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烟台动车所要取消并东迁荣成的传闻,引发了吧中很多人对烟台市区地理位置的怨叹或嘲讽。我个人觉得,评价一个城市地理位置的优劣高下,既不能仅从一个事件或工程(如高铁动车所和车站)来孤立地结论,也不能仅从目前的情形(而不结合历史和将来)来静止地判断,综合地、发展地评议会更科学一些。

从区域地理位置上看,烟台主城区——芝罘莱山福山恰好位于从莱州三山岛到荣成成山头的胶东半岛北海岸线中心点,同时也处在蓝烟铁路(青荣城际)与潍烟高铁-青荣城际这纵横两条铁路的T字形节点,更处于胶东半岛北向入海河流中最大的一条——大沽夹河的入海口和冲积平原,再加上坐拥“崆峒踞左、芝罘横前”的深水港湾,使之在海洋经济时代,几乎是半岛东北部经济版图的天然地理核心。
烟台主城区的地理优势也使之在近现代的历史中不断地被选择、被印证:
第一次被选择是在明洪武卅一年(西1398),太祖在胶东一次性增置七卫和与之平行的三独城所,位于今芝罘老城区的奇山守御千户所名列其中,这也成为烟台建城之始。
第二次被选择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十口通商”中,烟台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湾条件而被英国领事马礼逊选中取代登州,于1861年正式开港,随之于次年,东海关和清廷在胶东半岛的最高行政机构——分守登莱青兵备道道署一起由莱州移驻烟台,使烟台由海隅僻镇一跃成为胶东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

此后,经济中心的地位虽然在1904年胶济线通车后逐渐让位于青岛,退为半岛经济副中心,但胶东半岛主体地区政治中心的地位却历经登莱青道-胶东道-东海道-伪鲁东道-伪登州道-烟台专区-烟台地区-烟台市而未失,一直维持至1987年威海析置地市。
第三次被选择则是在改开之后,1984年成为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2004年以“东部突破烟台”获得鲁省三个突破的重大政策支持,2018年成为鲁省新旧动能转换三核之一,2019年获得了中国(山东)自贸区三片儿之一的烟台片区,2020年再斩获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同年又藉蓬长划区实现了对渤海海峡的更有力地掌控。
如果有人说烟台的地理位置较之周边的蓬黄掖莱威文荣太差或尴尬,那请问一百六十年来的代代决策者们都是睁眼瞎和膘痴呆么?那些所谓地理位置不尴尬的周边城市,面对烟台3600多亿的经济体量,对得起自己优越上佳的地理位置么?

当然,烟台地理格局也是有缺陷的,而这个缺陷正在于烟威的分置。
首先,威海析置地市后,使得烟台市区偏居市域东边一隅,对于市区与属县的经济整合以及市区辐射属县都颇为不利;对于威海亦属不便,市区的西部腹地和向西的发展空间被阉割,只能翻山向南、向东做深入内陆和深入边陲的展拓。
其次,烟威分置前老烟台市的GDP总量超过了青岛,位居全省第一,藉此本可以在改开浪潮中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更高的政治定位。然而被一刀两断之后,非但形不成合力去争取更多,反因兄弟阋墙而恶性竞争、而被挑拨内耗,令人扼腕。

从区域地理位置上看,烟台主城区——芝罘莱山福山恰好位于从莱州三山岛到荣成成山头的胶东半岛北海岸线中心点,同时也处在蓝烟铁路(青荣城际)与潍烟高铁-青荣城际这纵横两条铁路的T字形节点,更处于胶东半岛北向入海河流中最大的一条——大沽夹河的入海口和冲积平原,再加上坐拥“崆峒踞左、芝罘横前”的深水港湾,使之在海洋经济时代,几乎是半岛东北部经济版图的天然地理核心。
烟台主城区的地理优势也使之在近现代的历史中不断地被选择、被印证:
第一次被选择是在明洪武卅一年(西1398),太祖在胶东一次性增置七卫和与之平行的三独城所,位于今芝罘老城区的奇山守御千户所名列其中,这也成为烟台建城之始。
第二次被选择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十口通商”中,烟台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湾条件而被英国领事马礼逊选中取代登州,于1861年正式开港,随之于次年,东海关和清廷在胶东半岛的最高行政机构——分守登莱青兵备道道署一起由莱州移驻烟台,使烟台由海隅僻镇一跃成为胶东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

此后,经济中心的地位虽然在1904年胶济线通车后逐渐让位于青岛,退为半岛经济副中心,但胶东半岛主体地区政治中心的地位却历经登莱青道-胶东道-东海道-伪鲁东道-伪登州道-烟台专区-烟台地区-烟台市而未失,一直维持至1987年威海析置地市。
第三次被选择则是在改开之后,1984年成为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2004年以“东部突破烟台”获得鲁省三个突破的重大政策支持,2018年成为鲁省新旧动能转换三核之一,2019年获得了中国(山东)自贸区三片儿之一的烟台片区,2020年再斩获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同年又藉蓬长划区实现了对渤海海峡的更有力地掌控。
如果有人说烟台的地理位置较之周边的蓬黄掖莱威文荣太差或尴尬,那请问一百六十年来的代代决策者们都是睁眼瞎和膘痴呆么?那些所谓地理位置不尴尬的周边城市,面对烟台3600多亿的经济体量,对得起自己优越上佳的地理位置么?

当然,烟台地理格局也是有缺陷的,而这个缺陷正在于烟威的分置。
首先,威海析置地市后,使得烟台市区偏居市域东边一隅,对于市区与属县的经济整合以及市区辐射属县都颇为不利;对于威海亦属不便,市区的西部腹地和向西的发展空间被阉割,只能翻山向南、向东做深入内陆和深入边陲的展拓。
其次,烟威分置前老烟台市的GDP总量超过了青岛,位居全省第一,藉此本可以在改开浪潮中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更高的政治定位。然而被一刀两断之后,非但形不成合力去争取更多,反因兄弟阋墙而恶性竞争、而被挑拨内耗,令人扼腕。