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不是听到老师说,广工商专插本很好考,录取率超高?
你们是不是认为,大专什么的没所谓,读了专插本班,考上就没问题了?
太天真了!那些拿你们的人头费当收入,却连教师资格证都拿不出来的老师,你们信?
让本人详细告诉你,围绕专插本,以及广工商“专插本”班不会告诉你的事实!
一
广工商去年专插本报考的几乎全录?几率超90%?没错。
那又怎样?
你是去年考吗?今年考吗?并不是。
所以我们应该眼光放长远,分析几年后的录取情况。
首先,你们应该知道,近几年来总体的专插本录取几率是多少。
首先,2019年,约30%录取率

2018年,25%左右

2017年和2016年,也就30%多一点
很明显,考上专插本,本来就是一个偏小概率的事件,远远谈不上容易。
有人问:那有什么关系?广工商容易考就行了啊!
那以后广工商真的会容易考吗?
看回上面的表格对比一下,前一年考上率最高的学校,第二年录取情况啥样
广东科技学院
16年录取率100%
17年暴跌至47%
18年再跌到37%
寸金
16年录取率82%
17年暴跌至47%
18年再跌到45%
华农珠江分校
16和17年还有66%左右
18年同样跌到45%
而且前提是,这些学校每年都有扩招,录取率依然连续跌。
再给一个更适合广工商参照的学校: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这个学校18年第一次招插本,录取率54%,全部学校中录取率最高。
结果19年,扩招了两倍(招200多涨到招800多)之后
录取率依然暴跌到35%左右。
所以你们猜猜,三年后的广工商,专插本录取率会有多少?
哦对了,如果读某个所谓的专插本班
因为是函授学历,所以不是三年后插本,而是四年!
四年意味着什么呢?
1. 比其他人多耗一年,形势不稳定性更高
2. 这所谓的专插本班,据我所知只读三年,所以这最后一年咋办呢?自学复习吗?还是说多交一年学费?
所以就算你真的打算破釜沉舟,拼一把专插本,这真的是最好的选择?
二
拿去年因第一年招穿插本,所以超过90%的录取率来做文章大力宣传的
不是蠢,就是坏。
因为这超90%的录取率,不过是吃了第一年开专插本,大家不熟悉的红利罢了。
往后绝对没有这样的红利。
就拿广工商第一年录本科为例:
2014年,第一次录本科,结果补录前只有7人投档……
2015年,补录前300人
2016年,补录前1400+人!
2017年,4600人!几乎不补录了!
看到了吗,只需要三年,广工商就可以从无人问津的补录大户,升级到几乎不补录
你们大可以猜测,四年后广工商的专插本名额,会有多抢手!
90%?我就提前把话搁在这,不存在的
三
即使你真的勇猛如项羽,破釜沉舟,孤注一掷,分数够了。
你以为就一定录上了?
拜托,现在是21世纪,不是秦汉时期。
因为专插本,不是分数够就一定录的。
很多学校,都是择优录取。
如何择优呢?看心情?看人脉?
最主流的是:看出身。说明白一点,就是看你之前读的什么学校。
你们可以问问身边的人,或者上百度上知乎搜搜,一定会发现一个现象:
许多人考研,笔试过了,分数特别高,
结果仅仅因为本科只是一个三本学校,然后输给分数略不如自己,但本科学校是二本甚至更好的学生。
换到专插本也是一样的
因为择优录取,你分数高,也可能因为“出身”而输给别人。
试问一下,如果你是那个决定名额的人,
你愿意选之前读一个随便交钱就能读的非全日制学历的A,
还是选之前读的是通过高考报读的3A全日制大专,但专插本考试低于A三五分的B?
一目了然
-----这是一个很短的分割线-----
所以,广工商某个所谓的专插本班,缺点实在太多。
众多能读全日制大专的学生,
如果放弃全日制大专,而读这个专插本班,
很容易血本无归。
像这样的学生,我都建议老实高考或学考
上全日制大专后,另寻专插本班报读。
两手都抓,才是真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另外一个专插本常识的科普贴:https://tieba.baidu.com/p/6154567393
你们是不是认为,大专什么的没所谓,读了专插本班,考上就没问题了?
太天真了!那些拿你们的人头费当收入,却连教师资格证都拿不出来的老师,你们信?
让本人详细告诉你,围绕专插本,以及广工商“专插本”班不会告诉你的事实!
一
广工商去年专插本报考的几乎全录?几率超90%?没错。
那又怎样?
你是去年考吗?今年考吗?并不是。
所以我们应该眼光放长远,分析几年后的录取情况。
首先,你们应该知道,近几年来总体的专插本录取几率是多少。
首先,2019年,约30%录取率

2018年,25%左右

2017年和2016年,也就30%多一点
很明显,考上专插本,本来就是一个偏小概率的事件,远远谈不上容易。
有人问:那有什么关系?广工商容易考就行了啊!
那以后广工商真的会容易考吗?
看回上面的表格对比一下,前一年考上率最高的学校,第二年录取情况啥样
广东科技学院
16年录取率100%
17年暴跌至47%
18年再跌到37%
寸金
16年录取率82%
17年暴跌至47%
18年再跌到45%
华农珠江分校
16和17年还有66%左右
18年同样跌到45%
而且前提是,这些学校每年都有扩招,录取率依然连续跌。
再给一个更适合广工商参照的学校: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这个学校18年第一次招插本,录取率54%,全部学校中录取率最高。
结果19年,扩招了两倍(招200多涨到招800多)之后
录取率依然暴跌到35%左右。
所以你们猜猜,三年后的广工商,专插本录取率会有多少?
哦对了,如果读某个所谓的专插本班
因为是函授学历,所以不是三年后插本,而是四年!
四年意味着什么呢?
1. 比其他人多耗一年,形势不稳定性更高
2. 这所谓的专插本班,据我所知只读三年,所以这最后一年咋办呢?自学复习吗?还是说多交一年学费?
所以就算你真的打算破釜沉舟,拼一把专插本,这真的是最好的选择?
二
拿去年因第一年招穿插本,所以超过90%的录取率来做文章大力宣传的
不是蠢,就是坏。
因为这超90%的录取率,不过是吃了第一年开专插本,大家不熟悉的红利罢了。
往后绝对没有这样的红利。
就拿广工商第一年录本科为例:
2014年,第一次录本科,结果补录前只有7人投档……
2015年,补录前300人
2016年,补录前1400+人!
2017年,4600人!几乎不补录了!
看到了吗,只需要三年,广工商就可以从无人问津的补录大户,升级到几乎不补录
你们大可以猜测,四年后广工商的专插本名额,会有多抢手!
90%?我就提前把话搁在这,不存在的
三
即使你真的勇猛如项羽,破釜沉舟,孤注一掷,分数够了。
你以为就一定录上了?
拜托,现在是21世纪,不是秦汉时期。
因为专插本,不是分数够就一定录的。
很多学校,都是择优录取。
如何择优呢?看心情?看人脉?
最主流的是:看出身。说明白一点,就是看你之前读的什么学校。
你们可以问问身边的人,或者上百度上知乎搜搜,一定会发现一个现象:
许多人考研,笔试过了,分数特别高,
结果仅仅因为本科只是一个三本学校,然后输给分数略不如自己,但本科学校是二本甚至更好的学生。
换到专插本也是一样的
因为择优录取,你分数高,也可能因为“出身”而输给别人。
试问一下,如果你是那个决定名额的人,
你愿意选之前读一个随便交钱就能读的非全日制学历的A,
还是选之前读的是通过高考报读的3A全日制大专,但专插本考试低于A三五分的B?
一目了然
-----这是一个很短的分割线-----
所以,广工商某个所谓的专插本班,缺点实在太多。
众多能读全日制大专的学生,
如果放弃全日制大专,而读这个专插本班,
很容易血本无归。
像这样的学生,我都建议老实高考或学考
上全日制大专后,另寻专插本班报读。
两手都抓,才是真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另外一个专插本常识的科普贴:https://tieba.baidu.com/p/6154567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