3倍以上就够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