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的谎言吧 关注:4,022贴子:18,759
  • 1回复贴,共1

爱与痛的边缘,影评文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20-04-25 23:16回复
    爱与痛的边缘,伟大文艺作品的共性
    ---电视剧《爱人的谎言》影评分析
    山水田园 2020年3月18日夜续写整理
    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艺术创造论中》曾经提到,伟大的艺术创造,艺术作品之所以伟大,其中最重要的思维导图,就是寻找作品灵魂的两难结构,即无论是作者和观众,对作品故事内容、人物的艰难决定、行为、最终结果,都没有一个一致的观点的时候,也就是这样也难,那样也难,难以割舍,没有结论的时候,艺术感觉就有了,吸引力就来了,作品就变得伟大了。
    这种“两难”结构,从形式上看,无疑与我们所受的传统文化教育、家庭伦理等传统价值观有关,即尊师、尊长,门当户对,以及知恩图报等传统观念,个人事业爱情往往必须在这些道德规范内的合理范畴,才是符合理性的结果。然而困惑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往往没有那么容易总结,各种看似理性理想的道德规范,也只是不同领域的条条框框,一旦相互交织、打架,往往难分胜负,左右为难。比如就会面临爱情重要还是家庭重要,爱情重要还是面包重要,家庭重要还是事业重要等种种选择难题。
    比如《红楼梦》里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情感纠结,《射雕英雄传》里郭靖与黄蓉门第冲突、郭靖与杨康的家世情仇,都让观众读者长吁短叹,无法释怀。
    《爱人的谎言》讲述的是一段阴差阳错的前辈之间的误会,三个大家庭的分分合合,事业与家庭、亲情与爱情,家仇与爱情,都在故事的演变中冲突不断,演绎了一场真爱与错爱反复纠缠的离奇故事。
    女主角童四季展现了一个美丽善良、爱家负责、忍辱负重、勇敢追逐幸福爱情的现代女性完美形象。童年父母缺失的她,任劳任怨,无微不至,独自撑起养家的责任。面对男主角易奕的追求,不顾对门第差距,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爱情。在对待四散多年妹妹童小夏的多次报复,甚至抢走爱人,她总是善良大度,包容原谅。
    剧中人物众多,而且各有性格,演绎的非常真切。总体来看,本剧在编剧中,重点专注于以下几个两难结构。
    一、家世情仇与亲情的两难
    何花奶奶的儿子梁某,为了报父亲被害之仇。潜入仇家卧薪尝胆,并娶了仇家女儿,成立了家庭。为了最终夺取地位,勾心斗角,造成了两代人,两个家庭的悲剧。并在最终发现,其实只是一场误会,悔恨不已,连自己的女儿也因病去世。其中的道德伦理,难言对错。
    二、亲情与爱情的两难
    女主角童四季是完美道德的化身,但也因完美,而百受煎熬。童年无意中走失的妹妹童小夏,尝尽人间疾苦,并将怨气归罪于姐姐,多次在对姐姐的事业爱情进行了干扰和打击。让姐姐童四季和霸道总裁的爱情风雨飘零,分分合合。不仅如此,男主角易奕也因母亲的反对,身世的误会,对童四季的纯真爱情百般折磨,让情路曲折不已。亲情与爱情的取舍此起彼伏,难分难解。
    三、门第声望与望子成龙的两难
    易奕的母亲是一位爱子心切,望子成龙,不顾一切的母亲形象。为了维护儿子的声望地位,不惜将一个与易父长相相似,意外失忆的另一个陌生男人,共同生活了三十年。为了维护这一秘密和谎言,她使尽了难以置信的种种手段。最终也是让儿子与前夫陷入了爱情与伦理的痛苦,前夫最终病故,自己的一生也是悲剧。
    总结,伟大文艺作品的魅力源自于一种极端的假设,他总能在看似各种合理的伦理框架下,找到不同领域的对立和冲突,并让冲突难分难解,让编写的故事情节波澜壮阔又似乎各有道德合理性,从而引发观众和读者的心理斗争,并随着剧情的起伏,一起寻找故事的结局与答案,文艺作品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文明社会体现了各种出于这样那样的理性道德规范,但人性的多变与复杂性,理想与现实,公平与个性,冲动与理性的博弈,才是两难结构的内在成因,并伴随着社会文明秩序的发展,而不断反思,探索,这种无休止的争论,常常让人处于爱与痛的边缘,难以取舍,也许永远没有答案。
    或许,这就是人生的永恒课题,充满神秘,无法回避。


    2楼2020-04-25 23: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